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你们真的是在找死啊!
嘉兴府城,城郊的一处宽大空地上,此刻正是一派热火朝天之景。
来自湖州府的家奴青壮们,经过几日的简单列阵行军和训练,已经渐有了几分模样。
此刻正在互助会首领伍青、董世忠等人的带领下,化身钦差大人的帮手,帮忙整编着嘉兴府家奴中挑选出来的青壮。
在齐政看来,这就跟带孩子一样,第一个孩子确实难带点,但第二个孩子很多时候就可以由第一个带了,等到后面那基本就可以是他只负责“生”,完全不用再操心带的问题了。
这也是他敢搞这一手的底气所在。
民意、民变这种东西,就像一条凶兽,你敢把他放出来破局,就必须要有能把它关回去的本事。
否则那就跟养虎为患没什么区别。
有了湖州府的收伏经验,齐政在嘉兴府的如法炮制,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不管这些当地官绅认不认可越王就是幕后黑手的推断,但奴变的风险是实打实的。
你平白无故让他们释放家奴,还他们自由,而且还要花钱雇佣这些本来可以肆意压榨的家奴,他们铁定是一万个不愿意,齐政就是舌灿莲花也不行;
但如果在家奴闹事,破家杀人,基业无存的可能下,让他们雇佣家奴,齐政以钦差之尊再去说和双方,他们就乐意了。
而且,很乐意。
就比如之前齐政收拾好了湖州府的收尾,安顿好了绝大多数恢复自由身的家奴们,看着整个湖州府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满意离开之时,竟是湖州知府邵承志领着满城士绅,齐齐十里相送。
那姿态,哪儿还有一点抵触与防备,就差跪下喊一声义父别走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嘉兴府。
因为都是人烟稠密的富饶之地,又蓄奴成风。
就湖州、嘉兴这两府已获自由身的家奴中,竟然总共挑选出了将近五千各方面都合格的青壮,大大出乎了齐政的意料。
原本他以为,以他这相对严格的标准,一府之内,能挑出几百上千人就很好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
果然还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眼下的他,已经让互助会的人搜集了嘉兴这些家奴们的情报,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都挑选出来,通过百骑司的渠道先送去了中京。
之所以还没动身,是因为嘉兴府还在按照交叉法,让辖境内的士绅们认领着雇佣数量,分配着雇佣人手。
另一方面,他则是要等一个人。
正想着,张先匆匆赶来,“公子,张将军来了。”
齐政眼前一亮,登时起身,迎了出去。
而另一边,苏州卫指挥使张世忠也没有一点拿大,快马赶来的他,在远远瞧见齐政的身影之后,便立刻翻身下马,一路小跑过来,在齐政面前单膝跪地,“末将张世忠,拜见齐侯!”
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了解与佩服,整个天下或许都没有几人比他张世忠更深。
当初苏州商会会长洪成与苏州知府林满勾结倭寇,私放倭寇进入苏州城中的那场倭乱,早就彻底折服了他的心。
在齐政的谋划下,以流民为主,训练出的军队,以近乎零伤亡的战绩,真真切切地全歼了上千实打实的倭寇!
要知道,等闲的卫所兵,要歼灭这些倭寇,哪怕在成功合围的情况下,也至少要数千人,而且伤亡绝对过千。
齐政打出的这等战功,放在当前这种倭寇为患的情况下,绝对是实打实的大捷了。
也就是因为一些更深的政治原因,不能公开宣扬,但他张世忠可是亲眼目睹了的。
不仅如此,齐公子还将几乎所有的战功让给他了。
那战功大到,让他不往自己身上砍两刀的话,收下心里都发慌。
所以,他本身对这位齐公子就是钦佩有加,更何况还有先帝和现在陛下先后两任皇帝对他的密令。
不然凭借当初齐政分润给他的抗倭功劳,他早就该升了,何至于钉在这苏州卫指挥使的任上这么久都不挪窝。
此番齐政下江南,最激动的人中,就有他一个。
因为他知道,他终于要升了。
飞升的升!
所以,接到齐政的传信,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齐政笑着将他扶起,“张将军辛苦了。”
张世忠慨然道:“齐侯说的哪里话,能为朝廷,为齐侯分忧,乃末将的福分。”
他没胡说,齐侯这种又有本事,还不吃独食的高人,能跟着他做事,还真是他的福分。
齐政哈哈一笑,“张将军,你这么说话,可太抬举我了。走吧,咱们进去说。”
进了帐篷坐下,齐政也顺势收起了寒暄的架势,收敛神情,开口问道:“上次抵达苏州,人多眼杂,未得细细询问,张将军的兵练得如何了?”
张世忠坐镇苏州城,既有朝廷要将苏州彻底纳入囊中的考虑,也有让他以卫王和凌岳当初的练兵场所,悄悄练出一支能支持朝廷江南后续行动的精兵的用意。
张世忠抱拳道:“有当初小公爷留下的练兵之法,末将又借助沈家提供的水泥,将观音山中的练兵场扩大了一大片。最近一年,苏州卫一月一轮训,别的不敢说,以末将麾下将士目前的战力,能打十个以前的苏州卫。”
说起这个,他昂首挺胸,显然颇为自得。
而齐政这会儿认真端详也发现,张世忠的确比以前更干练锐意了些。
齐政缓缓点头,陆十安执掌的南京,尤其是苏州这个曾经拿下的根据地,就是他此番的重要倚仗。
就算越王真的掀了桌子,他也有把握应对最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