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行六人,这次依旧走了约莫一刻钟,来到上次的那片树林子。林中的板栗树下,当初野猪拱地冲撞的痕迹仍在,还没被完全掩盖。
姜依旧没有兴趣一起去林边的矮树丛里撵野鸡,沈甜自然也是要跟着她家大佬一起行动的,因此两个人都表示不跟夏五斤他们一起。
想到上次野猪的事情,夏五斤对葛圭章说:
“圭章,你多斯文一读书人,让你跟着我们在矮树丛里钻来钻去撵野鸡,我不忍心啊!到时候,树枝藤刺勾到衣服头发,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了,那样披衣散发的多不体面啊!
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也照样可以和我们一起去撵野鸡的,反正都是来玩,谁也都不会嫌弃谁。
不过如果你都无所谓的话,可不可以请你跟着妹她们一起?她们两个小女娃子,还是要有个男娃子在旁边看护一二才放心。”
葛圭章:“都无所谓,我就和姜……妹和甜妹一起吧。”
几人也算相熟了,再称呼‘姜小姐’和‘沈小姐’,就太生疏了,还是依照寻常称呼来吧。
夏五斤放心些了,“妹,还像上次那样,万一遇到野兽了就赶快爬上树,然后大声呼喊我们。圭章,你也帮忙注意下啊,有事就喊我们。”
张武壮:“甜甜,有事就大声喊我,我马上就赶过来!”
姜和沈甜点头答应:“嗯,记住了。”“好的,一有事我就喊武壮哥你!”
三人一组简单分好了,又如此这般地叮嘱一番后,就分开各自行动去了。
夏五斤、张武壮和王五七三人去撵野鸡了,姜、沈甜和葛圭章站在原地,面面相觑,不晓得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虽然葛圭章小哥哥清隽秀气好养眼,但在她沈甜心里,还是她姐更重要!
“姐,我们接下来去做什么?”
“我想先在周围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合适做弓的树木。”今天跟着一起进山来打猎,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合适做长弓的木材。
沈甜也接话道:“我主要是想捡些松塔和板栗回去,炒得香喷喷的了,到时猫冬没事做,就可以围坐在火坑旁一边烤火,一边在嘴里磕了吃着玩。我这事也不急,要不这样,我先和姐你一起去转一圈,回来了再一起捡松塔?”
姜询问一旁的葛圭章:“你觉得怎样?”
“可以。”葛圭章并无打算好了要做的事情,随她们怎样安排都好。
“那好,我们先去转一圈,然后回来捡松塔和板栗,到时夏五斤他们撵完野鸡了,喊我们去熏兔子洞了,就一起去。”姜总结安排道。
安排好今日打猎的行程,三人就开始在林子里转悠起来。
不过为防走远或走散了,他们一直注意着没将圈子绕大,保持在大声呼喊,就能让夏五斤他们听到的距离。
就像先前所说,姜她对(古代)弓的了解程度,大约就是是闲时随意翻看了一篇、有关弓的历史演变这类的科普简介文章,仅仅是这样而已,不可能更深了。
姜大约知道,根据弓身长短,好像是有长弓和短弓之分,制弓材料和规范很复杂,什么‘干角筋胶丝漆’的‘六材’等,非常复杂。
弓主要又有中式复合弓,西式长弓,以及日式和弓的区别。
中式复合弓有史料《考共记・弓人》,来专门记述精细而繁复的制弓规范和要诀,三者相比起来,还是西式长弓最简单易做。
其实中式和西式弓之中,都包含有长弓,两者并无天差地别一般的本质差别。
不论中西,姜只打算制作出一把长弓来看看。
在做长弓的木材方面,除海外的紫衫能制作出上好长弓外,像榆木和橡木这耒材质坚硬的树木,也可做替代。
据说,若是制弓师傅技艺高超,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做出一张弓。想来制作长弓,是真的没有很复杂。
不过无论最后能不能行,首先把木材找好了再说。至于之后的制弓步骤,就看她体内的神农血脉之力,是否果真足够玄异了……
榆木,榆科落叶乔木,树高大,遍及黄河流域及北方各地,是随处可见的树木,并不难寻。
三个人尚才转完半圈呢,就看见合适的了。
这棵榆木的主干,有两人环抱粗细,是一根老榆木了。主干没长多高,就开始分杈出了粗壮的枝干,如今树叶落尽,样子显得张牙舞爪的。
姜看上了其中的一根枝干,有家中大海碗的碗口一般粗,长得笔直,取用的长度之内都没有分杈,大概也没有多少木节,应该是能用的。
尤其是她一看到那根枝干,心里就有种莫名的感觉:这根枝干能用来做弓。
这就是血脉的指引了?姜尚且不太确定。
“那一根枝干很合适,我上去砍下来。”
姜指着看中的枝干,说完就打算往树上爬。
不过一旁的葛圭章拦住了她:“你们在下面等着,我帮你去砍下来。”
两个女孩子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他就已经‘嗖嗖’三两下就爬上树去了。
沈甜:“没看出来啊,不仅人斯文秀气还好看,爬树居然也这么会!”
姜点头,心里深以为然,嘴上道谢着:“多谢了。”
人都已经爬上树去了,看来是真的打算帮忙砍树,不是说说客气话就算了。既然如此,就不好再多说,只能道谢了。
葛圭章在树上回答:“不必客气。”
镰刀磨得锋利,葛圭章到底是个与夏五斤同龄的十一岁男娃,就算看着秀气,也还是有些力气的。
碗口粗的枝干,右手左手来回换着‘咔嚓咔嚓’砍了一刻钟不到,就‘砰’一声断落到地上了。
葛圭章从树上下来后,姜再次道谢:“多谢了。”
“无事,举手之劳。”
沈甜在一旁腹诽:砍树的话,还真是‘举手’之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