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两个人这别扭一闹,时间就过得特别漫长。
不过他们到底年轻气盛,谁都不肯先服软,于是这么拖着日子,最后就拖成了冷战。
按沈秋水点评,说他俩是太忙疯了,没事也要作点事。
一晃神,郝恬都打到了“心灵空调杯”快棋赛决赛,或许是因为跟陆青森憋着一口气,她这次比赛倒是意外顺利。
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用惦记,一门心思打比赛,倒是有意外收获。
虽然是个等级分很低的小比赛,郝恬也是全力以赴的。
决赛的对手是另外一个种子选手,去年刚定段的王若竹二段,由于参加的比赛不算太多,而且成绩也不是特别亮眼,所以他的等级分跟郝恬不相上下。
之所以被列为种子选手,是因为他的定段成绩很好,也刚赢得了一个小型商业赛的冠军,还是很有潜力的。
郝恬对于这一次的决赛,可谓是相当重视。
以前忙着大大型比赛和围甲,这类的商业赛她参加的不多,现在第一次有机会赢得冠军,她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
一想到冠军就在眼前,她就越发兴奋,晚上都没什么困意。
所以,这几天郝恬真是废寝忘食,恨不得把王若竹定段后的所有比赛都看一遍。
沈秋水看她这么拼,倒是没劝,只是每天按时给她带饭,保证她别饿死自己。
郝恬这种状态,她自己知道是不行的,短时间可以这样,时间长了,比赛多了,节奏一快根本无法跟上。
她自己心里清楚,却也没有阻止自己这一回。
跟沈秋水是这么说的:“除了小时候的业余儿童比赛,我还没拿过真么正经比赛的冠军,这一次能把冠军拿下来,是对我自己的肯定,这一次无论要用多大力气,我都不能输。”
沈秋水看她自己想都明白,也就松了口气。
决赛那天是个周五,郝恬早早就起来,赶去了心灵空调总部。到了比赛现场,人家老总亲自过来握了握手,还说了话要了签名,看起来似乎是个老棋迷,对国手们如数家珍。
老总看着郝恬,笑着说:“之前邀请您,您没确定时间,后来突然临时参加,就只能从预选开始了。”
郝恬也笑:“您太客气了,能参加预选赛就很好,多谢你们举办这样的比赛。”
说了几句话,王若竹就到了,老总最后说:“我知道您跟陆棋圣是师兄妹,请帮我传达对他的喜爱之情。”
郝恬微微一顿,还是说:“一定一定。”
这些会赞助围棋比赛的企业,大多数是因为企业高层有棋迷,围棋并不是主流竞技项目,许多大赛的直播收视率都不是特别好,能有人赞助比赛,已经算是行业良性发展。
郝恬虽然年纪不算大,却也是老棋手,这一套场面话是说来就来,一点都不犯怵。
寒暄完又过一个简短的赛前采访,郝恬跟王若竹猜先后,记者们就出了对局室。
郝恬坐在柔软的沙发里,眼睛盯着棋盘,目光专注。
她一般开局都很稳健,布局也是早就构思好的,因此对于快棋的速度,倒是不怎么发憷。
可能是因为做足了功课,对王若竹最喜欢用的定式她也都烂熟于心,整个开局非常顺利。
此时正是九月时节,金秋灿灿。
对局室外的枫叶红了一小半,累累挂枝头。
重重光影从落地窗前照近来,映得一室璀璨。
跟外面的秋热不同,对局室开着空调,倒是舒适宜人。
郝恬原本穿了一件长袖衬衫,刚开局的时候觉得手脚冰凉,这会儿再去看她,不知何时已经换下,额头都有些薄汗。
快棋赛比的就是速度,观众看得就是心跳。
开局后王若竹后手执白,他在第116手时,突然在边角大跳。
这一跳动作十分生硬,跟他前面的铺垫都无法相辅相成,郝恬短暂地抬头看向王若竹,只看到这个年轻的棋手垂眸不语。
他十六岁定段,今年也不过十七岁。
少年人身形消瘦,坐在沙发上腰背却挺得很直,只看他认真盯着棋盘,郝恬就知道这一步他不是乱下的。
棋钟滴答,流逝着宝贵的时间。
比赛开始后第五十分钟,郝恬第一次用了延时。
快棋遇到状况,她已经习惯了,所以也没怎么慌张,只是闭着眼睛仔细计算。
三十秒匆匆而过,郝恬猛地睁开眼睛,紧接着他的大跳扳了一手。
这一次,换王若竹迟疑了。
刚才那个大跳其实算是无理手,看似意味不明,但郝恬应对得也很巧妙,看起来也是无理手。
无理对无理,后续接手就越发混乱。
不仅郝恬提前看过王若竹的比赛,王若竹也看过郝恬的,知道她不如看起来那么平易近人,下起棋来可谓是锐气难当,是个相当难缠的对手。
因此,他也还算心平气和,跟着郝恬的扳就尖了出去。
郝恬微微挑眉,却也沉着应对。
你来我往五十手过去,两个人的对距速度明显下降了。
此时距离开局过去一个半小时,两位棋手的表情自是越发凝重,却也没那么坐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