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婚礼(二) - 重生九零的幸福生活 - 心非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五章 婚礼(二)

陈沫放下相机、脱下手套,说,“妈妈,我帮你重画吧,祁奶奶没拿走胭脂水粉,正好我用用。”

“你会化妆???”夏玲瞪大了双眼,配着她现在的妆容有些莫名的搞笑。

陈沫轻笑一声,“试试呗。”

说完,她掏出手绢,用杯子里放凉的水侵湿,使用手绢轻轻擦掉了夏玲脸上的粉和大红唇。然后拿起旁边的胭脂水粉画起来。

陈沫一个上过大学,又在上海工作了八年的女生,即便性格内向孤僻,学会化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说实话,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会化妆的女性才是怪胎。她为了生存,竭尽全力的把自己融入社会,学会化妆、表里不一、装聋作哑……好的坏的,她都做到了。

陈沫看过很多化妆教程,但她的化妆技术很一般,画个简单的日常妆容不成问题,再复杂一点的妆容就没尝试过了。

祁大娘带来的东西不多,粉、胭脂、以及细柳条烧焦成碳做成的眉笔。只有这三样,化妆工具也没有。简陋的化妆品让陈沫本来就一般的化妆水平严重受限。

陈沫在夏玲脸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粉,手指点了点胭脂,轻轻的擦在两侧脸颊,又将之当作眼影在眼皮上擦了一点点,然后用炭笔画上弯弯的柳叶眉,再用炭笔的棱角在眼皮上画上一条极细的眼线,最后,双唇在红纸上一泯,再用手指轻轻擦拭掉一部分,大功告成。

夏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意了。

眉形画的很好看,很对称;双眼上奇怪的线条和淡淡的红色让眼睛放大的同时也更有神;腮红很浅,显得脸颊健康红润;唇上的颜色很淡,但显得气色很好。

“沫沫,你这化妆技术不错啊,比祁大娘好多了。你什么时候学会化妆的?”

“恩……就看电视学的呗,随便抹了下。”陈沫拿起相机再次对夏玲拍了一张照片,同样的构图,不同的妆容,照片的美感有了质的飞跃。

早知道要举办婚礼,应该在成都备齐化妆品带回来的。可以打造一个更白皙自然的底妆,深棕色的眉与夏玲的发色更配,眼影要大地色系的效果更好,最重要的口红应该用正红色,但要先用唇笔画出轮廓才能画得好看。

总之,夏玲很满意的妆容陈沫自己却不太满意。但是没办法,客观条件受限,这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最大程度。

外面响起了鞭炮和喇叭的声音,是陈建党带着迎亲队伍来了。

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女孩跑进来,关上门,笑嘻嘻的喊了一声,“夏玲姐。”

她是外公外婆找来的伴娘,算算关系是夏玲的表妹。

门外传来陈建党的声音。伴娘迅速的堵住门,向门外愉快的喊:“不给红包不开门。”

门外的人早有准备,顺着门缝塞了几个红包进来,女孩也不贪心,当即打开了门。陈建党和伴郎进来,唱歌求婚。

求婚完,陈建党一口亲在夏玲的脸上,夏玲当即羞红了脸。陈沫早有准备,迅速的按下快门、拍下这一幕。

新郎新娘在起哄声中走出去。院子里,外公外婆坐在椅子上,陈建党跪下,叫了一声“爸爸”,磕了个头,外公应了一声,递上一个红包。同理,外婆也是。

陈沫咔咔咔的按着快门,四处找角度,忙的不亦乐乎。

改完口就到了照全家福的时间,先是一家人照,然后是亲戚朋友一起照。

等一切进行完,已经差不多11点了,接下来是“发嫁”。婚车借的是夏勇家的面包车,昨天特意洗干净的,还简单装饰了下。

夏勇是司机,伴郎坐在副驾驶,第二排坐着新郎新娘,最后一排坐着伴娘、陈沫和陈辰。婚车向陈家村出发。

到了爷爷奶奶家,婚礼开始。仪式由陈家村的村长主持,爷爷奶奶坐在上座,周围有十几桌的宾客观礼。

仪式充满了年代感,还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喝交杯酒,照全家福,开席。

这年头农村的酒席很实在,满满一大桌的鸡鸭鱼肉,宾客来吃酒席都是象征性的送一点礼钱,宾主尽欢。

陈建党和夏玲挨桌敬酒,伴郎伴娘也跟着一起。新人会被灌酒,但伴郎很实在的帮新人挡了大部分。

晚上,陈沫点上外婆让她带来的蜡烛,这只蜡烛被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长明灯。奶奶给陈建党和夏玲做了长寿面端过来、让夫妻俩吃。无论是长明灯还是长寿面,都象征着长长久久的美好祝愿。

到此,婚礼正式结束。

忙了一天,大家都累了,纷纷洗漱休息。陈沫跟着奶奶睡,陈辰跟着爷爷睡,一家人,3个房间,各自入梦。

第二天,陈建党和夏玲把后续的事处理完,一家四口又在爷爷奶奶家逗留了一夜。

第三天,夫妻俩带着孩子和礼物‘回门’了。

忙完了新年和婚礼,接下来就该忙着处理外公外婆的房产和土地了。既然已经决定在城里过完后半生,农村的这点不动产与其留着慢慢破败、长草,还不如卖的卖,送的送。

外公外婆的这栋老房子是他们结婚时修建的,不过三十几年的光阴,虽然看着老旧,但这种砖瓦房很坚固耐用,再住几十年不成问题。

村里有几户住着泥土房的困难户,得知外公外婆便宜卖房了,纷纷上门询问。这几户人家都是比较远的亲戚,但也不好得罪,于是采取了当面竞标的方式卖房,最终以3000块的价格卖给了三叔公一家。

土地不是私有的,农民没有买卖的资格,但可以转让使用权。外公外婆和另外几户有意购买使用权的村民在村长的见证下,分别签订了无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协议,拿到了几百块的转让费。

临走前一天,老两口把家里的家具、工具以及带不走的存粮,能送的都送出去了。然后把需要带走的行李分门别类的打包好,一切准备就绪。

由于行李较多,他们又拜托夏勇开面包车把他们一家送去了镇上。一家七口正式出发、回成都。(当然,这一家七口包括大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