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赵明珠总觉得顾阮这些日子有些反常。
虽然对方未做出什么奇怪的事,但那比往常更加温柔备至的浓情蜜意实在是让她有些别扭,恨不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你最近是怎么了?”趁着四下无人的时候,她抬手遮着嘴偷偷问了一句,“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顾阮反被她问得一愣,“没……没有。”
“真的吗?”赵明珠将信将疑的,可是对方除了对自己更好一些之外,也未做出什么奇怪的事情来,倒显得她多想了。
*)恋(*Rз)(εQ*)整(* ̄3)(ε ̄*)理(@?A*)?
毕竟,他对她本来就很好。
“今日不是说要去西郊吗?还不出发?”顾阮知道她今日要出门,一早便起来送她,也体贴的没有问她为何不带自己一起过去。
还未换衣服的赵明珠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嗯,再等等。”
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一个时辰。
趁着澜澜走出门吩咐婢女们收拾东西,顾阮也满心困惑地凑了上去,低声问了一句,“今日是什么日子?”
他总觉得赵明珠有些心神不宁的,不似往常。
而澜澜神情一滞,半敛下眼眸,似是在犹豫要不要告诉他实情。
半晌,见这男人还是那样执着地站在原地,便也狠了狠心开了口,“今日是驸马的生辰。”
顾阮的心沉了沉,却也说不上失落,只好奇道,“安阳侯如今未在府中,生辰……等他回来补上不就成了?与出门有什么关系?”
澜澜踌躇半刻,终究是回答了,“驸马与国公府的傅姑娘本是双生兄妹,他的生辰,自然也是傅姑娘的生辰。”
可是今时今日,那绝代风华的傅姑娘却长眠于地下,再也感受不到人间悲喜。
顾阮早知赵明珠与傅知意的妹妹是手帕交,感情素来很好。那傅姑娘因故身死的时候,赵明珠还因此难过了一阵子,连带着傅知意生辰这样的日子,都能勾起哀绪。
“只是,这事也过去五年了。”澜澜语气里不无怅惘,目光在那院中的枯树上停留了一瞬,叹了一声气,“公主她其实早已放下了,只是放下与忘却不同,伤痛太深,不是一时半刻能抹平的。”
这样的事,顾阮也深有体会。他母亲早在他年幼时便早早故去了,可这前后两辈子三十多年的时光都未能让他忘却此事,只有一想起来,心底还是难免会觉得疼痛。哪怕他早已将此事释怀,甚至平日里甚少会思念,但伤痛就在那里永远不会消失,只要触碰到了,还是会伤心难过。
他不知道赵明珠与那傅姑娘的感情有多深,但他知道自己的小姑娘是一个重情之人,她以真心待人,满腔热情抛出去了,若换来的是对方身故的噩耗,想必定会比旁人更痛苦。
听到这里,他心下已了然,便也不再追问下去。又远远看了一眼赵明珠的神情后,就暂且退到了对方看不见的地方,想着让她一个人静静。
如今他在这公主府的地位不同于往日,来往仆从见他一个人站在院外,也无人多看他一眼,仍忙着自己的事。只是才站了没多久,前院那边便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他远远瞧着两个小厮模样的人急匆匆地赶过来对着婢女们说了什么,那些婢女也跟着惊讶了一瞬,接着,便要往这院子里来将事情报给公主。
本能地觉得不对,顾阮脑子还没转过来时,便已拦住了那婢女,“出什么事了?”
那婢女一见是他,显然迟疑了一下,但转念一想,这顾公子现在也是这公主府的主子,没什么不能说的,便开口道,“国公府的老夫人来了。”
国公府的老夫人?顾阮反应了一会儿才算清这关系。
那傅知意封爵是安阳侯,可是他的父亲却是荣国公,哪怕这荣国公薨逝得早,皇帝念在安阳侯尚主的份上,也没摘那国公府的匾额,让傅家上下享了一门双爵的待遇。
而这国公府的老夫人,自然就是傅知意的母亲、公主的婆母了。
顾阮在泾阳城居住的时候,同在城中的将领们都将家眷留在了汴京城做“质子”,这是武将带兵在外的规矩。所以他也没有多少机会见识婆母与儿媳之间的关系。直到后来为了回汴京进公主府,他在那世家大族里住了一段日子,才总算是稍稍看清了婆媳之间相处的规矩。
越是富贵人家,儿媳越是要对婆母俯首听命,百依百顺,如同侍奉祖宗一般。赵明珠贵为公主,虽然无需像别人家的媳妇那样卑躬屈膝的,可是一个“孝”字压在头上,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旁人眼里看着呢,总不能太过“放肆”。
而如今傅知意不在府中,那国公府的老夫人却突然上了门,难道还能是来探望儿媳的吗?
一想到今日还是傅知意与那个傅姑娘的生辰,顾阮顿觉这事变得耐人寻味了起来。
而那婢女似乎是想到了眼前这人的尴尬身份,好心地提醒了他一声,“公子,要不您避一避?”
国公府的老夫人安氏是公主的婆母,他却是公主的面首,若是撞见了,怎么也有些尴尬不是?
不想给赵明珠添什么麻烦的顾阮本想应下,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在公主府住着这事恐怕早已传到了国公府,那老夫人安氏别是因为他的事才来的吧……
那她岂不是要刁难明珠?
“不用了,我就在这儿。”他打定主意,反倒坚定地站在了这院门外。
而在正院里,赵明珠听说婆母亲自上门了,也有些惊讶。毕竟自从她与傅知意成婚之后,这安氏便再也没有登门拜访过她,哪怕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是傅知意留在公主府和她两人一起过的。何况今日傅知意不在,安氏能找她这个媳妇的理由就更没有了,怎么会突然上门?
但惊讶归惊讶,她也总不能将婆母这样拒之门外。稍稍收拾了下,便叫人请婆母到正厅来。
这国公府的老夫人安氏年轻时也是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平日里行事举止叫人挑不出一丝错来。但打从五年前东山那事发生之后,这原本风韵犹存的妇人便在一夜间老了十岁,如今看来竟似老妪一般满头苍白。
当她被丫鬟扶着走到正院门前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一会儿该如何对儿媳开口,但一抬眼时,却先看到了站在院门外的那个年轻男子。
这公主府里怎会有别的男人?安氏心里一惊,猛地顿住了脚步,但在对方还算有礼的对她微微颌首时,也倏地反应了过来。
这就是皇上说过的那个男人,西北的顾将军。
早前听说这事的时候她心里虽然惊骇,但远远不及如今亲眼见到此人在公主府里出现。安氏自小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养,哪里敢想这样的荒唐事会出现在自己家。震惊之下,她那藏在心底的念头便更坚定了一些。哪顾得上此人是不是还有官阶在身,看都未看一眼便急匆匆地踏进了院子。
顾阮心存疑虑,也跟着往里面望了望,可那老夫人进了正厅之后没多久,房门便合上了。他迟疑一瞬,接着快步走到了门前站下。而那守门的婢女们都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那里,只当做没看见他在做什么。
隔着一扇门,屋子里的声音倒也算清晰的传了出来。
“公主!”那安氏一进门便颤着身子要拜伏在地。
赵明珠大惊之下连忙起身扶她,“您这是要做什么?”
可任她和澜澜如何去扶对方,这人仍是执拗地不肯起身,哀嚎的嗓音也更大了一些,“愿公主开恩,放我儿和离吧!”
一听到那“和离”二字,赵明珠的动作也僵了僵,正想着叫对方先起来再慢慢谈这事。那安氏却将想了一路的话连珠似的吐了出来,“您如今已有情郎住在府里,这汴京城的人也多少知晓了此事,长此以往,待事情传到天下皆知的时候,您叫我儿将脸面往何处放?他上朝时朝臣如何看他?这整个汴京城的人谁不会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我国公府的颜面何在?将来他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公主,您就念在您与知意年少时的那点情分,放我们一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