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 五月泠 - 明月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五月泠 >

第六十八章

楚重新走回对岸,朝繁缨伸出手,繁缨脸上忍不住露出甜蜜而羞涩的笑容。

“你拉着珊娘,珊娘拉着芊眠。”楚道。

珊娘难免有些失望,她心里羞耻地盼望着楚也能拉她的手呢。可她也知道,季泠这次带她一起上路,找的理由是她是她的箜篌先生。不过为这一点,珊娘也极感季泠的恩情了。

一行人最后总算过了山溪,却见一樵夫站在旁边的林子里发呆。

季泠没想到这样偏僻的地方还能遇着人,愣了愣快步走了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一行人身后突然响起跑动的脚步声,楚转头看了看,却是先前那林中樵夫背着砍柴的刀追了上来。

北原立即上前护住了楚,楚则一把将季泠拉到了身侧。

那樵夫知道自己被误会了,脚步顿了顿,朝楚高声道:“公子,世道不平,山魅狐妖屡出,可别被迷了去。”

说完,那樵夫转身就走了。

留下一行人茫茫然,只有楚笑了出来。

因着楚笑了,珊娘和繁缨看了看季泠,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季泠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敢情那樵夫说的“山魅狐妖”乃是指的自己?

楚看向季泠,雪肤乌发,明眸朱唇,一袭素地裙,上罩鹅黄轻纱,行走时山风拂袂,蹁跹若蝶舞,她体态轻盈,却有那山魅狐妖之灵动。所谓尤物,不妖于人必妖于身是也。

“的确像那山魅狐妖。”楚笑道,那樵夫怕是不知从哪里听了说书人说花仙狐妖,骤然见了季泠这般非俗世能有的姿容,便以为是山妖迷人。

季泠被楚的话弄得脸大红,复又重新将帷帽放下。

这一次没走多久,就又到了一片竹林,林中有竹屋几间,一个童儿正在院子里扫落叶,楚上前道:“小兄弟,阳山先生可在家?”

山路多岔,一路行来楚却从没迟疑过,季泠当时就疑心楚来过这里,不想还真是来寻人的,果然并非单纯游山。

“在。”小童应了声,也不见进门通传,依旧埋头扫地。

楚回头对季泠道:“你们四处转转吧,我进去拜访阳山先生。”

楚走进竹屋时,孙阳山正靠在榻上小歇,见楚进来,也不过只是嘴里说了句,“贵客到来,有失远迎。”却也不见其起身。

南安见孙阳山如此怠慢,心里颇替自家公子不满,而楚似乎毫不在意,开始吩咐南安烧水煮茶,却也没将自己当做客人。

大概是楚的洒脱入了孙阳山的性子,他这才打了个哈欠,坐直了身体。

季泠领着芊眠等人在竹林里转了会儿,又往溪边走了走,只觉得这位阳山先生的确会选地方,绿竹萦绕、山溪环抱,毫无俗气之纷扰。

不过说起俗气,人生三大事儿,吃饱肚子却是头一桩。尤其是走山路耗费力气,不说季泠,便是芊眠等人肚子都开始响了。

季泠便领着芊眠等人回了竹屋,屋内楚正和孙阳山对弈,一边下棋一边评点天下事。她有些惊讶于阳山先生的年纪,看起来同楚相差无几,她原以为是个老先生呢。季泠又赶紧退了出去。

“听说公子此次是去汉中府任职?”孙阳山道,“却还算个太平地方。”

“可惜蜀中将乱,汉中也不能独善其身。”楚道。

“哦,公子是怎么看出蜀中将乱的?”孙阳山道。如今朝廷里可没有一个人能预料到蜀中情势。

楚道:“天下将乱蜀先乱,本是古语。如今蜀中选官不得人,政苛吏暴,物价飞涨,一石米已经是京师的三倍之价了。”

孙阳山笑道:“看来公子对蜀地颇为留心,有公子之能,蜀地之乱想来也不过疥癣之疾罢了。”

“若不过疥癣之疾,某也不敢来请先生了。如今东南倭寇成疾,东北更有边患,山东还有隐隐成势的义教,西南若再一乱,西北岂能不蠢蠢,此时看来太平繁华,却不知一旦有疥癣起,却可传染全身,到时候天下便危矣。”

孙阳山道:“公子怕有些耸人听闻了。”

楚执白,一子下去后,孙阳山便成困龙之局。

“若真是耸人听闻,以先生之才何不肯下山经世济民?”楚问。

孙阳山道:“某哪儿有经世济民之才?公子过奖,今世之愿不过是能悠游林下得以终老。”

楚道:“若真如此,那先生更应下山助某一臂之力,否则天下群盗四起,再难得悠游之地。”

“哦?”孙阳山扬眉,“公子真是觉得当世已病入膏肓?”

楚点点头,“是。”

“那公子是如何打算?”孙阳山又问,“辅助今上中兴么?”

楚的眼睛看着孙阳山身后,似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才摇头道:“大乱之后方有大治,此疾并非缝缝补补便能熬过。”

孙阳山破局而出,邀请楚道:“再手谈一局?”

楚欣然应允。

男人就跟孩子一样,玩起来一样会忘记时间,甚至饥饿。当孙阳山的好友戴文斌来访时,楚和孙阳山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手谈了好几局了。

戴文斌举了举手中抱着的酒坛,“近日新得了一坛十年陈酿的玉楼春,特地来找你共饮的,不曾想还有贵客上门,更是可喜。”

提及酒,楚和孙阳山这才感觉腹中辘辘,对视一笑。

孙阳山换来童子,“快去把旧年熏的腊肉取一块煮了下酒。”单身男子,身边没有女眷,日常都是一个小童使唤,吃食上自然不讲究。

那童子道:“楚少夫人正在厨房里,说是再过阵子便可吃了。”

孙阳山哑然,片刻后致歉道:“哎呀,瞧我着忘性,来者是客,怎能让嫂夫人亲自下厨?”话虽如此,孙阳山却也没有其他举动,不是不知道失礼,但也知道若单靠小童却是难以整治出一顿可供这许多人饱腹的午饭。

“无妨,内子擅于治膳,且尝尝她的手艺。”楚道。

戴文斌看向楚,见他衣袍半新,却都是上乘绸料,一身清贵,却内敛含蓄,一看便是世家子,这般公子的妻室泰半也是勋贵之女,恐怕并不比男子多进几次庖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