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太后罚卫绾跪戒堂之事,想必在卫绾回门那日,皇帝单独召见太子殿下之后以揭过了,但卫绾仍是惶惶不能安。
皇帝将手中一卷书简取来,一字一顿地说道:“自己看。”
卫绾盯着殿下的手,他顺从地取了来,慢慢翻开。
成婚那日,皇帝都不曾露面。但卫绾却还记得,当初楚王殿下大婚之时,陛下无比兴奋,甚至贪酒多饮了几杯,致使罢朝三日。楚王妃生产那日,陛下更是亲自出宫,探望王府之中的楚王与即将诞生的龙孙,因王妃诞下女儿,陛下甚至不顾场合地露出失望。
王妃杨氏自生下女儿之后,身子久养不愈,陛下曾私下里诏令大臣,有意为楚王殿下择侧妃。
但薛夫人不允,道怕教旁人误会陛下纵容楚王结党营私,皇帝感念薛氏聪慧,知晓大义,才就此作罢。
皇帝说话的语调十分冷淡,“殊衍于北关问你求粮多日,你为何不应?”
卫绾怔了怔。
夏殊则淡淡道:“臣未收到信报。”
“胡扯。”
皇帝陛下叱喝:“你乃一国太子,朕平日命人送入你书房的公文之中,难道没有提及楚王在居延力克敌军,但因为秋来,大旱之后颗粒无收,张掖已无法供粟,他连发几道急信。朕因顾念你昔日与西北大胜羌人,于匈奴人也大有威慑,才将西北军机,无一缺漏命人对你禀报。你却道你不知?”
“纵使你不知,难道你养着的府兵家臣,幕僚眼线,都是废物不成?朕实在难以相信。”
最后这话,倒像是在直戳殿下的心了,殿下的耳目遍布大魏,皇帝素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却直言说穿了。
卫绾脸色发白,指尖抵着掌心,咬唇凝视着陛下桌前那几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的宣纸,却不敢抬头,触怒眼前这尊贵的男人半分。
不知不觉,卫绾双目已泛红。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殿下。
他心中不知会感到怎样的委屈。
她这几日,为他研墨,红袖添香,她无比信任身旁的这个男人,他是真不知。
至少,皇帝并没有如他所言,将西北的军报全数送到他手里。
夏殊则道:“臣无可辩驳。”
皇帝冷笑,走回了螭纹龙椅,冷静地坐下,凝神盯着夏殊则,又道:“你是故意?觉朕偏爱楚王,苛待了你是么?朕容你去西北,何曾没给你机会,可那羌人族首领如今逝世,伊冒再生蠢蠢欲动之心,你办的好差事啊!”
卫绾怔忡。
原来那石首族的首领已经过世了?
她想起那一趟河西之行,当日她替老首领诊脉,确实得知他已油尽灯枯,但殿下却要费尽心思为其续命,以全汉羌之好。殿下是有大仁之心的人,能和则和,若非寻衅如伊冒,他不会主动以战止戈。
然而这些皇帝只视而不见。
楚王殿下,为了一场于卫绾看来意义不重的小捷,甘心牺牲上千将士的性命,在陛下这里,值得嘉奖,乃是大功一件,至于太子殿下这里,陛下却不一视同仁了,他无比看重这过程。现在这过程里,石首族的老首领病故,太子便是不可饶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