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证据的补充 - 甄嬛传之柳飘飘断泣血情 - 江湖秋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75章证据的补充

甄嬛在初步调查后,觉得信中的内容并非空穴来风。她坐在自己宫殿的暖阁里,暖阁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息,那香气如丝如缕,仿佛在诉说着这宫殿的尊贵与神秘。温暖而静谧的氛围,却无法抚平她内心的波澜。她手中捧着一盏热茶,青花瓷的茶盏精致细腻,那细腻的触感如同她细腻的心思。袅袅的热气升腾而起,如梦如幻,却无法驱散她心头的凝重。她微微皱眉,那好看的眉头犹如蹙起的山峰,透着一股坚毅与思索。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对真相的渴望,又有对未知的谨慎。

她对身边的槿汐说道:“槿汐,我觉着这信里所言怕是有些根据的。我们初步打听来的情况,虽零零碎碎,但与信中提到的皇后在用度管理上的可疑之处,确有不少相符之处。”那话语中带着一丝笃定,又夹杂着一丝忧虑。

槿汐点头应道:“娘娘英明,只是这后宫之事错综复杂,我们还需更加谨慎才是。”槿汐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甄嬛的敬佩与担忧,她深知在这后宫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甄嬛决定进一步深入调查。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如同编织一张细密的网,试图从各个角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从内务府的一些老太监和宫女那里得到了更多关于皇后管理用度的信息。那些老太监和宫女们,在这深宫中历经岁月的洗礼,他们的记忆中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日,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御花园中,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那阳光仿佛是上天的恩赐,试图驱散这宫中的阴霾。甄嬛在御花园的一处僻静角落约见了一位在内务府多年的老太监。老太监身着朴素的宫装,那衣服的颜色已经有些暗淡,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它就像老太监在这宫中度过的漫长岁月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他弓着身子,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脊梁。脸上带着岁月的沧桑,皱纹如同沟壑般纵横交错,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他在这宫中的酸甜苦辣。

甄嬛微笑着说道:“公公,本宫今日找你来,是想向你打听些内务府的事儿。你在内务府多年,想必对这宫中用度的情况颇为了解。”

老太监惶恐地说道:“娘娘折煞奴才了,奴才定知无不言。”

甄嬛轻声问道:“本宫听闻,近些日子后宫的用度似乎有些不寻常的变动,公公可有所察觉?”

老太监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才压低声音说:“娘娘,不瞒您说,确实有些蹊跷。皇后娘娘对一些用度的安排,奴才们也觉得有些奇怪。比如说,有些珍贵的绸缎料子,明明库存还有不少,却突然又大量采购,而那些新采购的料子,去向却不明不白。还有一些低位份妃嫔的份例,被削减得厉害,可奴才们也没见着这些节省下来的用度用在了何处。”

甄嬛微微皱眉,问道:“那公公可知道这些采购是何人负责?又是以何种理由进行的呢?”

老太监叹了口气说:“娘娘,这采购之事一直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亲信太监在操办,具体的理由说是为了准备年节庆典之类的,但奴才觉得这其中怕是有猫腻。往年也没见这般大肆采购啊,而且那些料子的质量似乎也不如以往。”

甄嬛沉思片刻,又问:“那这些事情内务府可曾有记录?”

老太监无奈地说:“娘娘,内务府是有记录,可那些记录都被管得严严实实的,奴才们想看也不容易啊。而且就算有记录,也未必就是真实的情况,说不定早就被人动了手脚。”

甄嬛听后,心中越发笃定信中的内容并非毫无根据。那老太监的话语如同一块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一幅让她深感忧虑的画面。她谢过老太监后,迈着坚定而又略带沉思的步伐回到宫殿。一路上,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老太监所说的每一个细节,那些看似琐碎的信息,此刻在她心中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回到宫殿后,甄嬛对槿汐说:“槿汐,看来这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皇后在这用度上的手脚似乎做得很隐蔽,但又确有其事。我们得想个办法拿到更确切的证据才行。”

槿汐点头道:“娘娘,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甄嬛思索片刻说:“我们先从那些被削减份例的妃嫔那里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线索。也许她们能提供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槿汐应道:“好的,娘娘,我这就去安排。”甄嬛坐在椅子上,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她知道,在这深宫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她必须要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回到宫殿,她立刻与槿汐等人商议。宫殿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急切的氛围,每个人都深知此事的严重性。“这些信息与我匿名信中的内容有很多相符之处,但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甄嬛皱着眉头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坚定的交织。她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步,那脚步声仿佛是她内心纠结的节奏。

她深知,在这后宫之中,仅凭一些传闻和零碎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皇上面前揭露皇后的恶行,必须要有更有力的证据,那是能够一击即中的关键。

甄嬛停下脚步,看着槿汐和浣碧等人,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否则一旦皇后有所察觉,我们可能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她开始思考如何获取这些证据,是直接去查内务府的账本,还是从其他方面入手。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内务府犹如皇后的势力范围,账本必定被严密守护,直接去查无疑困难重重且极易打草惊蛇;而从其他方面入手,又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不知何时才能找到那关键的线索。

她的宫殿里,烛光摇曳,映照出她和心腹宫女们认真而又严肃的面容。那烛光仿佛是她们内心希望的象征,虽然微弱,却在黑暗中努力照亮着前方的道路。甄嬛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是她思考的节拍。

流朱忍不住说道:“娘娘,要不我们还是冒险去查账本吧,说不定能一下子找到关键证据呢。”

甄嬛看向流朱,说:“流朱,你想得太简单了。内务府岂是我们能轻易闯进去的地方?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那声音在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下都像是她在这复杂局势中迈出的探索脚步。桌上的烛光闪烁,在她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使得她的表情更加深邃而难以捉摸。她的眼神时而明亮,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时而又黯淡下来,陷入深深的思索和担忧之中。在这光影交错之间,甄嬛仿佛置身于一场艰难的棋局之中,她必须谨慎地落子,才能在这后宫的风云变幻中找到制胜的策略,为自己,也为那些在皇后恶行下受苦的人,赢得一线生机。

“槿汐,你说我们若是直接去查内务府的账本,会不会打草惊蛇?”甄嬛问道。

槿汐思索片刻,回答道:“娘娘,内务府的账本必定是被皇后的人严密看管着,我们贸然去查,恐怕不仅难以得手,还会引起皇后的警觉。依奴婢之见,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些与皇后走得近的人身上入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线索。”

甄嬛微微点头:“你说得有理。只是这与皇后亲近之人,又岂会轻易露出破绽?我们需得好好谋划一番。”

浣碧在一旁说道:“娘娘,要不我们试着从皇后身边的宫女那里打听打听?我听说皇后身边有个宫女,最近家里好像出了点事,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许她一些好处,让她为我们提供一些消息。”

甄嬛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法子。不过此事需得小心谨慎,切不可让人察觉我们的意图。”

甄嬛又对浣碧说:“你去仔细打听一下那个宫女的情况,包括她家里出了什么事,她平时的喜好和习惯等。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与她接触。”

浣碧应道:“是,娘娘,我这就去办。”

我在自己的宫殿里,焦急地等待着甄嬛的进一步动作。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手中的帕子都被我揉得皱巴巴的。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我能听到自己急促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响。“兰儿,你说甄嬛娘娘能找到证据吗?我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我担忧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兰儿安慰我道:“娘娘,您别太着急了。甄嬛娘娘聪慧过人,又有那么多人帮她,一定会有办法的。我们现在只能耐心等待。”

我无奈地点点头,那动作中充满了无力感和对现状的无奈接受。望着窗外的夜色,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那无尽的黑暗让我感到深深的恐惧和迷茫,就像我此刻在后宫中的处境,似乎找不到一丝出路。心中默默祈祷着甄嬛能够成功,那祈祷如同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是我唯一的寄托和希望。

在这后宫的漩涡中,我如同一片飘零的树叶,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各种纷争和危险之中。我把希望寄托在了甄嬛身上,她就像是我黑暗中的救命稻草,虽然脆弱,但却是我唯一能抓住的东西。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如同我命运的灯塔,照亮着我未知的前路。那灯塔在狂风巨浪中若隐若现,我只能紧紧盯着它,生怕它在某一刻突然熄灭。

而我只能在这焦急的等待中,期盼着那一丝曙光的出现。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如同煎熬,我的心如同被放在火上烤炙一般。我在宫殿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地望向窗外,希望能看到一丝希望的迹象。那曙光,是我活下去的希望,是我摆脱困境的唯一可能。我在心中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甄嬛能成功,一切都还有转机。在这漫长的黑夜里,我怀揣着对曙光的期盼,独自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和恐惧,等待着命运的转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