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粉墨
紫宸殿。
禁军层层环绕,数十名甲胄俱全的千牛备身站在大殿两侧,戒备森严。
这里就是当年林远靖出事的地方。
林菁被人带进来的时候,紫宸殿里除了侍卫之外,便只有李茂在。
他穿着便服,坐在棋盘边上,手里拿着一盏茶,喝得津津有味。仁藤鞅ㄖ后,他招招手道:“此时没有外人,林将军,过来坐。”
林菁走过去,行礼道:“微臣不敢。”
李茂笑了,他此时看上去很放松,但眼里的透出精光,显示出这个人从未松懈过一时一刻。
“此地非朝堂之上,你我且不论君臣,只论长辈与晚辈,难道不该饮一杯茶,推心置腹地好好聊几句吗?”
李茂当然知道自己与林菁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但在利益面前,什么都可以放在到一边,可真应了林妙真说过的,这些当官的,品级越高脸皮越厚,到了皇帝这个层次,已是城墙都比不过的了。
林菁坐了下来,道:“谢过陛下。”
李茂拿起一颗棋子道:“不若先手谈一局?”
“微臣惭愧,不曾学过棋。”
“哦?听说对兵法有研究的人,都喜欢手谈,当年你父亲……便是个中高手。”
林菁也拿起一颗棋子,摩挲了两下放了回去,笑道:“微臣幼时家中潦倒,吃饱穿暖都成问题,买不起棋子又如何学起?后来事多繁忙,也没时间学,让陛下见笑了。”
“的确可惜,若是你父亲还在,定然不会让你经历那些苦日子,可这人生啊,容不得半点失误,只要行差半步,便是斗转星移,天地变换,再也回不去了。”
“陛下的意思是,我父亲做错了什么事?”
李茂放下茶盏,用白巾擦了擦嘴,抖动着花白的胡须道:“你与裴卿见过面,想必他已经告诉了你当年之事,就在这紫宸殿上,林远靖凶性大发,犯下谋刺先皇的罪行,本当诛九族,但念在他为大昭立下汗马功劳,改为族人贬庶及流放,彻查谋逆罪证,只是没想到林府失火,只剩两个幼儿,便不再追究林府。十五年后,我借东突厥南下的时机,为你谋求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让林家人能重新再站在朝堂上。只是这一次,我希望看到一个心怀天下的林家人,希望你以苍生为先,继续你林家先辈未尽的事业,守护这片大好山河。”李茂说到后面越发激动,那一双浑浊的眼珠紧紧盯着林菁,看她是否动容。
林菁心底冷笑。
这些话除了煽动她的情绪之外,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这皇帝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原来是在这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不知道朝晖是怎么汇报的,李茂还真把她当成容易热血上头的傻白甜了?以为给予荣耀,给予重用,给予财富,给予兵权……就能让她感激涕零吗?
说实在的,目前她所拥有的――
荣誉,是百姓给的。
重用,是她凭本事换来的。
财富,是她用命挣的。
兵权,是以她现在的能力,该得的。
李茂当然可以把这些都收回,因为他是皇帝,有着无上的皇权,可他现在还不能这么做,甚至还得在这里不惜拉下脸皮,来对她这样一个小辈示好。
只不过是因为她还有利用价值。
有那么一瞬间,林菁想把一盏残茶泼到他的脸上,看能不能洗去这些令人作呕的粉墨。
她打从骨子里不愿向这样的帝王效忠,却仍然克制着,不想最后走上造反这条路。
每一代的权利更迭都意味着战乱,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连年的战争让无数人颠沛流离,每一场战事都意味着流血和牺牲。不提外战,大昭与隋朝的内战也才结束三十年,在大肆征兵下,荒田遍野,失去了大量劳力的民间有一半时间都在抠树皮,根本再禁不住一场内乱。更别说朝堂之上,若是换了天地,不知有多少硬骨头的良臣要去撞柱子,她自身又要遭受多少口诛笔伐……
她目前尚未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也还背负不起这些战争外的累累人命。
不过,总有办法继续走下去的。
林菁抬眼看他。
李茂带着粉墨登场,她又何尝不是?
林菁略微红了红眼眶,垂下了头,低声道:“微臣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费心。”
李茂叹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无论是幽州、甘州,还是朔方城,你都做得很好,回长安之后,你镇住了那些鬼鬼祟祟的人,也很好。不死板,懂得与人结交,巩固自己的位置,也很不错。”@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菁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李茂,“我做的……陛下都知道?”
李茂笑道:“是,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你,也暗中派人保护你。”
林菁迅速地用手擦过眼角,她语气里带着一丝哽咽,低声道:“陛下这样做,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但――陛下,我不相信我阿耶会做那样的事,姑姑和兄长都说我们是清白的,有人陷害我们……那日紫宸殿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这么一问,李茂却沉默地转过头看向窗外,眼里仿佛透过时空,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走神,捻了捻胡须:“尉迟读武不曾告诉你吗?”
“尉迟将军对微臣的态度……他说绝对不会告诉微臣。”
李茂无奈道:“读武这孩子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不过,往事已矣,无论是我还是林将军,都应该向前看,否则的话,林将军来不了紫宸宫,我也不会将此重任交给你了。”
林菁点点头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茂站了起来,很显然,现在进入公事阶段了。
“……成为昭武卫首领后,需以战养战,待军队规模扩大,足可以远征东突厥时,昭武卫的首领便改为行军大总管,功成之后,授柱国勋位,封赏大将军,可继续统领昭武卫为大昭效力,成为朕的亲卫军。林爱卿,你少年英才,战无不胜。朕现在最信任的人,便是你。”
林菁躬身道:“陛下厚爱,微臣万死不辞。”
李茂笑了笑,对身边的仁套芄苣珏道:“宣太子。”
不到片刻功夫,李恒进了紫宸殿,行礼后,李茂道:“那五万民兵健儿已经集结,但其间各有派系,这里面的门门道道,让太子跟你讲明,等人到营,便开始练兵,最迟明年冬末,朕要见到一支雄师,林爱卿,你可明白?”
“微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