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与健康有关的其他预警信息(2)
第22章与健康有关的其他预警信息(2)
正常男女双侧乳房外形、大小一般为对称性,双侧乳房外形不对称或一侧位置高一侧位置低,或一侧大一侧小,或一侧隆起一侧扁平,或一侧有乳房、乳头而一侧无乳房、无乳头等,均属异常情况。多数是乳房有疾患的一侧大,如炎症、肿块等;两侧乳房皆肿大,常见于两侧性乳房炎症、脓肿,或见于乳汁淤积。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其正常乳房的外形虽然形态多样,但其轮廓始终浑圆,无论从任何角度观察其外缘曲线,总是保持光滑平整。如果这种几何曲线和外形轮廓的任何一处出现缺损或隆起,都说明该处乳房内可能有病变。
乳房双侧虽然对称,外形相似,但双侧乳头均小而扁平;或乳房组织不发育,乳房小而扁平;或双侧乳房均异常肥大,甚至下垂到耻骨联合部等,均属不正常情况。
§§§第八节从儿童的睡态中辨病
睡眠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婴幼儿,他们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是小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基础,因此小儿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以睡眠质量来衡量。正常情况下,小儿睡眠应该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无声,有时小脸蛋上可以出现各种表情。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的改变:
(1)如烦躁,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急速,脉搏快,超过正常,这预示着发热即将来临。
(2)入睡后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
(3)入睡后面朝下,屁股高抬,并伴有口舌溃疡、烦躁、惊恐不安等病状,中医认为是“心经热则伏卧”。这常常是小儿患各种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净所致。
(4)入睡后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5)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烧,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
(6)入睡后四肢抖动“一惊一乍”,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7)入睡后用手去搔抓屁股,而肛门周围又见到白线头样小虫爬动,可见于蛲虫病。
(8)熟睡时,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强口呼吸,这是因为增殖体、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所致。
所以,细心的妈妈要及时发现小儿睡态的异常,防止疾病的发生。
§§§第九节从清晨异常表现辨病
许多疾病会在清晨表现出特有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及早发现一些身体内潜在的疾病,以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达到及早康复的目的。
早醒:有些人在早晨4~5点钟即从睡梦中醒来,醒后疲乏无力,难以再入睡,而且醒后心情不轻松,反而郁闷不乐。这种表现临床上称之为早醒失眠。临床观察,早醒失眠主要见于各类抑郁症和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尤以抑郁症患者多见。有一些老年人出现心理障碍的最早症状就是早醒失眠,并伴有烦躁不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轻度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也与其有一定关联。所以,老年人早醒失眠不容忽视,更不应视为正常现象。
头晕:正常情况下,早晨起来时应该感觉头脑清醒。如果晨起后头脑昏昏沉沉的,或者有头晕现象,患者可能有颈椎骨质增生,压迫颈椎动脉,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另外,人在血黏度增高时血流减慢,血氧含量下降以致大脑供血供氧受到不良影响,而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现。所以早晨头晕、头昏者有可能患有颈椎病或患有高黏血症。
饥饿感:有些人在凌晨4~5点钟醒来后感到饥饿难忍,心慌不适,还伴有疲惫无力,如果吃一些食物后,症状可以有所缓解。但仍可有口干舌燥、想喝水的念头,这些症状又在吃早饭后逐渐消失。这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现。如果已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凌晨出现上述症状,说明服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不妥。
浮肿:一般健康人在早晨醒后也可能出现轻度的浮肿,但起床活动后浮肿现象应在20分钟之内彻底消失。如果在清醒后,头面部仍有明显浮肿,特别是眼睑浮肿,提示患者有肾病或心脏病,有此症状者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肾脏及心脏的情况。
晨僵:晨僵是指清晨醒后,感觉全身关节、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在活动后,关节和肌肉才逐渐伸展开来。一般来说,中老年人如果有明显的晨僵,且全身关节活动不灵活,就说明可能患有类风湿、风湿、骨质增生等疾病;一些有过敏疾病的患者,如多形红斑、皮肌炎、硬皮病等,也会出现明显的晨僵现象。
§§§第十节识别生病前的“健康警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体疾病的形成也有个渐进过程。多数疾病在形成前人体会发出两次警报。
从生物学角度说,健康代表平衡,包括体内酸碱平衡,气血调和,阴阳协调,各种系统相互调节,发挥互助互制之功能。反之,一旦失去这些平衡,人体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就会“拉响"第一次健康警报。
主要警讯有:中度疲倦感。精神紧张,健忘,头脑不清醒,无法自我放松。头痛,肌肉紧张,局部麻木,抽痛,挛缩。食量突然增加,肠胃消化不良,特别喜欢甜食以及高钠食品。全身或局部发痒。有时咳嗽或打喷嚏。自己感受到潮热、潮红或畏寒。易出意外状况,有不安、挫折感,心情郁闷。体重不正常增加。
不平衡引发的症状多数是脂肪、甜食、盐分等摄取太多,纤维质摄取不足造成的,只要注意均衡饮食便可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