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 一家五口我最丑 - 泷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

一九六零年的一个冬天,刘琴第一次见到张月英。

那时候张月英还大着肚子,身边一个中年女人陪着,在医院做例行的身体检查。

刘琴已经在医院盯了许久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快一个月了,可这一个月里来医院的产妇她一个都没看中。这在医院里盯着,也是为了还没出生的孩子有个好去处。这个年代,能在医院里生孩子的人,家里条件不会差了,绝大多数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不是自己有就是男人有,反正单位给报销医药费,所以生孩子,也舍得到医院来。

刘琴就坐在医院的门口,见有女人挺着大肚子来了,她就会在后面跟着人家,听听人说话,看人好不好,这来医院生孩子的本来就不太多,天一冷,人就更不愿意出门了,而且还要找差不多时间生的,就更难了。刘琴盯了许多天,盯的头大,感觉没有希望的时候,张月英走进了她的视线。

张月英个子不低,也没有吃胖,全身上下就那个肚子大,四肢还是纤细的。刘琴看她的肚子,看样子马上就要生了,刘琴高兴的不得了,这老天如果愿意帮她一把,也许能和关喜莲一天生孩子。

刘琴跟在后面,不时的打量着张月英,而且看那肚子,肚子尖尖的,往外突,腰却细,不像有的孕妇,是整个圆,从后腰到前面的肚子,一起大,那种就是女孩子,而张月英这个,像男孩。

刘琴仔细看完,就高兴了,这张月英的肚子和关喜莲的完全不一样,如果一个生男孩,一个生女孩,就更好了。

刘琴的算盘打的很好,就坐在候诊室张月英和黄冬梅的后面,她低着头,大冬天的天冷,包的也结实,头都给围住了,只剩两个眼睛,可还是怕被发现,就在那里低着头,可用力往前探着身子,想听听她们说什么。

等医生看病那功夫,刘琴就听了个大概。首先从衣着上判断,这女人很干净,一看就是操持家的一把好手,两人说这话,那中年妇人还给她手里塞东西吃,刘琴没看清吃的是什么,但也很满意。等两人从医生那里出来,刘琴也跟了过去,就一直跟着她们走到了辫儿胡同。

见两人进了家,刘琴就在外面看一眼,院子不小,房子也挺好,刘琴更放心了。

然后她就躲在胡同对面的那个树后,大冷天的也不怕冷,就等着那男人回来,想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人,等了许久也没见男人进家,刘琴这下害怕了。

这如果是没有男人,那坚决不行的,太苦了。

刘琴回去之后,思来想去的,还是不甘心,第二天天一早,又去了辫儿胡同。

她是个倔强的女人,一直都是。

从把关喜莲接出去,在外面住,一直到现在,刘琴一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她从来没想过,一直引以为傲的女儿,突然有一天会大了肚子,而且至今也没有问出那男人是谁,这让刘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她这一辈子过的,出身好,工作好,嫁的好。可谁知道,人到中年,男人死了,救人牺牲了,女儿又大着肚子找她哭,关键是还没有出嫁。

刘琴觉得天都要塌了,可关喜莲又绝食又自杀的逼她,说不让她生,她就和孩子一起死。刘琴哭的眼泪都要干了,没有办法,只能在关喜莲的肚子变大之前,搬了出去。

说是回老家照顾老人,刘琴却在红县县郊租了个房子,和关喜莲搬了进去,静待生产。

月份越来越大,孩子已经不能不要了,刘琴也怕硬来会伤到关喜莲,一连几晚没合眼,终于想出了办法。

不管怎么样,她也要保住自己闺女的名声,她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光,有不可限量的前程,决不能就这么生了孩子。

刘琴自小听狸猫换太子的戏,决定自己也要演一出。

于是,那个冬天,如果有人有心,就能看到,辫儿胡同那里经常有个女人过去,这么冷的天,路上行人寥寥,她一个人捂的严严实实,只露了一双眼睛,要么站着,要么蹲着,就在那里,眼睛眨都不舍得眨的盯着辫儿胡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盯了七天后,男人回来了。

李强最后一趟出车,这趟车是特意提前出的,为的就是能赶回来陪张月英生产。临近年关,该进的东西都拉来了,他也告了假,专心陪张月英。

刘琴见一辆大货车从远处开来,没成想是停在辫儿胡同的。直到李强迫不及待的从驾驶室跳下来,手里拿着两兜子东西就往家里跑,刘琴立刻哆嗦着站了起来。

她赶紧跟了过去。

辫儿胡同口,刘琴站在墙边,亲眼看着李强跑进了家,再也没有出来。

回头一看,那车上印着五个红色大字,红县供销社。

多少天来,刘琴那天晚上第一次睡了个踏实觉。

再后来的日子,刘琴再也没敢去过辫儿胡同。

直到三年后,同样是一个冬日,刘琴再次到了辫儿胡同。

从那以后,每年的那天,她都会去辫儿胡同看一眼,看看那个她曾经扔下的孩子,长大了没有。

只不过有一次,她被张月英迎头碰到了。

那天是米多八岁生日,刘琴照列一大早就去了辫儿胡同,想等着米多上学前看她一眼。

米多和金多两人出了门,刘琴就从那棵大树后走了出来,眼睛直直的看着米多和金多。

正当她看的认真,身边就有人问:“你找谁?”

刘琴当时身子都僵了,她不敢回头看,不知道为什么,她感觉身后的人,就是张月英。

张月英一大早出门给孩子们买菜买肉,想赶在他们上学前回到家,远远地就见两个孩子上学去了,路上只有他俩,还有一个人,站在路中间,一直看着他们。

张月英吓一跳,还以为是拐卖孩子的,赶紧过去问。

刘琴僵着身子,就想跑,可她一想,一旦跑起来就更会引起张月英的怀疑,强装镇定了许久,才回头道:“这是哪儿啊,我去我闺女家,找不到路了。”

张月英这下才放心,“这是辫儿胡同,你去哪儿,我给你说地方。”

“县委大院。”刘琴一张嘴顺口就说出来了。

说完后她差点就打一巴掌自己的嘴,怎么就把自己家住哪儿给说出来了。

张月英指指南面,道:“走反了,县委大院在城南呢。”

“哦。”刘琴这才落荒而逃。

回忆起往事,刘琴做贼心虚,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她不敢见张月英啊,怕她给认出来了。

其实只是打了一个照面的陌生人,而且过了那么多年,应该是没人还能认出来的。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刘琴是做贼心虚,可张月英偏偏又是个记性好的,这就是要出事的。

徐菱看着她婆婆在那里发愁,自己也跟着烦,便说:“妈,你想什么呢,这一天天的又过去了,就剩五天要结婚了,你这一直躲着也不是个事啊,你知道月萍姐来过多少次了吗,她是个心性好的,为了自己妹子没和你撕破脸,换了别的人家,早就打来了。”

刘琴正在给关喜莲梳头发,长长的辫子一股股的,编成了三股大辫子,辫子又黑又粗,刘琴手指动着,一边编一边说,“我和东子早就把话说清楚了,他们还来干什么,有什么好问的,说了不能结就是不能结。对了,这事你就别操心了,逸国在那里怎么样,粮票都捎去了没有?”

“捎去了。”徐菱趁着刘琴低头给关喜莲梳头发,看不见她,才敢撇撇嘴道:“我就说吧,这喜杰就一点也不心疼孩子,非要把逸国送到农村去,受那么多的苦,明明就能给他弄个留城的指标,为啥不给他弄。这么冷的天,孩子不知道冻成啥样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