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丰收 -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 秋意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丰收

《京城日报》作为最受京城人民欢迎的市民报之一,发行量着实不小,受众极其广大。不少老京城的大爷平时就爱喝着茶,看日报打发时间。

本身童秀的经历就足够打动人了。陈娟的文笔又足够动人。一篇报道被她写得缓缓道来,情真意切,老少咸宜,连童秀自己看着都忍不住被打动了。

作为头版头条,童秀那一篇报道位置又极其夺目。

几乎具备了所有传播要素,这一篇报道不火才是没天理了。

李曼带着那抢金条的矮小男人,随着姜成军去警察局登记了案情了。宋戚报了警,李曼必须走一趟留个记录。

童秀强忍下思念,将信收好,起身去招呼这一批人了。这一批顾客都是冲着她来的。她必须亲自上前招呼。

谁知道最先冒出来的居然是几个熟人。

望着突然冒出来的顾靖安、章金芸、简文斌三人,童秀惊讶得不行:“你们怎么过来了?”

“怎么?成了大明星了,就不想见到我们了?”简文斌冲童秀一挑眉,故意恶声恶气地道,“我们还偏要不请自来了。”

顾靖安拍了一下她肩膀,埋怨道:“这些事情也不早和我说,早和我说,我帮你把那些坏人全部打回去啊。”

章金芸照例言简意赅:“我们是来帮忙的。”

“哎,金芸,你可太不仗义了。”顾靖安和简文斌同时怪叫一声,“不是说好了,要狠狠责怪这家伙一顿,才能原谅她的吗?

童秀哭笑不得:“来也不通知一声,我好去接一下你们啊。”

报道出来后,熟人们都会看到是她早就料到的事情。

她从来都没把报纸上的报道当做自己的黑历史,也不怕人嘲笑,也不怕人知道。正如她会在第一次见面时与季家人坦白一样。

如果有人以此嘲笑她。她只会觉得这人不配当她的朋友和亲人。

她对感情极其挑剔,同时也对真正认同的人也无限真诚。

而现在来看,她的朋友们也值得她的信任。

“进来吧。”童秀笑着将人迎进去,“今天开业真的缺人手,你们既然都来了,不帮我打一天的工,也别想轻易走了。”

两个男生齐声哀嚎:“万恶的资本家。”

章金芸却轻轻按在她的肩膀上,郑重说了一句:“童秀,加油。”

童秀知道这姑娘是面冷心热的,有些感动,握紧了她的手:“我会的。”有你们在,我也一定会加油的。

广告效应好得童秀都没意料到。

一连几个小时到下午五六点钟,童秀的嘴巴都没停过,一直在回答顾客的问题,笑着和人打招呼,介绍产品。

“对对对,这瓜子一共有奶油味的盐水味的。糕点都是密封包装的,可以放一个月,拿着去送人很体面的。”

“对,我就是。报纸上那个童秀,对我就是。”

“是的,这就是那个妹儿瓜子。我现在过得很好,谢谢您的关心,要不要来几斤瓜子?”

“一口气要五十斤糕点?您确定吗?”

……

顾靖安几人也忙着打包称斤两。

李曼手明心细,负责记账。

有李曼、秦东方在内、六个人忙活还一直忙到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童秀早就准备好的开业酬宾的优惠政策全没用上。小礼物一份都没发出去、打折根本没那功夫、买一送一更是忙不过来。

但瓜子还是在一下午全卖光了。

所有东西都卖空了,连最后一点糕点都被蜂拥而来的人群用高价抢光了。临到童秀关门时,门口还源源不断地有人过来。

童秀不得不在门口贴上明日继续的公告。

不得不说,京城要比安省发达许多。仅仅是《京城日报》上一篇报道,童秀还尚未流露过任何求批发商合作的意象,一下午,妹儿瓜子的电话就没有消停过,全部是批发商打电话过来求合作的。

一共有三十几家。

其中还有几家是外省的。

不得不承认,哪怕在八十年代,华国也从来都不少具有商业嗅觉的商人,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环境与更多的历练。

童秀和其中几家谈了合作,就交给了秦东方去跟进。发展到了现在,秦东方也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在店铺关了之后,李曼很快算出了今天的营业额:“运来的一万斤瓜子,一万斤花生,八千斤糕点全部卖光了。”

“净利润为一万块钱。”

利润比在安省低了一些,主要是由于从安省到京城高额运费造成的。这是没办法避免的,现在的运输,童秀主要交给了季和平的兄弟李伟负责,比较安全。

嘶――

简文斌几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万块钱,他们几个全家一年的工资都没有这么多啊。

这还是一天的利润,要是一个月呢?一年呢?这童秀简直是个赚钱的牲口啊。

简文斌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哀嚎道:“上帝不公平,为什么你成绩这么好就算了,还要这么会赚钱!”

童秀一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