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 误做贤妻 - 丰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误做贤妻 >

第四十二章

辽东镇上至都指挥同知下到百户,得到新来的都指挥使是赵的消息,都头皮一麻。

“这位可是个狠心辣手的,先帝时他一个五军断事司的小小稽核官,就把辽东搅得天翻地覆。”二把手辽东都指挥同知召集下面的亲信私下商议,“说来咱们能坐上这个位置,还得感谢他,他点了一把火,几乎把辽东都指挥使司烧空了,空出了位置,这才轮到咱们。当年就如此,如今赵更是皇上的心腹,绝不能惹他。记住,在他手下,都老老实实的,让干什么干什么,皮都绷紧了。”

所以,当赵的车马抵达都指挥使司所在的镇城东宁卫,走马上任,事情无比的顺利,没有遇到抱团排挤、阳奉阴违等等本应有的刁难。自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起,一众官员对他恭敬得恨不得将他供上佛龛。

赵看在眼里,淡淡一笑。

很快,这些官员就发现,他们还是低估了赵,这个年轻人,不仅不吃硬的,软的他也不吃。

就任辽东都指挥使不到两个月,赵以雷霆之势,抓了一批克扣军饷、奴役军士的官员,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该杀的杀,该抄的抄。一批人头落地,赵的威严彻底立住了。

立了规矩,震慑住了人,赵开始整顿军务、整治军屯。他以铁血手腕,让辽东所有官员知道他不是只吃香火不干事的佛爷,而是要命的阎罗。在他手下做事,就照着他的规矩来。

过完一个漫长的寒冬,经过年节走礼、拜年,辽东都指挥使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指挥使赵大人在内帷私德上的喜恶。

指挥使赵大人的内宅只有一位正妻谢夫人,没有姬妾。过年时,有个都指挥佥事,带了自家一个娇媚的女孩儿,想要送给赵大人为妾。结果,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赵大人非常生气,一通臭骂,连东西带人都扔出了府。那个自作聪明的都指挥佥事灰溜溜的掩面而逃,没过多久,被查出贪墨军饷的大罪,全家流放。

更让这些官员肝疼的是,赵不仅自己府中无二色,他还厌恶纳妾蓄婢的行为。若有哪个官员家里宠妾灭妻的,传到谢夫人耳朵里,再让赵大人知道了,那么此人是甭想得到重用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快,辽东都指挥使司上下,内宅整肃,即使个别官员姬妾成群,也不敢声张。

这日,谢兰绮招待完一位感激涕零的千户夫人,将人送走不久,赵下衙回来。

“绮儿,为何一直看着为夫发笑?”赵换下身上的官服,挑眉问道。

自来了辽东,谢兰绮对这地方有种莫名的熟悉,虽然她从未来过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让她不知不觉间精神放松。

“托夫君的福,今儿又得了一碗眼泪。”谢兰绮越想越好笑,赵不喜蓄妾之人,辽东一众官员,于仕途上有野心的,装也要装个样子,如此一来,有些日子不好过的原配,忽然迎来了转机,这些夫人们感激之下,便到谢兰绮面前抹起了眼泪。

赵愣了愣,反应过来,用食指在谢兰绮额头上轻轻弹了弹,笑道:“促狭。”

两人笑闹了一阵,赵和谢兰绮商量:“这边已经立下了规矩,军务的整治有一套流程,这也不能着急,得慢慢来。但是军屯的整治不能拖,拖一天可能就多死一个人,而且,越是这种低下的地方,越是盘根错节、藏污纳垢,我想亲自去巡查一遍军屯。”

谢兰绮这段时间,将辽东镇的情况了解了一遍,知道军屯中情况复杂,不仅有军户还有许多流放来的犯人及家眷,这种鱼龙混杂之地,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

“辽东军屯众多,巡查一遍,要不少时间吧。”谢兰绮微微蹙眉。

“绮儿可愿随我一道?”

谢兰绮眼睛一亮,自来了辽东,虽然她可以随意出府,赵休沐日,还会陪她出去骑马游玩,但是,来来回回都是在城里城郊,再远的地方就不行了。

“我能去吗?”

“当然。”

......

路上,谢兰绮掀开帘子,看着外面蓝天绿树,景色只是寻常,然而在她眼里却觉得很美。

赵策马在前,眉头微拧,目中有些焦虑之色。来辽东之前,他在护国寺抽了一支签,大师解签中有一句是“从来处寻”,他默念了几遍,心神一震,想到了辽东,所以,才请命外放辽东。来到辽东之后,他心中焦虑仍未散去,终于决定带着谢兰绮巡查一遍军屯。

上一世,他们最先到的地方就是军屯,最苦的时候也是在军屯里。这辈子,他改变了命运,从一个流放辽东充军的犯人成了辽东都指挥使,赵想要做一些事情,而整治军屯就是最迫切的。他想为自己积一些德,祈求上天能够垂怜与他,保佑谢兰绮一切安好。

第二年秋天,终于巡查整治完所有军屯。

回镇城东宁卫的路上,谢兰绮坐厌了马车就换成骑马,一身男装,骑着一头温顺的母马,与赵双骑并行。

“会不会拖延行程?”骑了一段路,谢兰绮问道,虽然在赵的教导下,她会骑马了,但是骑术一般。为了照顾她,赵特意压着速度,这么一来,所有人的速度都慢了。

“无妨,才入秋,只要赶在入冬下大雪之前回去就行了。”赵笑得有些贼兮兮,这一路上,在人前谢兰绮总是穿男装,用的料子与他的一模一样,颜色、款式也都一样。

谢兰绮横他一眼,看了看赵身上的墨蓝色长袍,早上他穿得还是玄色长袍,一看自己穿了墨蓝色的袍子,竟然回去专门换了。

“非要和我穿一样的衣裳,你忘了前段时间闹的笑话了?”谢兰绮揶揄地笑。

他们同行同止,同进同出,穿的衣裳都一样,虽然她觉得自己穿男装只是为了方便,没想着瞒天过海,但也没想到,有人眼神不好真以为她是男子,而赵偏好这一口,竟给赵送了个娈童。

谢兰绮提起这事,赵脸一黑,想把那个眼瞎的东西再揍一顿。至于笑了不知多少次的谢兰绮,赵扬了扬马鞭,作势要在她骑着的马上抽一记。

“住手住手。”谢兰绮急忙讨饶,就她这骑术,赵这一马鞭下去,又得让他抱下去了,这种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她也是要面子的,“赵,我错了。”

赵不为所动。

“夫君,我错了,不笑你了。”谢兰绮很识时务,一声夫君哄得赵放下了马鞭。

提起送娈童一事,谢兰绮想起她之前好奇的一个问题,一直忘了问:“夫君,为什么军屯中那些官吏的下作手段你那么清楚?”

不怪她好奇,有些手段简直匪夷所思,不是内部人,想都想不到。可赵却很清楚这些手段,甚至有的内部极为团结的军屯,在被赵揭穿后,竟然怀疑内部有人出卖了自己,以致彼此攻讦,混乱中将罪行抖落的干干净净。

赵沉默了片刻,看着她道:“因为我经历过。”

谢兰绮见他面色严肃,黑眸一瞬不瞬的盯着自己,一本正经的在骗自己,噗嗤笑了,配合道:“嗯,我信。”

赵也一笑,面上沉郁之色一扫而空:“骗你的。”

这么一闹,谢兰绮那个问题也不在意了。又走了一段路,前面探路的护卫折回来报:“世子爷,前面有一座寺庙。”

这一路回程,赵有个习惯,逢寺庙必进。谢兰绮劝过他一次,赵不听,而当她凑巧听到赵祈祷的是求菩萨护佑她一切后,偷偷哭了一场,再也不劝了。

这座寺庙建在山上,谢兰绮没有上去,赵单独上山,等他回来时,额头出了一层汗,面上很欢喜。谢兰绮欲言又止。

一路慢慢悠悠的,回到东宁卫的第三天,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年又要过去。

除夕守夜的时候,谢兰绮靠在赵的肩头,看着京城寄来的书信,里面都是好消息。

“允谦今年秋闱中了举人,爹娘他们特别高兴。还给他定了亲,是成国公府的姑娘,明媚大方,娘说,相看时,允谦脸红了。”谢兰绮看着看着笑了起来,“允智也长成了小少年了,爹说他不像小时候那么惫懒了,练武很勤奋,还说要考个武状元呢。”

靖安伯府的家信写得很长,温情脉脉,谢兰绮看完,笑得很暖,他们过得好,她就放心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