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毓庆宫正院里的梅花,开得还是那般灿烂与好看。今日的阳光,还是那般柔和与温暖。旁边小炉里茶水沸腾的香味,还是那般沁人心脾。但胤i与绾绾立在院子中,却无端端感到一丝紧迫与紧张。
“殿下,您能跟绾绾好好说一下乌兰布通那事儿么?”绾绾只知道后世的记载,但真实的情况,她还是需要了解清楚的。
胤i把手放在后背上,他慢慢地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在红梅的衬托下,他的脸色却显得尤为悲凉。
“孤从来都不知道拥有母亲是个什么滋味。胤A骑马累了,惠妃娘娘会为他拭汗。胤祉读书花了眼,荣妃娘娘会给他按摩。胤缜喜爱狗,孝懿仁皇后会为他寻得狮子狗。”
胤i的声音缓缓的,“但孤并不羡慕他们,”胤i停顿了一下,才是说,“因为孤想学骑马,皇阿玛会亲自带孤上马。等到孤要练大字,皇阿玛会握着孤的手,一笔一划地教孤写字。孤喜爱大弓,皇阿玛便把整个库房搬空,就为了为孤挑选合适的大弓。”
“孤从小没有母亲,孤只有皇阿玛,孤又如何会不珍惜皇阿玛,孤又如何会不看重皇阿玛,孤又如何会不关心皇阿玛!”说到这里,胤i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殿下,”绾绾上前走了几步,她走到胤i的身边,关心地问,“殿下,那乌兰布通之战那会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胤i沉默了一下,才是继续说道,“那是二十九年的七月,皇阿玛亲自带兵征战准噶尔军,在乌兰布通山峰时,皇阿玛不敌高山上的气候,竟是得了风寒。”
“之后皇阿玛回京修养,便是让孤前去驿站迎接。”胤i神情悲哀地说,“孤是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话语,那是因为孤也是在病中啊。孤是因为白天要监国,夜晚整夜为皇阿玛抄佛经祈福,身体经受不住,所以才病的啊。”
“皇阿玛既然对孤不满,为何他不说出来。难道我们父子之间,竟然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胤i想起小时候康熙对他的照顾与关心,眼睛竟然都红了。
胤i的身体有些晃动,绾绾赶紧上前扶住他。绾绾把胤i扶到藤椅上,然后她起身,把炉子上的茶水倒入杯子中,把装着热腾腾茶水的茶杯递给了胤i。
“殿下,‘情’字一字,最是磨人。便是这父子之情,亦是如此。”绾绾轻轻拍着胤i的背,对他说道,“皇阿玛自然是看重您的,他自然是关心您的,他自然也是希望能得到您的看重与关心的。”
“他之所以不说,便也只是因为他太过于在乎您罢。他怕自己说了,会影响你们父子之间的情感,会在你们之间造成更大的隔阂,所以,他宁愿自己不好受,都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但他之所以不好受,便还是因为他太过于在乎您罢。”绾绾认真看向胤i的眼睛,“殿下,您与皇阿玛之间的情,并没有变。我们只需要把皇阿玛心中的结打开,一切便能迎刃而解。”
胤i喝了一口茶,他摇了摇头,“之前的事情已经过去,若是如今再向皇阿玛提起,便太过于刻意,可能还会得到反效果。”
绾绾微笑着,“殿下,过去的事情是一定要提的,不然,皇阿玛心中的这个结打不开,我们现在做再多的事情也无用。但就像殿下所说的,这个过去的事情,必不能由我们打开。”
绾绾笑着与胤i说了,然后便是又过了一日。
清军军营,御帐中。
“圣上,您还是休息一下罢。军务还有其他将军可以代劳,您是万民之主,当以身体为重啊。”康熙身边的梁九功端着黑乎乎的药汁,他关切地劝着圣上。
“咳咳”,康熙咳嗽了两声。放下手中的军情奏折,他拿起梁九功手上的药碗,端起来,把勺子拿出来,便是直接仰着头,把里面的苦涩的药一饮而尽。
梁九功见圣上如此豪迈地便把汤药喝完,便是赶紧递上了一条干净的帕子。
康熙拿过帕子擦了擦嘴,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他发问了,“今日太子可有信件传来?”
梁九功听了,他心知大事不好,便是当即跪下。“回圣上,无。”
康熙听到梁九功的话,他的脸色顿时便变了。他没有说什么话,但却是一手把案桌上的奏折,茶盏,汤碗什么的,全都扫到了地上。
御帐中铺有厚厚的毯子,那些东西砸落在地,发出的声音并不大,但却让梁九功觉得心惊胆战。
‘我的乖乖哟’,梁九功在心中哀嚎,太子殿下这到底是在干什么?!虽然圣上之前是隐瞒了自己病了的消息,但在告诉太子殿下这个消息之后,太子殿下竟然便是连一封问候的信件都没有?!
‘太子殿下小时候如此聪明可爱,怎的如今长大了,却是愈发不懂圣上的心思了?’梁九功在心中想着,他也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对太子殿下,他自然也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与关心。
或许圣上在一开始隐瞒自己生病的消息,确实是有一些考虑。但在告诉太子自己病了的消息后,圣上也是十分期盼太子能够关心自己的。即便只是一些关心的话语,便足够宽慰圣上的心,即便只是一些暖心的信件,就足以抚慰圣上的病痛。
但是,这些,都没有。
在圣上得病的消息传出前,太子殿下寄过来的信件中,还有一些关心的话语。但圣上得病的消息传出后,太子殿下写与圣上的信件中,却是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这又如何能不让圣上感到心寒与悲痛!
这便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儿啊。康熙身体不适,本来就很痛苦,看到胤i如此作为,他更是感到悲哀。
六年前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难道胤i心中,真的是没有自己这个皇阿玛吗?难道自己于他而言,真的如此不重要吗?康熙想起乌兰布通之战前夕的那事儿,心中更是感到伤心。
“下去。”康熙摆了摆手,他的眼中竟然有些泪光,他的声音沙哑,便是让身边的人都下去了。
毓庆宫。
“四阿哥快快进来,你来得正好,”绾绾一脸焦急地迎了胤G进小书房,她神色慌张地向胤G说道,“四阿哥,你劝劝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坚持要为圣上抄写佛经,如今已经病重。”
绾绾抹着泪,她声音颤抖地说,“殿下如今已经不眠不休地抄写了三日,本宫怕他再这样下去,圣上的病好了,太子殿下却是倒了啊。”
胤G听到太子妃的话,也很是紧张,“二哥如今的情况到底如何了?嫂嫂先安定下来,自会有法子的。”他安慰绾绾道。
绾绾便把胤G带到了小书房内室的案桌前。胤G一见到胤i,便是大吃一惊。
“二哥,短短几日,您为何竟把自己弄成这个模样!”胤G骇然地说。只见太子殿下面容不仅憔悴而且苍白,他双目无神,尽管身体在发抖,但他的手还是紧紧地抓着那支毛笔。他有些歪歪倒倒地坐在案桌前,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太子没有回四阿哥的话,他还是在颤抖着写些什么。
“太子殿下连夜为圣上抄写佛经祈福,身子受不住,已然是病成这样。但他还是不愿叫太医。殿下说,殿下说若是叫了太医,便会惊动圣上。圣上已经病了,必不能让他忧虑太子的病情以添忧思。”
“弟弟不敬,请二哥恕罪,”胤G赶紧上前扶住太子殿下,即便是冒着被斥责大不敬的风险,他还是要阻止太子殿下继续抄写佛经的行为。二哥如今这样虚弱的身体,若是还要继续抄写佛经,便一定是送命的结局啊。
“二哥,弟弟先把你放到床上。”胤G驾着太子殿下,便是往内室的床边走去,他回过头对绾绾说,“嫂嫂,请立即叫太医,若是二哥有什么不满,胤G我一力承担。”
说着,他便是艰难地架着太子殿下一步一步地走着。太子殿下虽然已经病糊涂了,但他还是挣扎着,想要继续回到案桌上抄写。
费了好大功夫,好不容易,胤G终于是把太子殿下扶到床上。太医过来,为太子殿下医治后,太子殿下喝了药,便沉沉地睡下了。
“嫂嫂,二哥为何竟这般拼命抄写佛经?”四阿哥安顿好太子殿下后,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心有余悸地问绾绾。
绾绾叹了一口气,“不知四阿哥是否还记的六年前的乌兰布通之战?”她问了。
四阿哥点了点头,但他却是更加疑惑了。这又与六年前的事情有什么联系?
“本宫也是听太子殿下说的,六年前,在乌兰布通之战前夕,皇阿玛因不适应高山气候,便是大病一场。当时,太子殿下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连夜抄写佛经为皇阿玛祈福。”
绾绾有些不忍地说,“他甚至还向菩萨祈愿,若是皇阿玛能早日康复,他愿意替皇阿玛抵受病痛。”绾绾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才是说,“然后,太子殿下果真累得得了病,而圣上的病竟然真的很快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