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张老爷子的过往 - 杨大毛的一生 - 清潭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杨大毛的一生 >

第50章 张老爷子的过往

大毛这些天沉迷于吹笛子,没事就自己练一练,有不懂的就带着文静跑到大吴山去找吴忧。一来二去的,三人渐渐熟悉起来。文静还经常和吴忧讨论,这个曲子怎么吹,那个曲子怎么吹。大毛瞅着这两个小伙伴还渐渐生出点同道中人的感觉。

“吴忧,你家的牛能借我骑骑吗”?文静睁着大眼睛看着吴忧。

吴忧觉得文静这样子像个毛茸茸的兔子精,有些可爱,让人不忍说不。

“行,我在前面牵着,你骑上去走一小截就下来”。

“好!”,文静跃跃欲试。大毛有些担心,可看着文静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

吴忧把牛牵到一块石头旁,文静踩着石头爬了上去,坐在牛背上,两腿搭在牛背两侧。文静的手无处着力,有些害怕,不由地伸手去抓牛毛。

“不能抓,不能抓。等下抓疼了就遭了”,吴忧吓了一大跳。“大毛你来牵着,我来扶着文静一段,你往前面那块石头边牵”,说着把牛绳递给了大毛,自己伸手去扶文静。不过他在下面也使不上什么力气。

“停,停,停”,到了石头处的时候,吴忧叫了几声,大毛赶紧停了下来。吴忧踩着石头也上了牛背,坐在文静前面。“大毛,你把绳子给我”。大毛又乖乖把绳子递给了吴忧。

吴忧接过绳子对文静说,“文静你拽着我的衣角好了”。

文静虽然才五岁,也已经知道害羞了,红着脸,拽着吴忧的衣角。两人就这样骑着一头牛渐行渐远,留下大毛一人傻傻站在原处。哎,这大概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吧。

大毛跟着吴忧学着学着,发现他之前所言不是谦虚,确实是个半吊子。稍微深点,他也不会,不过大毛还是十分感激,到底是他把她领进了吹笛子的大门。

大毛觉得要想继续深造,还是得去找张老爷子。

张老爷子正是倩子的爷爷。老爷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在外村。倩子爹是大儿子,一家子跟着老两口一块住。倩子爹娘都颇孝顺,重活累活从不让老人去做。二儿子和女儿逢年过节的也总会送上些钱财粮食。故此老人的日子过得颇为轻松悠闲。文静和大毛这般常常来问问这问问那倒是给老爷子解了不少闷。

大毛这些天又犯了倔劲,是白天练晚上练,得空就练。吃完晚饭不睡觉还要吹上这么几曲。富贵开始还吵吵着,"难听死了!"。慢慢地竟也就习惯了,渐渐地还听出些摇篮曲的味道。大毛有时吹不顺的时候,恨不得立时去找张老爷子问了。还是杨二柱拦着,怕这孩子真去了,没得搅了老爷子的好觉。大毛只得第二天起早,饭也不吃,就往下跑。好在老年人睡眠较浅,张老爷子起得也早。

勤奋的孩子总是招老师喜欢,况且大毛也不笨,有些悟性。时间久了张老爷子真把大毛看做自己的徒弟,认真仔细教起来,不再像之前哄孩子玩似的。老爷子还很喜欢和大毛聊天,觉得比和自己儿子聊天都有意思。老爷子见多识广,有时说到什么稀奇事,大毛也能跟着说上一二。

要说这张老爷子还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老爷子全名张丰,不过十来岁就孤身一人出去闯荡。开始在县城做些杂活,后又去了省府打拼。不到二十岁就进了省府最大的镖局,全安镖局。跟着镖局走南闯北地不知走了多少路。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一点不假。老爷子跟着镖局干了十来年,不仅涨了许多见识,也杂七杂八地学了许多本领。还攒了一肚子的故事。三十来岁就差不多攒够了自己娶媳妇养孩子养老的银钱,也有些厌倦镖局里提心吊胆的日子,这才辞了活计,回乡娶妻生子,安享晚年。

三十多岁在这年下,真的是大龄老光棍了。但是张丰却是不愁娶的。人长得不错,在外面打拼这么些年,行事气度看着和普通乡里人也很不同。且,人家家里有地,腰里有钱。那时候许多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也是愿意嫁的。

张老爷子却是一意孤行,娶了桃花镇有名的老姑娘,年轻时的张老婆子。张老婆子娘家姓徐,叫徐苗,年轻时,长得并不丑,拖成老姑娘也是有原由的。徐苗十岁时母亲难产,生下个弟弟就去了。徐苗爹很是伤心了一阵子,也不愿再娶,怕后娘苛待两个孩子。小小的徐苗,就这般又当姐又当娘的把弟弟拉扯长大。要说,有个七八年,孩子长到七八岁,徐苗也就该能嫁得。可是她这个弟弟却不同寻常,是聪慧的不同寻常。读书识字一点就通。

徐苗的弟弟叫徐念。小徐念不仅聪慧,还乖巧懂事,徐苗把他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怕自己嫁人后,无法继续帮衬家里,小徐念不能好好读书,白白耽误前程。才这么一直拖到徐念十四岁。徐念对自己这个姐姐是既愧疚,又心疼,姐姐的不得嫁与嫁不得也几乎成了他的心病。

待到有一日,王家村的一个同窗,提起了张老爷子的事迹,他就动了两家结亲的念头。还特意跑到同窗家做客,仔细看了张丰。自己暗自估量,这长相容貌倒也配得上自家姐姐,行事说话,看起来也大方磊落。徐念看着十分满意,又向同窗细细打听其人品家境,觉得样样皆不错。徐念很是开心,想着这真是个再好不过的归宿。

这事徐念自己暗自筹谋,并不和自家姐姐商量。他已经下定决心,待姐姐嫁了人就不再读书,找个活计好好养家。徐念考虑张丰年纪摆在这,估计耽误不得,就开门见山的去找了张丰,替自家姐姐提了这亲事。

张丰听着诧异,还没见过弟弟给姐姐提亲的事。不过听着却很是心动,他之所以回乡不过是想图个晚年安稳。要是娶了那些个年轻姑娘,别人嚼舌根子是小事,就怕再过个十来年家宅不宁。这种事情他可是见得多了。可是若娶个年纪大的,多是些年轻的寡妇,他心里自是不太乐意。这会儿听了,觉得自己和这徐苗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过也并不敢冒冒然然答应,却也不拿架子,坦诚的和徐念说了自己的顾虑,他自是要好好打听下徐苗姑娘的人品。徐念听了也不生气,喜滋滋地让张丰放心去打听。

张丰除了打听人家姑娘人品,也悄摸摸地偷看了人家几次。这么几天了解下来自己都暗自替徐姑娘可惜,真真是个难得的好姑娘,长的又好看,倒是便宜了自己。想着真是叫人偷乐。

张丰后又自己找了徐念,急忙把这亲事应了。他也怕徐苗不答应,还让徐念把徐苗骗出来,两人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张丰自是知道她的顾虑,不待她提就揽下了徐念以后读书的银钱。徐苗听着感动,再看张丰高大威猛,气质刚毅,也正是自己偶尔幻想的样子,不由地还红了脸。

这亲事到了后面自是两家欢乐,顺理成章。徐念这才知道,自家姐夫居然把自己这个烂摊子也一道揽了过去。心中自是万分感激,也暗暗发誓,必要读出个人样,才不枉费姐姐姐夫的一番用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