第65章
这没有问题啊!
戎马一生,孟老最讲究兵贵神速了。至于老亲家、亲家母不赞同,传根两口子也貌似很反对什么的。孟老表示,这才孙媳妇与大重孙面前根本就不是事儿。
关键时刻,就得发挥我军迎难而上的光荣传统。
哪怕不规矩一把,给大孙子开个后门呢。今儿也得借高下梯子,把这个事儿给办妥了。
前有闺女答应,后有孟老耍赖。
宁家上下从不同意到同意,那都没超过半小时。
毕竟他们就只单纯性不舍,却对孟景年这个女婿/孙女婿没有任何意见不是?
而且就像孟老说的那样,两家东西院,直线距离都不超过一百米。结婚后,宝儿也妥妥嫁到眼皮子底下,还有什么舍不得、不放心?完全没有必要对不对!
就这样,在自家爷爷的强大外援下,孟景年终于得偿所愿。在宁宝儿二十岁生日这天顺利领证,彻底摘掉了腻烦已久的未婚帽子。
刚走出民政局大门,小伙子就乐淘淘一口亲在了结婚证上。
那多年心愿终得偿的一脸满足看得宁宝儿失笑:“领个证而已,至于把你激动成这样?”
“当然!”孟景年果断点头:“心心念念这多年,我终于把你拐回家了呀媳妇!”
嘿嘿,是法律承认的夫妻,可以这样那样了呢。
不过国家允许是国家允许的,他自己不忍亵渎委屈是他自己不忍亵渎委屈的。
曾经在三和村待过,知道那里不怎么重视结婚证却格外重视婚礼的状况。结婚证一到手,孟景年就开始各种准备自己的豪华婚礼了。
房子、车子、票子。
空调、彩电、冰箱、手表、婚纱、新衣服。
总而言之一句话,别人家新娘有的,他媳妇得有。别人家新年没有的,他宝儿也得有!
除了京城举办的隆重婚礼,他还提议回三和村再置办一把。就按着那里村民们结婚的最高标准,流水席、车队迎亲、唱大戏等等的规模来一遍。
好叫十里八村都知道宁宝儿嫁给了孟景年,从此就是甜蜜恩爱的两口子、幸福快乐一家人。
怕麻烦怕到无以复加的宁宝儿求饶:“不,不需要这么费事儿,真的!就简简单单地在京城办置一场,请些个亲朋好友就可以了。做什么还京城、三和村地来回折腾呢?多,多浪费啊!”
向来对媳妇话奉如圭臬的孟景年摇头:“花在咱俩婚礼上的钱,那怎么能叫浪费呢?宝儿乖,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的事儿,就是奢侈些也无妨。我想要给你最好的,想让你成为最最幸福的新娘。”
“顶好等到咱们白发苍苍,牙齿掉光,你回忆起婚礼种种时也能幸福的笑出声来。”
这,听起来很美好的样子。可……宁宝儿摇头,还是很有些抗拒这番折腾。照个婚纱照都折腾了一天不止,婚礼什么的,岂不更得劳神?深知自家媳妇这怕麻烦性子的孟景年只笑,各种保证相关事项他都会一手包办过来。绝对绝对不叫她多操一丝半点儿的心,妥妥做个最悠闲新娘。
宁宝儿才半信半疑地轻轻点头,算是应承下了这两场可能会有的超级折腾。
为了不叫媳妇受酷热侵袭又保证三和村的亲友们能有时间参加婚礼,孟景年爷孙和宁家上下反复研究,才终于敲定在秋收前的阴历八月初五那天作为吉日。
提前两个月的时间,宁栓柱老两口就先回了三和村。而孟老这边,也随之派了人回去帮忙张罗。为着大孙子的终生大事儿,孟老甚至发了宁可不计成本,也达到孙子、孙媳妇满意的话。
叫知情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正经对宁宝儿好一阵羡慕。
丈夫出身好、长得好,本身还特别上进、有能力。十几年如一日地知疼知热,恨不得把她当宝儿似的捧在手心里就算了。这还完全没有婆媳、姑嫂等等方面的困扰。
进门就能当家主事不说,大佬级别的爷爷公公还拿她当亲孙女似的宠着。
这简直就在家爷奶爸妈姐姐宠,嫁人后丈夫、爷爷疼。真・行走的宝贝疙瘩,纯纯享福命啊!
啧啧,真羡慕死这姑娘的投胎技术了。
而宁・投胎小能手・宝儿自从把婚礼相关事宜都交给孟景年后,就特别安心地当起了甩手大掌柜。除了会配合着试试礼服,选选更喜欢的家具、装修风格等等外。
还真就悠闲全程,没多操半点儿心。
就这,吉日将至前一天,小两口坐在航班上往三和村赶的时候。孟景年都还直抱歉,说礼服什么的都尽量往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向准备了。就这个新娘造型上怕是得多花点儿时间,辛苦她忍上两三个小时。
耐心细致到因为走过眼、湿过鞋,以至于对感情方面颇有些排斥的宁宝珠都啧啧感叹。说若是有个像妹夫对妹子处处疼惜的对象,她也不介意努力一把,往婚姻的围城里面走一遭。
“真的么?那可真是太好了!”孟景年欢喜脸,开始如数家珍自己的好伙伴、好同学、好同事。恨不得分分钟新郎官变媒婆,立马就给大姨姐拉一条代表爱情的红线。
没办法,不能怪他欠。实在当年揭穿了宝珠那个恶心初恋的真面目后,大姨姐就很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当妹妹的宝儿都已经结婚了,做姐姐的还半点没有动心的迹象。
爷爷奶奶和丈人丈母娘各种给安排相亲无果,时不时长吁短叹。
自家宝儿也是常常替姐姐着急,直埋怨自己当年的方法太激进,给姐姐造成了太大的刺激。自责的哟,叫孟景年叫个心疼。现如今大姨姐好容易点儿对婚姻和爱情的向往了,那他还不打蛇随棍上地给安排着?
就只是随意感叹下的宁宝珠:……
果断在接下来的路程中保持缄默,任由蠢妹夫再怎么口若悬河也绝不多搭一句话茬儿。
免得那货放着好好的新郎官不当,非要cos月老。
孟景年是不知道她这个想法,不然没准儿忘了长幼之别直接甩给她个大白眼:多大脸?多大交情?才能让我因为你的姻缘忽略了我自己的人生大事?姐姐,你真真是想太多。
身为宁家大家长的宁栓柱老两口提前了足足两个月回来,又有孟老派过来的人操持。两家朝着共同的,把事情办好、办隆重的目的,完全不计成本。这最后出来的效果,可不就在十里八村绝对震撼了?
就不说那整整三天,有鱼有肉的流水席。也不说市里最有名戏班子的戏曲、露天电影。只那鞭炮齐鸣、鼓乐吹笙的迎亲队伍,就很叫人开了眼。尤其那十六台的大轿,十字披红一身大红锦袍跨着白马的新郎官。
啧啧,一点儿不悬的,比那电视上的才子还来得风流俊俏。听说小伙子门第好、长得俏、还是个顶顶有出息,更把宁家二丫头放在心尖子上疼的。这完全还原了古代娶妻步骤的婚礼,就是新郎官提议的。
说是回到京城后,那还得办一场西式的。
花钱?
呵呵,人家孟家、宁家都不是差钱的主儿好么?要的就是个圆满隆重,让孩子们对婚礼有个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