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 以农为本 - 黄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以农为本 >

第77章

大散关位于秦岭北麓大散岭上,北接渭河支流清姜河,南通嘉陵江上源,扼川陕交通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两岸山势险峻,层峦叠嶂,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然而,北上的终究是十二万壮丁以及兵甲齐全两万正规府军,近十五万大军啊!

尽管已有王五七和姚青云等人混入内部去策反,可所起最终效果目前还未知,用兵最忌侥幸,夏简戟就做了最坏的打算。

陈仓县三万‘炎军’若是五分,四分兵力都陈兵在了大散关,一分兵力据守渭河沿岸,以防凤翔府府军南渡渭河。

不过照夏简戟的想法,凤翔府府军短时间内还不会南渡渭河以剿灭‘炎军’,毕竟北归入川府军加壮丁,可是有十五万之数啊......

张武壮是天生神力的一员猛将,如今他们几个同村好友里,葛圭章镇守d县,王五七南下策反川地壮丁,就张武壮还陪在夏简戟身边。

张武壮脑筋直得很,但他一直记着临出太白时,甜甜嘱咐他的话:

‘虽然我们几乎是和夏…夏简戟夏首领一起长大的,情谊深厚,但如今他身份到底不同了,我们以后要把那份情谊放在心底,面上要对他尊敬些、不能表现得太过亲近,否则有损他的威严,无法让以后投奔的普通士兵敬畏他。

我说太多你也听不懂,反正就是,武壮哥你不能再想着你年龄比他大,就把他当做小弟照顾,你得将他当做你的长兄去尊敬,明白吗?’

张武壮知道自己憨傻脑筋直,但他肯听聪明伶俐的甜甜说的话,一直谨记着把夏简戟当长兄去尊敬。

不过嘛,其实暗地里,他还是觉得自个儿比五斤年龄大,比五斤的力气也大,遇事应该要挡在五斤前面,好好护着他。

夏简戟自然也察觉到了张武壮的变化,觉得心中非常熨帖,还有些感动――虽然张武壮的变化肯定是沈甜给支招的。

当初攻打陈仓县时,能单枪匹马在敌阵中杀进杀出三个回合的张武壮,正是他最后的退路。万一被围陈仓,因为早有准备,应该能在张武壮的护卫下闯出去,再与d县的葛圭章会合,退守川蜀再图以后。

霜降这日,两万入川府军带着十二万余川地壮丁,抵达了大散关之下。

夏简戟又拿出一块白棉布,擦着姜亲手为他做的长弓弓臂。

一下一下仔细擦拭着,面上神情恍惚而温柔,在想着为他制弓的那个女子。

张武壮:“入川大军已经来到关下,我们要怎么做?是趁现在他们正人马困乏,先打上一架,还是继续以逸待劳?”

张武壮觉得他或许生来就是要做将军的,他非常喜欢上阵杀敌!将敌兵打的“嗷嗷”败退的时候,真是太爽快了!

闻言,夏简戟手上动作未停,依旧仔细擦抹长弓弓臂:

“我们继续等。按照最坏做打算,即五七和姚将军他们未能完美施行计划,那么关下就有十五万大军……

便是他们跋山涉水穿越秦岭北上到关下,已经人困马乏,可我们杀出去也讨不了好,即使杀他们两三万人,他们也依旧是十万大军,于我们其实并无差别。

我们就据险关坐守,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们依旧不动,就和他们耗着,耗到他们粮草耗尽,或者耗到看一看五七他们的动作……先耗个十天半月吧。”

张武壮约莫真是天生武将,不识字也未读过兵书,却对军事有着一定的敏感度,接话说:“由川蜀北上的大昭大军,只能先攻破大散关,才能进而包围陈仓,不过大散关易守难攻,而且关下的河谷陡而窄,十五

万大军摆不开,便是十五万大军也难以一时半刻就攻下来。

所以,其实不管是十五万大军,还是两三万大军陈兵关下,对我们来说并没多大分别。”

夏简戟满意的点点头:“武壮你说的没错。不过还有一点,若是率领府军的袁风用兵谨慎,且不轻敌的话,又或者姚青云心有二意,那么想要兵围陈仓,除了攻出大散关这个办法外,还能半道分兵走祁山道绕路陇西,从后面包抄我们。”

张武壮就是一块璞玉,稍加打磨以后就是一员猛将,夏简戟乐意指点和培养他。

“渭河一线只有五六千‘炎军’驻守,若是有大军从后方包围,我们就危险了!姚青云那娃子主意多得很,可奸猾着,万一真有二意……那五七不就危险了!我们也危险了!”张武壮很快意识到这事了。

夏简戟安抚一笑,“无碍。能想到半道分兵,必然也能想到要等包围之势将成的时候,南北两股兵力再同时进军夹击我们,如此包围夹击的效用才能尽显。不会一股兵力提前到达大散关下,在我们眼下等着后方的一股兵力,来形成夹击包围之势,否则让我们察觉到不对、也就白做了。

看一看眼前关下大军抵达的时间,不像是半道分了兵绕远路从后方夹击我们的。若是走祁山道绕远路从后方包抄过来,怕是要等立冬时,眼前关下的大军才会到。”

张武壮懂了,语气兴奋道:“也就是说看关下这支大军到达的时候,不像是有分兵从后方来包围我们的,眼下这支大军,就是一支约有十五万兵力、完完整整的入川北归的大军!”

这样才好嘛,干干脆脆的,直接对上,能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了!

夏简戟觉得,恐怕不能满足张武壮痛快打上一场的愿望了。“关下到达的,究竟是一支十五万之数的大军,还是一支两万的大昭府军,少则等上五至七天,多则等上十天半月,大概就能知晓了。”

……

十五万大军,在狭窄的河谷里,密密麻麻的绵延开去了四里多地……

袁风命令看守府军和壮丁原地修整了半天加一晚上,第二日一早就带着五千府军并一万壮丁前去大散关前叫阵了:

“本将袁风!关内叛军速速开门受降!”

嘁!开门受降,青天白日的说什么梦话呢!

夏简戟与张武壮登上城墙,先是看了看大昭将领袁风的距离。嗯,一般兵士用的复合弓射不到那么远,与身等高的长弓也还差点,守城弩虽然有两架、射程也还行,但准头不行。

既然无法射杀对方将领,那还有什么搞头?

“挂免战牌。”

没想到,这免战牌一挂,就连着挂了三日。

想来主要还是袁风想要继续休整,打算养精蓄锐后再攻关。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为何诸葛丞相北伐屡屡受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后方粮草补给困难。一旦北入秦岭到达大散关或其他川陕关隘下时,那离川地就已经很远了。

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之间,想要像在平原上一般大批量运送粮草?兵士穿山越岭跋山涉水从秦岭南边翻到秦岭北边,就已经很疲累了,而且车马不便通行,想要大批量运送粮草,想得倒美呢!

入川北归的府军,也遭遇了这个问题。

两年全国大旱才刚结束,之前田地里几乎颗粒无收,距明年夏收又还远着,要说各府县的粮食还存储了很多,那实在是在开玩笑呢。

府县官衙都没有粮食了,一般百姓还能有?就算是川地有‘天府之国’之称,可照样受了旱灾影响,征抓而来的壮丁无法从家里带上足够的干粮上路,大多壮丁的干粮包袱

都是干瘪瘪的。走到大散关下时,甚至有不少壮丁的干粮都已经吃完了,平时就在揪树叶挖草根、采野果野菜来充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