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达成合作
姜:“嗨。夏五斤,好巧啊。”
夏五斤:“……”
真是难得,妹子竟然会‘热情’地回应他毫无意义的招呼。
“你到这里来做甚呢?”
姜心里想到,她既然打算和面前这人合作,就该坦诚地提前说明合作事项相关。
虽然要是在以前,她哪怕只透露出一个初步设想,合作者们就像是已经看到了成品技术一般!对她能实现设想,那是深信不疑,甚至在她开始实验之前,后续的推广销售一系列计划就已准备妥善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两人的初次合作尚没确定,那就说得详细些罢。
“我正计划栽培蘑菇,蘑菇菌包中的培养料配方,大体上已经确定,只等确定了栽培何种蘑菇,最后再进行微调。我今天就是来林子里转一转,看看应该栽培何种蘑菇。
我有极大把握,能栽培出大量蘑菇来,而村里面刚好你卖山货最在行,我邀请你与我合伙,愿意吗?”
夏五斤听完姜的话,虽然注意掩藏了神色,但如今的他到底尚且年轻,闻言眼睛微眯,神光流转间,就泄露出来几分危险与戒备……
然而姜在实验室里时,观察物理和化学反应时倒是格外灵敏,但在日常的察言观色方面,却迟钝得厉害,以前她从不需要去做这事,向来都是别人看她脸色。
姜没有察觉到夏五斤神色有异,看他一直没出言表态,还催促道:“和我合伙栽培蘑菇,卖的钱我们对半分,你看怎样?”
放在以前她以技术入股,都是她六成或七成,合作者四成或三成,考虑到现在交通不便、市场不成熟,她让了利,五五分成。
在姜静等他表态的神情下,夏五斤终于问道:“蘑菇菌包?培养料?”
栽培蘑菇,夏五斤当然明白,想来就跟种庄稼一样,与他正在做且做了两年多的事情,应该差不多。否则他一个半大孩子,又如何能捡到那么多蘑菇拿去卖?
不过,这邻居姜家的妹子,竟也知晓栽培蘑菇,恰好还要与他合伙,那还真是巧了啊……
莫非他最近的行径,在哪里有着他不知晓的漏洞?否则她又从哪里知道的消息,难不成是借照顾之便,从他娘嘴里撬出来的?
夏五斤心念电转之间的思索,姜当然是不知道的。
“蘑菇菌包,就是装着培养料的柱体物,蘑菇就长在上面。而培养料之于蘑菇,就相当于饭菜之于人,肥壤之于庄稼,培养料就是为了使蘑菇发育生长所调配的养料,由各种原料混合发酵而成。
具体由何混合、发酵多久,到时要根据栽培蘑菇的品种,与原料搜集的难易而定,大体就是些麦秸秆、麦壳、豆科、豆藤等。”
戒备与危险神色逐渐消失,夏五斤明白了。
面前这人并非是从哪儿知晓他在栽种蘑菇,因而扮笑面虎威胁他,想入伙分一杯羹。
蘑菇菌包,大概就相当于他收集来的长着蘑菇的腐朽树段。只是蘑菇能长在她所说‘蘑菇菌包’上?
想明白后,夏五斤就疑惑了,“蘑菇,不是长在朽木上的吗?”
姜:“你采摘蘑菇时,就没遇见过长在枯叶腐土间的?”
夏五斤在心底回想,他最初采蘑菇时见到朽木上长出蘑菇,立即就联想到在田里种庄稼。于是,他一旦见到长蘑菇的腐朽树段,就把它们砍一砍,再搬运并集中在一处,这样每次雨后就能采摘一次,比漫山遍野去采摘更快也更省事。且采摘到的更多,还能空出时间来,去找更多长着蘑菇的腐朽树段拖回来。
枯叶腐土间长蘑菇,他大约遇见过许多许多次,但都是随手采摘了就完事,他满心满眼都是去找更多长着蘑菇的腐朽树段,也没去深究原因。
夏五斤眼底神光大亮,“你话里意思是,蘑菇不仅仅只能长在朽木上,在土里也能长?”
姜:“就理论而言,土壤里也能长,只要蘑菇生长的各项条件都满足,别说土里,就是水里都能长蘑菇。
朽木上能长出蘑菇,在于朽木为蘑菇的生长提供了养料,而只要有了蘑菇的孢子、、就是种子,各项生长条件也满足,就能长出蘑菇。”
姜:“我能够调配满足蘑菇生长的培养料,以及制作蘑菇菌包,剩下就是寻找适合栽培的蘑菇种类。蘑菇一旦接种出菇,只生长个十来天就能收割,虽一批菌包只能收割五至六次,但只要菌包数量足够,产量便极为可观,若是能够尽数卖出,收益自然不少。怎么样,要与我合伙吗?”
姜再次提出合作邀约。
夏五斤是一个胆大的人,敢于打破规矩俗套,做在他人眼中惊世骇俗的事情,这也使得他在别人口中毁誉参半。
“好啊,我们合伙!”
夏五斤不仅胆大,他还奸猾心细。
他是这样想的,先答应下来,闲来无事时出点力便罢了,要他拿银钱出来是绝无可能的。如此一来,若果真能种出来蘑菇,那他这个村里卖山货的行家,负责去县城售卖也没什么,走上一趟或多或少总能赚上几个铜板。
若到时没能栽培出来蘑菇?他也不亏什么,他照样还用腐朽树段栽种蘑菇,不影响他什么。
夏五斤这人,此刻怀着能赚到钱更好、赚不到钱也不亏的心思,可有可无的没多高热情,自然不会将他在林子某处栽种蘑菇的事说出来,只是建议:
“久没下雨,如今林子里长不了蘑菇,不如等下过一场雨了再来?等到时各种各样的蘑菇都冒出来了,再来挑选采集适合栽培的蘑菇种子。”
姜想到她在这林子里转了这么久,确实只看见稀疏几朵蘑菇,同意道:
“嗯,好,既然这样,我们先准备好调配培养料的大致原料,以及装裹成菌包的材料。等下过一场雨,确定出栽培何种蘑菇之后,再对配方配比微调,然后调配出培养料,装裹成菌包,再播种孢子又或是接种菌丝。”
既然要等下一场雨后,才能确定出适合栽培的蘑菇,那今天也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姜说:“你还有事要做?若没事,我们就一起回去罢,路上边走边商量一下,调配培养料的原料等相关事情。”
夏五斤遇见姜时,正是查看完栽种的蘑菇后的回途中,现在也没事要做,就欣然应允:“好啊,一起回去吧。”
一路上,姜将早已琢磨好的培养料原料和夏五斤说了,主料有麦秸秆、麦壳、黄豆藤和黄豆壳等,辅料有石灰和人禽粪肥。这些原料都经由姜仔细考量过的,既能为蘑菇生长提供碳氮磷等元素,也易于获取。
唯有石灰需要费点力,但对夏五斤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在县里恰好有一个在县衙当差的底层皂吏的好友,能接触到修缮官衙城墙的原材料,搞点石灰出来再容易不过。
夏五斤顶着一张明朗正派的脸,拍着胸脯:“搞来石灰的事情,就放心交给我罢!”
培养料原料搞定,接下来就是确定出把培养料装裹成菌包的原材料。
像后世常用的可降解塑料纸,现在肯定是没有的,不过能装裹严实的塑料纸,也并非是必需的。
如果不是为了便于摆放,使培养料肥力更持久,减少感染病变概率,就是把培养料直接摊在什么席子上,也照样能种出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