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心意(二) - 代嫁有风险,二次需谨慎 - 青茶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0章 心意(二)

清晨颇寒,偶有两声鸟啼也被吹得纤细。

封若书背着单薄的包袱,立在一家小庭院外的青石上。他的头发用一支简朴的木簪束着,很是低调。本来穿的只是麻布制的粗糙衣物,蜡黄黯淡的颜色,却无端端在这黯淡的颜色中,生出一番风骨。

这户人家的庭院用篱笆围着,通过外面没有关严实的木门可以瞧见院中情景。

院中站了一男一女,那男子自然是英姿魁梧的霍邦,而女子,却是一个封若书从未见过的生人。

妙龄年华,容貌清秀,有诗经里描绘的窈窕之姿。

两人正说着什么,那女子的表情一会儿惊一会儿忧,发亮的眸子滴滴转转,很是灵动。

封若书离得远,听不清他们谈话,只将那女子笑得弯弯的眼睛看的一清二楚。

随后,二人抱到了一起,紧紧相拥。霍邦将之前包好的银子都交给了她,女子打开之后,随即抬头问了一句什么。

霍邦点头,竟惹得佳人落泪。

封若书见霍邦替她拭泪,又接着轻声细语地哄劝,平日习惯性上扬的唇角渐渐就沉了下去,眸色阴冷。

霍邦竟然将前半生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她,那么,这女人在她心中的地位断然不一般。

“她很漂亮。”

二人离开之后,封若书还对那双灵动的眸子念念不忘。

霍邦颔首,“嗯。”

“你们......很早就相识了么?”

“对。”

“她多大?”

“十八。”

“少女初成的年纪。”

“是。”

沉默了许久,霍邦对此仍旧毫无解释,只是默默在他身旁走。

封若书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打破沉寂,道:

“我看她的眼睛很美,合该是个聪慧的女子。”

说到这里,霍邦的眼神清亮了些许,点头道:“的确。她从前总是问我为何大到一国之君,小到一家之主,都是男子。而且人们统称的时候,总是说‘男女’,不说‘女男’。她觉得女子的能力不比男子差,不应该受此薄待。”

封若书细细听来,认为这女子委实有趣,怪不得霍邦会如此重视,于是想了想,道:

“那你下次告诉他,‘雌雄’一词,便是女前男后。”

霍邦认同着点头,“男女、雌雄,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才能卓越,是男是女又有何关系?不过大道理她也都明白,就是总喜欢瞎想。”

封若书听出话里宠溺的语气,心中微觉不适,垂眸问:“她跟你......”

话没说完,倒被霍邦一下子打断,他仿佛没有听见封若书这句声音微小的疑问,只兀自接着自己之前的话:“所以她这性子,我总担心她嫁不出去。”

嫁不出去?

封若书精准地捕捉到这一句,心中堵塞的石头一下子消失,豁然通畅。

“我还以为,你与她是儿女情长的关系。”

下沉的唇角终于恢复了往常的弧度。

他这些细小的变化,霍邦都一一看在眼里,他停下脚步,几乎笃定地问:

“军师你刚刚......是在吃醋么?”

封若书赫然抬头,高声否定:“没有!”

他是沉稳温和的人,是云淡风轻看透世俗的人,却竟也因为一个小小女子,失态了。

霍邦没再说反驳的话,只是看着封若书笑――那一瞬间,在封若书脸上闪过的娇羞的局促,竟让他觉着,即便在这一刻死去也值了。

“她是我的胞妹,我方才是将我前半生积攒的所有俸禄都给了她。我现在无官无财,无牵无伴,一身轻松,往后便真的一直陪着你了,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即便封若书带他回宫,面对那明晃晃的利剑刀枪,他也眼睛都不眨便去了。

他把生死看得很开,独独将封若书视为千钧之鼎。像他这样的性情中人,最惧怕的大概不是生老病死,而是人生茫茫几十载,竟没有为爱、为义,活过一次。

他的话向来直白又真挚,但饶是他将心意剖得一干二净,毫无保留地袒露在封若书面前,饶是封若书对他的这颗心了若指掌,饶是他说过的真心话已胜过痴情誓言万千。

第一万零一次提及的时候,封若书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一点抵抗之力。

“万一,我真的要回华泱呢?”

“是生是死,霍邦誓必相随。”

封若书眼中划过愧疚,一时间千言万语堆在心口,他竟不知从何说起。

霍邦让他莫想着别人,要多想想自己。

但他忍不住不去想,霍邦若跟他回去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

他往前经历的种种背叛与抛弃,被追杀到山崖尽头穷途末路,叫天不应,唤地不灵,临了只有这个人还在身边。

是要回去朝堂,做一把无依无靠嗜血拼杀的剑,还是最后再贪恋一回,服软一回,再相信一次这世上的温暖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