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周旋
有了钱好办事,林菁身上的现金共四千三百五十两,一大早坊门开,她便带着亲兵去崇义坊选新房子。
北城跟南城不一样,尤其崇义坊临近皇宫,住的人多,房子面积反而比南面要小,但功能是齐全的,林菁选了一处三进带花园的院子,花去了一千两,又将五百两给了娄飞尘和班音,令他们两人帮忙置办家具等物,便出了坊门。
张彦祺已经将在城郊的兄弟们都带进城,一起呼呼啦啦地回到通济坊,让亲兵在外面等候,由姑姑招待,她进了林慕的书房,发现余迢已经到了。
在两家交好的这些年,余迢与林慕之间私交甚笃,直至余家退亲,林慕也与余家断了往来,两人许久未曾见面了。
退亲这件事,不能怪余迢――林慕心里都明白,尤其林菁回来后说了许多当年的秘闻,她的亲事有多方博弈,里面牵扯进了逆世军还有皇帝,又岂是余家能抗衡的?余令行在官场浸淫多年,恐怕早就看透,顺势解除了婚约。
“芳雪昨日在长公主府与昆仑奴之战震惊四座,必定会受人忌惮,通济坊鱼龙混杂,已不适合居住,林兄,我也攒下了些私产,在宣阳坊有一套小宅院,不如你们……”
林菁走了进来道:“不必,我已在崇义坊买了宅院,明日就搬过去。”
她看着余迢微微皱眉,已很不习惯有人唤她的闺名。
余迢抿嘴看着她。
无论是在宴席上杀人,还是在家中侃侃而谈,林菁已经完全不像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女了,她穿着冷硬的男装,没有多余的装饰,身后挂着短刀,腰间佩戴横刀,一身英武不凡,只有娇美的面容,还有那秀气翘挺的鼻子、花瓣般的嘴唇、猫儿一般灵动的双眸……还时时提醒着众人,眼前杀伐果断之人,其实是一名女子。
余迢道:“昨日户部正好在算一笔江南税银,没能来看你,只好借长公主的晚宴传话,你刚到长安,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要跟我见外。”
“暂时没有,不过……你不是检校尚书户部郎中,怎么真的进户部了?”
户部郎中可是掌握户部实权的从五品官,之前余迢说他过了书判拔萃科,拿到的官职带了“检校”二字,其实是属于户部编外人员,相当于等着转正的临时工,文官不比武官,往上爬极难,能在这个年岁到从五品,已是不易,若是真的做了掌实权的官,让下面那些人怎么活?
可――林菁转念一想,能成为嘉永长公主府上的座上宾……
余迢笑道:“可以把检校二字去掉了。”
这就怪不得了。
林菁坐下,为余迢奉茶,“之前多谢你两次提醒,刚才那句话该我说才对,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要跟我见外。”她又笑了笑,“虽然我现在只是个空有勋位的上骑都尉,能尽的力量暂时有限。”
“这倒不一定了,”余迢饮下一口茶,然后道,“虽然你的调令还没下来,不过按照皇帝陛下的规划,你现在应该练兵了。练一支足够带上草原,远征东突厥的兵。”
“你得到风声了?”
“太子李恒下江南征兵,四皇子李祯在户部与昭武九姓的胡人买粮,有了这两个动向,皇帝陛下可不会让你闲下来。”
“想打东突厥,至少要十五万精锐,太子凑出多少人了?”
“具体数量还没汇报上来,不过太子已经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了。”
林菁在心算自己能统领的兵。
拿左平举例,他空降夏州军使,实则是大昭讨伐朔方城的行军大总管,率领近十万大军,下面的将领几乎都与他平级,也有几个比他品级还要高,但碍于皇帝旨意,又有陆文许坐镇,不敢有任何不满。
这一次攻打朔方城大获全胜,她的勋位也被提到正五品上骑都尉这一档,也能够得上一州军使,到底能带多少兵,给什么职位,还得先看看老皇帝究竟怎么想,最重要的是,能否让她担任行军大总管。
如果不能的话,那这一场远征东突厥还真够没意思的。
她漫不经心地想到,感觉也该让西突厥的薛延陀部动一动了。
送走了余迢,打包行李,联系雇佣车马,将现在的院子联系卖掉……第二日便雷厉风行的搬家。
只是这一次,除了分出一间书房之外,林家人的房屋分配也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前院都被林菁的亲兵们占了,紫浣每日的工作量激增,虽然有人帮忙劈柴打水,但要喂饱这么多军营出来的壮汉,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她和姑姑住在后院,叫来牙婆买了一个十岁的小丫头,取名绿杳,负责贴身伺候林妙真,书房和林慕的房间都安排在了有花园的院子里,移植竹子和零星花草,至于其他的,她也管不过来了,将金子往姑姑那里一放,由着姑姑去操持。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菁开始带着亲兵出现在长安城各坊之间,她挑了一些请柬和帖子,来自兵部官员的,几乎不作拒绝,其他三省六部的实权官员也选了一些出来,她带着礼物,专程登门拜访,毫无架子。
她给了长安城一个巨大的反差。
从上官皇后的“义女”传闻开始,她桀骜不驯,手段狠辣,自长公主府夜宴之后,被人形容为嗜血的罗刹,可如今她摇身一变,像一个油滑老练的政客一样,在长安城默默铺开了自己的交际网。
“林府之前的日子想必不容易吧?”对方唏嘘不已。
“我是个知足的人,能活下来就好,如果能为百姓们做点事,也不枉我头上顶着的这个‘林’字。”
“我看林将军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定能在今后的战事中飞黄腾达。”
“飞黄腾达不敢言,只是作为一名武将,谁也不想打败仗,是不是?”
“我虽然知道林将军洁身自好,只是女子在军营有诸多不便,若是有个夫君,岂不是又有了依靠,又能光明正大的在军营打拼?”
“您说笑了,林某最大的依靠,是皇帝陛下,也是皇帝陛下让我能在军营光明正大的打拼,因此,林某倒是不急着找夫君,更何况,若是因为儿女私情耽误了军事,可就辜负陛下的一片美意了,林某断不敢担此罪名。”
“林将军的身手可谓一绝,当今天下已是鲜有敌手,看来林家的传承果真了不得。”
“说来惭愧,当年林家一把大火,什么都没留下,连祭祖的牌位都是姑姑后来刻的,我的武艺也是偶遇奇遇,想来是天佑我大昭,令我所学能有所用,为国尽一份力。”
……
这种带着试探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但林菁不得不与之周旋。
做官是一件最要不得清高的事,她要学着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也要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这并非是她官迷,而是一旦战事停止,军队机器停下疯狂运转的脚步,那么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像是一家主妇面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现在府兵精锐越来越少,征兵越来越多,那么――
冬装少了,要不要去讨?
饷银迟迟不发,要不要去找?
武器批次不合格,该找谁问责?
粮草可有备好,战马的补给用了那个马场?是几等马?@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