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良将征山西,君臣谋江南 - 寒门权相 - 皇家大芒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寒门权相 >

第347章良将征山西,君臣谋江南

“没事,没事,船坐久了,腿有点发软。”

朱俊达坐在轿子里,耳畔回想着方才强行给自己挽尊的话,阵阵臊红。

但片刻之后,他就顾不得那点个人颜面了。

这他娘的是真的天都塌了啊!

楚王哪怕在储位之争中失败,对江南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次押注的失败罢了。

江南的基本盘还在,朝廷也就和之前昭文太子之死一样,没有理由来明目张胆清算江南。

但楚王兵变谋逆,最关键的,还弑君了!

这就真是要了老命了啊!

一下子就让朝廷拿到了道义的大棒,可以清算无上限了。

这一点,世人也好,史书也好,都不会质疑,也没有理由质疑。

比起一个楚王争储上位失败,弑君两个字,才是真正悬在江南势力头上的一柄利刃。

楚王啊楚王,看你平日贤明通达,此事之上,为何这般愚蠢啊!

你就不能引颈就戮吗?非得要拼死一搏?

这下子搏出问题来了吧?

这一刻,他浑然忘了当初还是江南商会在中京的人居中协调,帮楚王运进的中京城。

事已至此,该想想如何应对了。

如果卫王要清算江南,那江南投降是死。

如果卫王不清算江南,那江南不需要投降!

一念既生,等到了江南商会的总部,落了轿子,朱俊达已然恢复了正常。

这一幕落在众人眼里,不由都多了几分感慨。

会长就是会长啊,别管刚才是不是被吓得腿都软了,就人家这能迅速恢复镇定的本事,就值得大家学习啊!

在堂中坐下,朱俊达便直接屏退侍从,对着诸位商会核心成员道:“诸位无需慌张,此事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个噩耗,但是却并非灭顶之灾!”

看着众人将信将疑的表情,他解释道:“楚王若是顺利登基,就好比咱们的一桩投入不小的生意获得了匪夷所思的回报,赚了大钱。但楚王失败了,对我们而言,却并非伤筋动骨,咱们的根基还在,那位还在,商会还在,挣钱的路子还在,江南的读书人还在,朝堂的影响力就算有所损失也迟早会回来!”

众人闻言,不由纷纷点头。

还真是,乍听消息心头一时确实有点接受不了,这么一想,实际上倒也的确不是什么天塌了的大事啊!

朱俊达点头接着道:“所以,诸位不用过于担心,接下来大家回去,把各自族里的手脚屁股都擦干净,本份点,这个都懂吧,别被抓到把柄了。然后,一切照旧便是,他卫王就算是真的登基了,还能真跟咱们江南全面开战不成?他不要江山社稷了?”

众人这下彻底点头,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倚仗所在。

当朝廷放任江南成长到了这个地步,那江南就已经是大而不能倒的了!

朝廷真要不讲武德打压江南,那就要考虑考虑财政接不接得住,社稷承不承受得起,咱们江南人也不是不会揭竿而起这件事。

看着众人的士气都被鼓舞起来,朱俊达点了点头,沉声作了总结陈词。

“卫王登基便登基,我们江南,不惧他!他敢伸手,咱们就斩了他不老实的手!剩下的,歌舞照旧,富贵照旧!”

杭州城中,朱俊达从旅途中归来。

中京城外,却有人即将踏上征途离开。

在大朝会的第二天清晨,卫王和齐政一起,出城十里,在城外送别即将领兵北上的凌岳。

如今的卫王显然几年之内都不要想离京的事情了,所以只能是由凌岳领风字营北上山西,去给山西匪患收尾。

原本凌岳是希望齐政跟着他一起去的,他觉得中京城有老军神、老太师还有文宗孟夫子,没什么风浪,齐政帮着自己,自己能轻松得多,但当他将这个想法说给定国公时,却被定国公一巴掌扇在了后脑勺上。

当下正值朝局大调整的时间,齐政当然要和卫王一起,既是陪着出谋划策,同时也能增长齐政自己的政治见识。

若是跑去山西,过几个月再回来,能对朝堂熟悉吗?地位不会尴尬吗?

所以,凌岳便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是连夜找到齐政,和他彻夜长谈,问清楚了整个山西之行的行事方略。

当他将齐政写好的锦囊放进怀中时,忽然心头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小子写三国,不会就是把丞相照着他的样子写的吧?

长亭之畔,春风摇动柳条,凌岳看着二人,“行了,你俩就送到这儿吧。”    卫王笑着道:“山西我可是就交给你了,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凌岳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我亲自领兵,还有风字营和一万禁军,我还跟齐政学了好多,地方上还有山西巡抚帮忙,怎么可能呜呜呜。”

卫王捂着他的嘴,“好兄弟,心里知道就行,别说出来。”

凌岳无语地看了他一眼,倒也真没有反驳。

不管为将还是为人,对自己有点数还是很重要的。

接着他朝着齐政抱了抱拳,“走了。”

齐政笑着点头回礼,而后和卫王一起目送着凌岳走出长亭,被队伍簇拥着离去。

杨柳依依,年轻的谋主和即将登基的君王并肩而立,在他们目光的前方,年轻的将军披着风,迎着朝阳,催动蹄声阵阵。

目之所及,山河新生,朝气昂然。

再不复上一次出征山西时的风萧萧兮雪漫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