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练兵
为了快速树立自己的权威,姜雨哲用了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武力镇压。 当然,他不可能1vs10000。
这样会让闻仲怀疑他不是人,混入殷商有不轨之心。
他只是将队伍中小队长以上的人全部叫到自己帐前,轮流一个一个锤,就算有天生大力者,也被姜雨哲锤的心服口服。
不服不行了,有个将领不服,直接被姜雨哲锤了三天三夜,差点就死在姜雨哲手中。
这事自然惊动了闻太师,发现姜雨哲居然武艺超群,是文武双全之辈,当着一万士兵的面宣布,以后他们的生死就掌握在姜雨哲手上。
这让一万士兵顿时噤若寒蝉,心若死灰,感觉以后的生活没有任何希望,说不定哪天就被姜教头给整死。
有了闻太师的当众宣布,再加上姜雨哲收拾了所有队长以上的将官,接下来的训练命令就非常容易传达贯通。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所有士兵闻鼓声色变,就算子时熟睡之时,只要鼓声一响,半盏茶功夫内,一万人的方阵整齐出现在姜雨哲面前。
虽然整体士兵的战斗力没有多大变化,但纪律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精神面貌,让人有一丝精锐队伍的模样。
见到姜雨哲的做法,闻仲若有所思,怎么说都学道的人,师承金灵圣母。
再加上天资聪慧,智谋超群,姜雨哲的意图让他隐隐有所悟。
两军对阵士兵最主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士气,只要一方士气高昂,那么势必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实力。
如果士气低落或不高,那么就无法百分百的发挥士兵的战斗力。
这也是大部分出征前,主帅要宣誓一番的缘故,调动士兵的士气。
而姜雨哲的做法,就是让士兵的士气能长久保持在一个高度上,就算打了败仗,也不至于出现一溃千里的状态。
虽有所悟,但闻仲还是微微摇头做可惜状。
这种只能做锦上添花用,如果无法从本质上提升战斗力,那将毫无意义。
北海乃是北伯侯崇侯虎的封地,闻仲等人来到此地,一应粮草自然由北伯侯负责。
而姜雨哲向崇侯虎要了一处地广人稀的小县城,距离闻仲的大本营才百里。
对于姜雨哲的要求,崇侯虎向闻太师咨询后,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毕竟北海什么都不多,就地多。
殷商时期的农田,人族已经自主耕种五谷,靠着地里的收成来养活自己,当然由于亩产太少,一亩每年大概收成三石五谷。
一家三口一年下来最多耕种四亩地,除开税收,基本也就够一年的口粮。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的,饿死个人都很常见。
而殷商还是实行奴隶制,平民百姓的田地很少是自己的,一年下来总的收成有三成是自己的,就非常不错了。
姜雨哲现在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粮食的问题,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五谷三成的收入,加强家畜的饲养,让所有士兵顿顿饱饭加肉餐。
说起来简单,实行起来也简单。
毕竟姜雨哲不是真的凡人,还真的用凡人的办法,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当然也不能太明显,极限就好。
比如说,一万人的士兵,每人极限是三亩地,这样才能保证极限的劳作不会对身体产生损伤,让人根基受损。
但姜雨哲让每人开垦六亩地,劳作量直接翻倍,每个士兵白天累的死去活来,第二天又生龙活虎。
那是姜雨哲每天晚上用灵气缓解上万人的疲劳,这对于准圣境界的姜雨哲来说很简单。
至于以前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那是因为圣人之下皆蝼蚁,再加上只要修炼有成者,非常在意自己的因果,所以不敢随意更改一人的命运。
现如今身有人道气运加身,虽然不多,但让自己小范围内使用法术还是可以,不用担心被圣人发觉。
至于一万士兵今后的巨大变化,姜雨哲也不担心,因为到时候封神量劫开始,圣人也不能探查天机,如何得知自己的存在。
简直完美!
话说回来,姜雨哲在最大化激发一万士兵的潜能,同时还搭配一套气血搬运之法,让每人清晨随着自己习练,达到壮大气血筋骨之效。
半月就可初见成效,每个士兵虽然达不到一个打一双的程度,但打到半月前的自己还是非常简单。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耕.练兵开始了。
春秋转瞬即过,秋收之前的日子还是有点难过,因为粮食还没有收成前,正常的一万人一年的粮食,六个月就被姜雨哲挥霍的干干净净。
这还是姜雨哲晚上偷偷增加了点粮仓的粮食,否则三个月就要耗完。
眼看秋收还差两个月,姜雨哲带上数百位亲卫进山开始霍霍。
一路上烧杀抢夺,所过之处山林变山头,溪水变沼泽!
来到北海境半年多,闻仲已经和七十二路诸侯碰撞过几次了,由于北海的环境比较恶劣,又是巫族的栖息地,导致这里巫术盛行,虫蛇鼠蚁随处可见。
军营中,随手一抓,掌心就出现黄豆大的蚊子,一半以上的将士出现了水土不服。
这让闻仲焦头烂额,带来的士兵未战损一半,只能用北伯侯崇侯虎本部的军队。
可北伯侯崇侯虎本部的军队如果能和七十二路叛贼对抗,也就不用闻仲前来平乱了。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天人般的闻太师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束手无策,只能暂挂免战牌。
军营中,焦头烂额的闻仲听到手下汇报关于姜雨哲最近一段时间的动向,听完过后头更疼了,命人叫姜雨哲前来。
等到姜雨哲来到闻仲军帐时,闻仲笑道。
“姜教头最近兵练的怎么样,我听说你们的粮食都吃完了,只能靠打猎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