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镇远侯会反,叶蓁蓁一早就知道,那时候是由南阳王出兵讨伐,一连三个月,兵将折损不说,南阳王差点因此丧命天兴洲。
南阳王带着亲随一路向北,且战且退想来个瓮中捉鳖,结果鳖没捉到,自己反倒去了半条命。
最终平乱的还是少卿,他不止救了南阳王一命,还生擒了镇远侯,将他交由皇帝发落,那次平乱有功,皇帝对少卿的宠信,让满朝文武分外眼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许就是这个理。
皇甫少卿挑眉,沉吟片刻才道:“知道了,退下吧!”
待脚步声退去,叶蓁蓁才回神道:“殿下,您要帮南阳王么?”这话一出,顿觉失言。
皇甫少卿冷哼道:“南阳王那老匹夫刚愎自用,今日的苦战,也是他应承受的恶果,只是………既然他有求于本王,怎么说也不能白白便宜了他?”
叶蓁蓁愣了愣,不明白少卿是什么意思?
这日,南阳王接到皇甫少卿的来信,信中所提的条件非但刻薄,简直可以说是过分至极。
这分明就是趁他病,要他命!
皇甫少卿,你好狠!南阳王气得只咬牙,最后跺跺脚,只得草草回复应允了。
要说皇甫少卿的条件是什么?那就是他手里的兵权,他要南阳王手里一半兵权,作为援助的条件。
五日后,睿王果然来了晋州,还带了一个绝色无双的美人儿,那美人儿以薄纱掩面,只露出一双撩拨人心的杏眼。
端是她体态婀娜,软软糯糯,瞧得底下的将士小心肝砰砰直跳,这美人儿平日里都待在睿王大帐内,鲜少出来。
那些个将士各个如蜜蜂见了花一样,馋得直流口水,可是碍于睿王,却并不敢靠近营帐半分。
传闻睿王骁勇善战,以一敌百,说得是如何威风凛凛,可是那些将士看来,只怕是虚有其表,言过其实了。
自睿王来到军中,也是怪了,竟日日与那美人儿私缠一块,饮酒作乐,不过是一贵族公子的做派。
南阳王得知后,勃然大怒,兵权他交了,却不办事,这是什么道理?存心消遣他不成?
这日南阳王忍无可忍,气急败坏的就冲进营帐,谁知接下来一幕,让他傻眼,皇甫少卿那小子,像醉猫一样,躺在那女人的怀里,哪里还有之前的风骨可言。
黄口小儿?果真靠不住,他堂堂南阳王,却听了这小子的话,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南阳王气得拂袖而去,在南阳王离开之际,皇甫少卿这才坐起,他的眼里一片清明,哪里还有适才的醉意。
南阳王不顾大局,再次出兵讨伐,这次派出的一万精兵,很快阵亡,战局扑朔迷离,军中人心惶惶,更有甚者畏死做了逃兵,南阳王遭遇有史以来最严苛的考验。
不得已,他的亲随再次求见睿王,希望睿王能想想法子,解这困局,毕竟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
这名亲随跟在南阳王身边多年,也算是身经百战,但这次的合围,不管他们如何?诱敌之计?强攻城池?都是败退而归,军中士气一再低落。
但是睿王这小子他见过,在战场上的雄风,所以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他还是不愿相信,睿王会真的如此!
谁知睿王听他之言,竟转头向身边的美人问策,那美人咯咯一笑,笑言,奴婢只是一无知妇人,哪里懂得作战之法?殿下就莫为难奴婢了?
听了这话,那亲随气得当时就想掉头走,谁知睿王不管,定要她说,最后那美人无法,真的说了一计,亲随气得一口老血喷出。
更是连连摇头,这还不止,睿王还真是言出必行,以美人献计,作为全盘计划,去捉拿镇远侯。
不少士兵连连摇头,谁不知这就是送死,睿王果真是被色所迷,大魏江山的气数看来也不久矣。
甚至有的在想,实在不行就假装打不过,投降总好过送死。
就在人人自危时,睿王却出其不意,在短短三日内,将晋州城攻破,镇远侯在城破之时,骑马往西北方向逃去。
途径淮河时,被皇甫少卿合围,射杀致死,他的首级被当场割下,送往京师,请皇帝过目,皇帝本在用膳,这时看着一名武将,捧着一个大托盘过来,上面搭着一块红布,不知是何物?
在那武将揭开红布时,对上镇远侯血淋淋的头颅,顿时胃里翻腾倒海,呕吐不止。
乱贼已死,将士们又可以安心过他们的好日子,人人心里满是畅快,笑容浮现脸边。
最不开心的,莫属那南阳王了,贼小子,果然狡诈,就连他也骗了。
南阳王气得直咬牙,他怎么这么大意,竟没想到军中出了细作,怪不得他屡战屡败,竟无端被皇甫少卿那小子占了个大便宜。
皇甫少卿一招瞒天过海,骗过了所有的人,包括那细作,他怎么就没想到,真是可恨,可气至极!
皇甫少卿回朝,因他平乱有功,皇帝记他一等功,赏食邑五千,官至太子太保,因太子顽劣,不受管教,皇帝这么做,也是有他的私心,若是由睿王教导太子,想来是最合适的人选。
毕竟大魏的江山,还需要太子继承,皇帝自觉身体不如从前,有些事还是未雨绸缪好,他可不想祖辈打下的江山,葬送在自己儿子手里。
南阳王回京后,果然兑现了承诺,将手里的兵权尽数交到睿王手里,而皇帝因要倚仗皇甫少卿,对于他们私下的交易,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皇甫少卿在他眼里,就是那只好猫,他应付不了,就让他出面,这样也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王皇后得知消息,却不那么高兴,皇甫少卿这小子,每次见面都是云遮雾绕的,也不知眼底藏着什么?
这样的人,心思藏得太深,让他协助太子,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奈何自家男人偏就信了他,更因那次后花园的荒唐事,虽然面上不说,心里终究是怪她这个母亲的。
怪她没有把儿子教好,王皇后心里愤然,“还不是有你这样的父亲,才会生出这样的儿子?养不教父之过,平日里不管不问,还好意思说?”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