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妹儿瓜子的回头客 -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 秋意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二章 妹儿瓜子的回头客

第二天一大早,童秀接到一个电话。

省报的。

省报,全名安省日报,由安省官方发行,是安省内部发行量最大,知名度最广,也是最具公信力的报纸,没有之一。

童秀听见记者自我介绍都惊住了。

她之前想过,在电视台节目播出后,会有许多报纸来采访她,也确实有几家小杂志社和报纸联系了她。

但她没想到安省日报这种巨头也会打电话过来啊。

这可真是个巨大的惊喜了。

安省日报记者笑着解释:“童小同学这一次英勇的见义勇为,这是我们必须宣扬倡导的行为。而且,作为改革开放的政策倡导的地区之一,我们对童小同学愿意决定干个体的行为也非常感兴趣。”

这是官面上的话。

只能信五分。

童秀又和记者聊了几句,这才从记者含糊的语句中猜到些究竟。原来不是童秀的经历打动了上头的领导,而是她愿意带领一家人投身个体的行为,让上头感兴趣。

安省位于中部。

中部在改革开放初期,并不受到重视。政策倾斜资源等都给了东部。东部的下海浪潮也如火如荼掀了起来。中部相对来说就默默无闻了。

一两年还行。

但时间越长,眼看着被落得更远,安省高层都有些急了。必须得进行倡导!政策倡导是一方面,舆论倡导更不能少。

政策倡导自有专人操作。

舆论嘛――最好的方法无过于树立一个榜样。

童秀可真是撞上了。

这篇省报的报道,她可真是白捡回来的。这可不同于省电视台的报道。省电视台的报道更倾向于客观的新闻报道,只讲具体事实,不能有价值倾向。

虽然因为童秀的一番操作,让陈静动了一些私心。但无论如何,那只是一篇短新闻。

这次安省日报的报道就不同了。

这是专项采访。

也就是说,童秀秦东方和他们的妹儿瓜子,即将在安省日报上有一个完整的版面介绍与报道,并且受到推崇与赞赏。

来自官方的赞赏。

那可是给她们的妹儿瓜子打了个“免检产品”的戳啊。咳咳,当然食品安全法是国家法律,人人必须遵守,童秀也不会侥幸。

不过,这等好运气让她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安省日报的记者还在笑:“那么,今天请问童小同学和秦先生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吗?如果有的话,我们会在今天下午三点钟到你们的摊面上进行采访。”

童秀一口答应:“有。”

好运气来都来了,童秀可不会傻到把它推出去。再说了。童秀向来是花了一分力,要看到三分效果的人。

这次的报道机会,她要怎么把握,还得好好想想。

童秀专门腾出一下午接受了省报采访。

经过了电视台洗礼的秦东方淡然许多,这回面对记者总算能说话不嘿嘿傻笑,把一句话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采访十分顺利。

第三天。

电视台节目带来的热度逐渐回落。妹儿瓜子两个摊位上的新客都越来越少。但销量并没有骤减,还稳稳维持在每天三千五百斤左右。

这要归功于回头客。

一句话说就是――妹儿瓜子太好吃了。

瓜子嘛,就是普通的零嘴,谁没吃过。不少家庭富裕的,还常年都喜欢嘴里嗑点瓜子花生呢。国营瓜子厂里的大喜瓜子就做得非常不错。

本来这次大家都只是想着,人一个小姑娘做生意不容易,他们支持一下算了。但瓜子买回来,随口一磕。

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瓜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牌。可真是太香了吧?

虽然瓜子就是个瓜子,也吃不出个肉味,可那股儿仿佛滚着无数香料,一入口就让人嘴里爆炸般涌开一股咸香,让人整个口腔仿佛都充盈着香味,每一个味蕾都在叫好的瓜子,还是让人一瞬间感到了不同。

真的好吃。

太好吃了。

从没吃过这么香的瓜子。

这样一比,他们以前在国营瓜子厂买的大喜瓜子就不过尔尔了。至于本地卖的什么二喜瓜子,他们原还以为是大喜瓜子一个厂里的新产品,后来发现就是个山寨的,那味道简直是渣渣了。

瓜子是食品。

在做食品销量里面,什么噱头都还是其次。人都是要吃东西的,主食,零嘴各有各的优点。但只有一项是王道――味道。

噱头打得再好,没有味道,也招不来回头客。

那也是白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