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子威仪 - 沙海明月传 - 未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沙海明月传 >

第77章 天子威仪

这一日大年初一,本是朝中休沐之日,却因着征西军的凯旋而归而更改成了无比盛大的庆功日。

明帝御诏称,凡官居参将以上的职级,皆可入宫觐见。

于是征西军与双城守军的高阶将领共一百二十余人全部入宫面圣,接受朝廷的封赏。

从城外到皇宫的朱雀大道,如今被京城里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见征西军入城,他们便自觉地让出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来,让征西军能顺利通过。

荀彻走在最前面,身后便是海月、景唐等一干人马。他们鲜少见到如此阵仗,不觉地有些紧张了起来。众人有的沉默,有的窃窃私语,只是见到征西军时便将目光投向他们。没有欢呼声,也没有喧嚣,周围安静地似乎不像是闹市区。

海月目光停在人群中一个老者身上,那老者也笑眯眯地看着她。经过老者的时候,只听见一句话:“这一仗打得漂亮。”

只一句话,似乎卸下了她心上的包袱。待她再看向人群时,只觉得人人都在冲他们微笑。那笑容里带着敬佩,赞许,和所有美好的东西――那是他们这些征战沙场的人拼命守护的东西。

走了许久,方至午门,军械不得入。众人下马,将身上全部兵器尽数取下,自去门内换乘马车。

海月独乘一轿,只觉得颠了许久,她才伸出手去掀起帘子往外头看。只见还是方才那般砖红色的宫墙,并石雕的图案在上面,枯燥无味。她刚想再探地远一些,谁知跟在她轿旁的太监忙凑上前去:“哎哟,将军您可不能乱看,万一看见了什么,那就不好办啦。”

海月悻悻地合上帘子,脑中过了一遍景唐昨日教她的规矩,只觉得有些憋闷。

宫里这样的地方,哪里是人住的。她叹了口气,只能蹭着帘子的缝隙偷偷看着外面的景致。

只见迎面走来一顶小轿,在路边停了下来,像是在为他们让道。海月悄悄掀起帘子瞧了两眼,只见一位穿着团云粉色宫装的绝美佳人走了两步下轿,向着前头荀彻的轿子福了福身。前面的轿子未停,想来是荀彻并未看见这位女子。

只见一位太监走了过去,悄声道了几句:“郡主,您探望太后回府,怎走的是这条路啊。”

那女子轻轻掩面道:“我知是功臣回京,想着能有机会拜会也好。”

“哎呦,这皇上可急着见元帅和将军们,怕是不得空见您呐。郡主还是赶紧回府吧……”

轿子走得远了,海月便听不太清了。只有那一身清丽的身影和容貌,倒还算记得清楚。

*

轿子停在奉天殿前,缓缓落了下来。原本长长的队伍,如今在偌大的宫苑之中,也只不过沧海一粟。

轿帘被掀开,海月刚想从轿子上跳下去,却猛地想起景唐的嘱托,放缓了脚步,由着太监扶着自己缓缓走下轿辇。

巍峨的皇宫就这样呈现在她的面前。雕栏玉砌,朱墙轩窗,端的是皇家的气派。

奉天殿的大门敞开着,她偷偷往里瞧了一眼,只见文武百官皆聚在殿中。再往里看,那中央似是坐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众将皆下了轿辇,依着次序往里走,海月便赶忙收回眼神,跟在荀彻和景唐身后走进殿内。

文武百官看着走入殿中的众将,神情各异,十分有趣。

只见众将走到离明帝数丈远的地方停下,拜服于地。

明帝垂暮,见此场景竟是老泪纵横,甚至从龙椅上起身道:“诸位爱将快快请起。”

景唐自袖中取出国书和旌节,朗声道:“臣,奉命出使西洲,于西洲象泉国借兵三十六万整。今日圆满归京,携象泉国书与旌节交还陛下,幸不辱命。”

明帝连忙命人将国书呈递上来,又道:“这旌节,原本就该是你的。且留着,做个纪念罢。”

景唐也并未推辞,只颌首道:“多谢陛下。”

读罢国书,明帝长久地叹息着道:“想来我大明一向与乌斯藏和云南苗疆交好,可颉漠之乱祸起两年,竟未得他们一兵一卒的支援…...倒是这位象泉王,还是百年前的交情,竟记到现在……”

景唐回道:“经此一战,象泉军伤亡不小。象泉王意与大明交好,已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明帝颌首道:“自有重谢。”随即,他合上国书,放在一旁。看着殿中几副陌生的面孔环视了一番,最后停在荀彻身上道:“这便是荀守义的次子?”

荀彻有些紧张,上前一步道:“末将荀彻…...”

正当他颇有些局促之时,只见景太尉从人群中飘然而出,向明帝禀道:“陛下,这便是臣从前向您提起的荀彻。荀守义的次子,荀吹氖弟。”

这一个“庶”字,像一根针一般狠狠地扎在荀彻的身上,连带着海月也不禁皱了皱眉。碍于朝堂之上,两人都没有说什么,只垂首听着皇帝的下一句。

只见明帝并没有在意这句话,只点了点头,道:“你兄长在双城病逝,当时没有合适人选能顶得上去,忽闻景太尉讲起荀守义还有一位小儿子。朕也是病急乱投医,没成想,你倒比你的兄长更像你父亲……”

荀彻垂首道:“多谢陛下夸赞。承父旧志,为国效力,自是荀彻毕生所愿。”

明帝点着头,微笑道:“那么从此往后,嘉兴守军便由你节制罢。”

荀彻受宠若惊,赶忙跪下谢恩。

明帝笑着摆了摆手,目光移到海月身上,停了许久才道:

“我朝明令女子不可参军,不可入仕。项海月,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不由地微微抬起头来看向站在朝堂上那个清瘦的身影,许多人都捏了一把汗。

景唐心里更是一紧,他侧目看着海月,只见她站在原地,一不跪地,二不认罪,像是将自己的嘱托统统抛到了脑后一般,心不由地悬了起来。

海月感觉到无数双目光注视在自己身上,却丝毫不生怯意。话虽如此,这皇帝的气场也着实强了些,她心里不由地打着鼓点,“咚咚咚”地直跳。

她想了想,先作一长揖,再微微仰起脸,道:“陛下此言差矣。在战场上,末将从不将自己当作女子。”

见到她这样的态度,明帝却并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她道:“从古至今,你倒是第一个胆子这么大的女子。”

海月也不敢服输,张口便道:

“从古至今,陛下倒是第一个如此独具慧眼的明君。”

殿上的人听了这样的对话,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儿,就差给前面这两位跪了。

可明帝心里却跟任何人想的都不一样。这么些年他身边阿谀奉承的人多了去,突然冒出一两个直爽性子的臣子,他反而爱惜得紧。

于是下一刻,只见明帝朗声大笑,道:“你倒是会说话。那么你说说,你想要什么封赏?”

海月思虑了片刻,看起来一副十分认真的模样,让明帝看了连连发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