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九章 - 农门娇客 - 紫菱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门娇客 >

☆、第百二十九章

也就是说,潇晓晓身份不再属于商户。

有了乡君这个身份,到底许多事情,潇晓晓会得力些。

摆脱了商户的贱籍,无论是从以后谈生意的底气还是女子婚嫁。

门第上的问题松泛了许多,就比如潇英的婚事儿。

潇晓晓会觉着这问题好处理得多。

*

当戎城生意走上正轨。

潇晓晓也算是日进斗金的女子。

只是当初,她行为太急,急功近利。

反而西边的线拉的太长,驻点不清晰,很容易尾大不掉。

特别是临水和折西的阜阳。

虽然那些人都是从她身边出来,她信得过的人。

然则,距离太远,通讯不发达的安国,临水的信带到戎城光城怎么都得一月半。

信息汇报不及时。

以致问题出现不能及时处理。

临水和临南的收入现在已经杯水车薪。

但是不妨碍它们在潇晓晓创建潇记初期所起到的作用。

那是基石。

但是,潇晓晓现在亟须调整这些资源的分布。

因为临水临南离她的光城戎城太远。

临南的生产基地可以撤离。

改为销售驻点。

生产基地可以由西边的临南转到折西的平城,梅山,刚好在临南至光城的中点。

并且,光城旁边的赤司城,赤司城下面的赤河郡。

都是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在这些地上种植平菇。

销往光城,戎城,赤司城,只会供不应求。

朝西可以把市场放开至折西道,折西的平城,梅山,建立的平菇种植基地可以将商品倾销至南安道。

如此,就将西面整个局面打开了。

潇晓晓知道调整整个产业布局难度多大。

其他不说,临水的那片枸杞地,当初六十多亩,被慕叔扩大至百亩。

枸杞长成须得三年。

移栽如此多的枸杞,根本不现实,从一个道搬至另一个道,路途千里。

慕叔等人在临水待久了。

人是有一种安全感在的,如果此刻去另一个地上,千里之外,于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是一种辛苦。

辛苦奔波。

但是潇晓晓在安国地图上大笔一挥。

依然强硬的重新布局了整个产业。

临南,临水太远。

人员设备统统迁往梅山,平城。

光城,戎城周围,买地,重新种植枸杞和平菇。

潇晓晓一定要枸杞和平菇这两样东西。

还是为了以后的‘味道’打基础。

平菇提鲜,菜肴不可缺。

可炒可炖用途多样。

枸杞也是炖汤不可少的。

枸杞红枣炖出来的汤,营养又美味。

这是以后‘味道’的味觉基调。

*

潇晓晓曾经觉着,她的味道一定会开遍全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