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那些你很冒险的梦 - 呼唤你的姓名 - 清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呼唤你的姓名 >

第44章 那些你很冒险的梦

假如要用两个词形容高三,那么蓝烟一定会选择,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百校联考过后没多久,很快,全国各大名校都相继在官网挂出了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

因为早就想好要走这条路,省级民乐团经验、大赛获奖、演出经验等等简章里要求的这些,蓝烟早在高二上学期结束时,就已经全部集齐了。

艺术类特长生和人们所想的“艺考生”,其实并不相同,它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招生。

竞赛生通过夏令营、奥赛自主招生考试取得名校的降分录取资格。

她们艺术类则是要在初审、文化类自主招生测试通过的前提下,根据专业测试的成绩排序,去获得等次不同的降分资格。

因为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说白了,招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类人才――

而是能在完成本科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并服从艺术团活动,两者有余力兼顾的学生。

所以除了极少数凤毛麟角,铁了心放弃闪亮的艺术天分,要念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能拿到一本线上录取的资格。

其他优秀的,获得的大多是降15分的优惠政策。

明大作为金字塔尖的院校,降15分,一样要求C9硬达线的水平。

和她正常发挥时差不多。

至于测试,越是顶尖名校,越是被全社会无数双眼睛盯着。

蓝烟曾听民乐团的学姐说过,明大越大城大之类的高校,你尽管拼命去考就是了,千万不必悬心公平与否。

拿到蓝乔梳理好给她的各所高校招生信息时,蓝烟心里一松,又慢慢提了起来。

而琵琶和中阮,今年明大都有招生计划。

琵琶两名,中阮一名。

但琵琶较阮热门不少,高手自然也多。蓝烟纠结了好几晚,最后心一横,还是选了琵琶。

中阮到底是为了迎考,半路捡起来,她底气不够。

人的“初恋情结”,到哪里都适用,乐器也一样。

蓝烟最早接触的是古筝,尽管老师、包括爸妈兄长都说她琵琶弹的最好,她自己总还是感觉弹古筝时,是最自信的。

但要古筝的高校太少,那些学校,她自己硬考也能上。

阮蓝烟是早就考过了业余十级的,但距离演奏水平,仍然有段距离。

为了防止吊死在琵琶这一棵树上,从高二起,她就着意开始苦练阮,暑期更是到越大音乐学院,重新请了位老师来教。

日日不辍。

蓝烟每天清晨六点起床,练四十五分钟阮;晚上十一点左右练琵琶,不练完绝不允许自己睡觉。

为了保证高水平的状态和熟练度。

这样近乎自虐式的练习,和高三繁重的学业同时进行,不是没有压弯过她。

寒冬一月,那年的一模格外难。

蓝烟说是不对答案,但哪能忍得住。听着听着,数学填空题就差不多对完了。

人差不多也完了。

心情灰败到难以言表,同样的错误怎么可以犯第二次,明明是刚在错题本上订正过。

连家里温暖的光都照不亮。

明大已经放假了,蓝乔见她回来,靠在沙发上便抬眼问了声:“……回来啦,怎么样?今晚就歇歇吧。”

“不怎么样。”

蓝烟心里一蛰,低下头,默默换着软拖。

她也告诉自己,你是有多敏感自私,疯了么,连蓝乔都要眼红。

但没办法,人的性格里难免都有阴暗面,这时候的蓝乔在她眼里,就是枚金灿灿的胜利者形象。

还是,上了她理想学校的那个。

蓝烟怕自己控制不住乱发脾气,她把大衣挂进衣帽间,一声不吭就往房间走。

“我说你也真是的,”蓝乔在她身后,扬着声说:“你也不看看,咱们那群同学有多用功,你以为就你知道高三要学习,别人不学吗?”

“你最近分散到那么多注意力到自主招生上,考的跟不上预期也正常。要换成我,你让我一天练九十分钟琴,我这一天就报销了。朵朵,你还有精力学习,已经很OK了――”

还别说,蓝乔这话真不是哄她的。

别人都是操心自家妹妹早恋,耽误了学习,只有他家这个,这都什么玩意啊。

乖的让人心疼。

“知道了。”

蓝烟拎着书包,踩上楼梯的脚步顿了顿:“……哥哥,我先回房间啦。”

“嗯,去吧。”

听见她半掩上门,蓝乔转过脸看着爸妈,一耸肩,表情无奈。

“诶蓝恪,”冯端云在沙发上坐直了身,满脸忧色去问丈夫:“你说,要不要把酸奶拿进去给她?她每天都要喝的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