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学问题 - 重生九零的幸福生活 - 心非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六章 上学问题

“学校9月份开学,还要一个月的时间学生才会回来。这个月该做点什么呢?总不能闲着吧。”院子里,夏玲一边洗衣服,一边和正在择菜的陈建党商量道。

“要不然,货到之后,我们先拿些去市场摆地摊卖,能赚一点是一点。”陈建党回答道。

“恩,我看行!”

停顿半分,夏玲又道,“对了,幼儿园报名是不是快开始了,该给沫沫和辰辰报名了。”

城里的孩子一般是上3年的幼儿园,满6岁就能上小学了。陈辰今年3岁,正好是上幼儿园的年纪。

但陈沫情况特殊,她原本前两年就该上幼儿园的,但是那个时候他们一家穷的都快挨饿了,幼儿园费用还那么高,实在没能力送她去学,便耽搁了。

“那……该让沫沫上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呢?”陈建党问道。

“我也不知道。”夏玲苦恼的叹了口气,“如果让她和陈辰一起从小班开始上,平白耽误两年,但如果让她去大班,跟不上怎么办。”

僵持之际,陈沫从二楼的窗口冒出头来,说,“爸爸妈妈,我再等一年,直接上小学不行吗?我不想上幼儿园。”

夏玲抬头,一脸愧疚的看着陈沫,“按理说,到了年纪是可以直接上小学的,但就怕老师嫌弃没有基础,不愿意收啊。”

是了,陈沫一般是吃过早饭练字,那个时候是他们最忙的时间,所以他们到现在都没发现陈沫识字的事情。

陈沫收回脑袋,拿着自己的练字本下楼,在夏玲眼前打开,说,“你们看,我识字的,才不是没基础!”

“沫沫,这真的是你写的?”夏玲看着眼前这一页满满当当的汉字,不敢置信。

陈沫点头,“是我写的啊!”

夏玲在衣服上蹭干了手,这才接过本子,翻看起来,越看越惊讶。陈建党放下手里的青菜,围了过来,和夏玲一起看。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还没上过学的陈沫写的,要知道,这上面有不少都是笔画很多的字!

陈建党问,“沫沫,你还没有上学,我们平时也忙,没教过你什么,你是怎么识字的?”

陈沫含糊其辞的答道,“就……就是以前认识的一个老奶奶啊。”她当初对张奶奶与路爷爷也是这么解释的。

陈建党和夏玲这小半年来一直很忙,对孩子做了什么、认识了什么人一点也不清楚。所以夫妻俩下意识的以为,有个好心的老人家教陈沫识的字。

陈建党劝说夏玲,“既然孩子识字,那就按着孩子的想法,明年直接上小学吧。沫沫这水平上小学一定没问题!”

“……也行吧。”夏玲犹犹豫豫的答应了。

目的达成,陈沫松了一口气,毕竟,她是真的不想和一堆小萝卜头从‘一二三四五’学起。

夏玲点了点陈沫的头,说,“光识字可不行,还要识数呢!还有,是哪个奶奶教你的,跟爸爸妈妈说说,这得当面感谢才行。”

“放心吧,妈妈,我也识数的,教我的奶奶好像搬走了,好久没见着了。”说完,陈沫从夏玲手中抽出练字本,哒哒哒的跑了。

她怕他们再问下去,她的谎言就要被拆穿了。

……

广州这批货来的时候,陈沫正在院子里教弟弟识字。周围好几户邻居都跑来围观,议论纷纷。

虽然这批货是在好几个厂家订购的,但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几个厂家联合起来,共同寄出了这批货。

陈建党、夏玲、以及货车司机忙着进进出出的搬货,忙了好几个小时才清点完毕。夫妻俩又花了半个小时,抽查了这批货的质量,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和司机去了附近的银行,给各个合作厂商结清了尾款。

第二天,夫妻俩每人背着一个大包、提着两大帆布袋,坐上了去市里的公交车。

包里装的全是运动服、休闲服这一类比较不挑年龄的服装,鞋子占地,便没有带鞋。

夏天的衣服轻薄,所以别看只有这么几包,里面的数量可不少。几个包沉甸甸的,从家里运到公交站牌这半小时的距离,差点没累趴下。

下车后,夫妻俩就近找了个市场,占了一块空地,在地上铺了块破布,把衣服一件件的拿出来,随意堆放在破布上,连包装都没拆,便开始吆喝,“卖衣服了,各种各样的运动服、休闲服咧,老老少少都能穿啊。快来看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他们做了多年的小贩,早已练就了厚厚的脸皮,大声的吆喝出来完全不会不好意思。

这个年代对小摊小贩管理不严,城管也没开始流行,小贩们有一套自己默认的行为准则,他们向来都是先到先占地,后到的就只剩不起眼的小角落。

陈建党和夏玲来的比较晚,所以占的位置不好,不吆喝很难引起行人的注意。好在,这边几乎都是卖菜、卖水果、以及各种杂物的,并没有其他小贩买服装,没有竞争。

不一会的功夫,小摊周边便围了一堆老头老太太。

“你们这衣服都是新的啊,能拆开看看吗?”

“拆吧拆吧,注意别掉地上了,地上太脏。”

“老板,能穿上身试试吗?”

“这可不能试,大夏天的,人人都是一身的汗,你要是把衣服弄一身的汗,你又不要,我们卖不出去怎么办?”

“老板,这件衣服怎么卖?”

“那件是六块的。”

“老板,便宜点啊。”

“阿姨,这些衣服可都是从厂里直接拿出的好货,全是好料子,我们赚不了你多少钱,大家就别讲价了。真的很便宜了,大家买就买,嫌贵就离开好吗?”

“老板,这是一套的吧,这一套多少钱?”

“那一套十块钱。”

“老板,这件多少?”

“那件比较便宜,三块钱就行。对了,这里还有几件背心、大汗衫,只要两块啊。”

“老板,这件衣服有大码的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