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高考高考录取通知书——到了!…… -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 松鼠醉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53章高考高考录取通知书——到了!……

十二月,冬日清晨,海岸边天色未明,迎面的海风冰寒刺骨。海岛高考考试的考点外,在天蒙蒙亮时已经聚集了一大片醒目的蓝色。

参加考试的考生们,身上大多穿着飞燕纺织厂生产出来的“猪皮大衣”,这是仿毛呢短大衣的戏称,几百个考生,其中包括了几十名飞燕纺织厂职工。

男男女女,包括厂长秦想想,都穿着特制的藏青色工农短大衣,呢料厚实,双排黄铜扣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这下简直成了全体高考学生的“战袍”,经过一年改良后的面料抗静电能力有所提升,动作间少了噼里啪啦的火花,在这样寒冷的冬日里,多增添了几分沉稳。

秦想想皮肤白,戴着厚帽子,在人群中娇俏出挑,旁边的黎剑知没有穿军装,穿着同款工农短大衣,怀里抱着两个小闺女,准备待会儿目送老婆进高考考场。

秦想想打了个哈欠:“犯困……”

黎剑知:“妈妈好心大。”

两个小闺女也跟亲妈一样打哈欠,而周围还有不少人利用最后的时间拿着复习资料默诵学习。

进入考场的钟声响起,所有的考生骚动起来,冰冷冷的海风刮在脸上,吹得人心头的烈火越烧越旺。

秦想想慢悠悠磨磨蹭蹭走进考场,同考场里还有几个纺织厂的职工,一见到秦想想出现,就跟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样,立刻坐直身体。

“和厂长在同一个考场,这次我肯定能考上大学!”

“厂长表现的这么云淡风轻,肯定早就做足了准备!”

“我们厂长这样,放在外面的武侠小说里,那叫做高手风范。”

秦想想:“????”

听着周围人猛地为她吹几口大逼,还在打瞌睡的秦想想都不免有点紧张起来,她原本也觉得考不考得上无所谓……但是没考上,是不是有点丢人了啊。

云淡风轻?高手风范?

这说的肯定不是她秦想想。

试卷分发下来,秦想想翻开两面扫了一眼,发现不少题目都很眼熟,她能答的题目有不少,尤其是语文,刚恢复高考这一届的语文,题目包含更多属于政治和政策上的问题。

秦想想作为厂长,各种报纸,以及材料没少看,也没少写,这会答起题目来驾轻就熟。

不知不觉间,很快写完了整张高考试卷。

秦想想:“也不是很难嘛。”

接下来的其他科目考试,秦想想慢悠悠磨磨蹭蹭地写完了所有的试卷,会答的不会答的通通都写上了,写到最后都犯困。

直到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秦想想整个人精神振奋了,因为她之前计划好了,考试结束后,全厂吃个“鸭脚煲”的夜宴。

所有的职工考生坐车回到工厂,当天晚上,飞燕纺织厂食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与伦比的兴奋,以及跑过马拉松一般的的疲惫。

食堂的中央,架起了好几口巨大的炭火砂锅,里面熬着香浓的螺蛳高汤,另一排的桌子上,摆着一个接一个的面碗,面碗里摆着油炸过的鸭脚四个,海带结,土豆块,香芋条,油豆腐,鹌鹑蛋。

一勺滚烫的高汤淋上去,石螺碰撞发出砰砰的清脆声响,酸笋在汤汁里冒出一股酸辣的鲜香,一把紫苏叶被热汤激发出香气,迷人的芳香逸散开,遮掩掉鸭子与河鲜的腥味。

最后碗里再加上一个圆似饼的煎鸡蛋。

一份简易的食堂鸭脚煲制作好了,一人一碗。

汤上漂浮的一层红艳艳的红油,在这冰冷冷的冬日里如同炮仗一般,火辣辣的带给人全身温暖。

“今天最后那一道题你算的是什么?”

“完了,怎么就我不一样……”

……

原本食堂里充斥着不少“对答案”的声音,等到一勺接一勺热汤淋上油炸鸭掌,很多人脑子里再也没有了高考题目,有的是嘴里口水生津,肚子里馋虫闹翻天。

管他什么高考题目,先吃了再说!

“大家排队领鸭脚煲,今天的鸭脚煲都是免费的,咱们何副厂长说改名叫’状元煲‘,预祝各位高考成功!”

“这都是厂长为大家争取到的福利。”

……

一碗接一碗香浓的鸭脚煲,空气里尽是紫苏叶的香气,不少人不喜欢紫苏叶的气味,这个年代冬日里驱寒治疗感冒的土办法,就是紫苏叶生姜汤。

然而在这浓艳的鸭脚煲中,紫苏的香气变成了一个蒙面美人,在呛辣酸香中遮掩住自己曼妙的倩影。

一碗鸭脚煲到手,最先吃的肯定是油炸过的浓香鸭掌,炸过的鸭脚,表皮像是一张纤薄带韧劲的纸,内里的肉却是糯糯的滑嫩,吸溜吸溜用牙齿和舌头剥离下肉和骨头,仿佛鸭骨头里都香酥入味。

也有很多人不先吃鸭掌,捞里面大块的土豆块以及香芋条吃,粉粉糯糯的土豆块,浸满了高汤的美味,香芋条同样是油炸过的,吃进嘴里在汤汁中化开。

最美味的还要数油豆腐——厂里自制的油果儿,也就是油炸豆腐,白嫩嫩的豆腐,油炸成了金黄色的果子,表皮变得有韧劲,用筷子轻易戳不烂,这么直接吃还不入味。

需要用筷子把油果子戳开,里面的豆腐泡立刻如同海绵一般,吸满了螺蛳高汤,吃进嘴里,迸溅开汁水。

海带结解腻,石螺剪开了屁股,轻轻一吸,就能把石螺肉吸出来,用不着牙签,品尝这类的螺蛳,就得直接用嘴,先吸一口螺蛳口上的饱满汤汁,再把螺蛳肉吸出来。

高汤浓郁鲜香,鸭脚软烂脱骨,入口即化,一口口丰富的胶质黏在嘴里,是寒冷冬日里最顶级的慰藉。

飞燕纺织厂的职工们围着锅子,吃得满头大汗,在这一时刻中,忘记了考试的紧张,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嘴里不约而同的抛开了考试的题目,变成了“咱们厂这些年……”<

都是对过往共同生活岁月的怀念。

张大勇最先站起来,端着一碗米酒,声音洪亮:“厂长!我敬您一杯!没有您,就没有咱们厂,也没有咱丫头能进合唱团,还有我老张,这辈子都不敢想还能进入高考考场。”

没错,这张海燕的爸爸竟然也报名参加了高考,属于年龄相对较大的职工之一。

他说完了话,将手中的米酒一饮而尽,食堂里橘黄色的灯光之下,他的眼角有泪光闪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