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朝 - 帝女难为 - 银鱼的天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帝女难为 >

第23章 回朝

太元元年秋末。

当年叛逆犯案被抓的人尽数押赴刑场斩决,诛连九族,但主犯梁钰堂仍未捉到。为了抓捕此人,朝廷贴出九国通缉令,悬赏丰厚。最少可得良田百亩,最高可封侯拜相。

此通缉令一出,天下议论纷纷,但无论怎么抓,朝廷怎样努力,梁钰堂这个人,就像消失了一样,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这自然是把皇帝气得不行,发了很多次火。虽抓不到,但此通缉令十年之内始终未撤。

然后我们现在说一下太元帝治国的时候。

太元帝即位以来,文武并治,重学兼修。

对外,采取强硬手段,并逐渐开始扩张领土。

太元七年,高丽国对梁朝俯首称臣,自此之后,梁朝气势渐长,逐渐开始吞并他国。

太元十年,梁朝吞并楼兰,扶桑等周边小国,虽未一统天下,但已是九国之中最为强大的一国。

实力稍逊于梁国的有四个国,为齐高氏,燕慕容氏,西凉玉氏,匈奴兰氏。

这四国之间,匈奴的实力不是最强,但有不少和它结谛的夷族,便是其中最难缠的。

梁国开国不过百年未满,君主换代到太元帝这一任,已经是第七代了。从开国皇帝梁容开始,最大的愿望就是一统山河,天下太平。到太元这一任,已经有所眉目。只是其他几国,实力也是不可小瞧,要真正做到一统天下,还需要费更多时日。

然多年各国争夺,从未有过停歇。谁都想做天下之主,让其他八国臣服自己。然最终以梁朝变为九国最强而暂时结束。

梁朝尊为天子上国,受其他八国顶礼膜拜。各国开始走向和谈,互通姻亲,经商。

太业殿。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下首百官齐声。

太元帝抬手。“众卿起。”

一人上前道。“陛下,今日是孝昭将军回朝,这会儿正在殿外侯着呢。”

太元帝点头。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传孝昭大将军入殿面圣!”

百官纷纷回头。

只见一人徐徐入殿,银灰色的盔甲上风尘未拂。虽是年少,眉目神情却是历经了无数风霜。

他眉目秀俊,唇若涂脂,两道斜眉入鬓,细长眸眼似含情又似阅尽世间百态。行步轻而沉稳,一身盔甲添英色。虽面容有伤,却未有减其风华。

容貌俊俏,又一身战功,手握梁朝一半兵权,位居高位。这若是在长安城里招摇过市,不知多少女子得为此疯魔。

有的大臣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自家女儿有没有适龄的,自然而然地就朝西山那边看了一眼。

齐刷刷的眼神朝自己看过来,西山赶紧把官帽拉低些,把眼睛盖住,表示自己看不见。

“臣昭顷君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昭顷君半跪行礼。

太元帝对昭顷君表示很满意,连连点头示意他快起来。

“顷君不用多礼,快快起身。”

“谢陛下。”

昭顷君长年驻守边关,十二岁正式踏入战场,随叔父出征,立下战功无数,后封至大将军。

他其间回朝次数并不多,且每次都是接了旨便回了边境,连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这次战歇之后,九国总算是和谈了。他也终于能有时间在家歇歇,不过能歇多久,谁也不知道。因为家国未安定,随时都有可能开赴边关。

太元帝明白,大梁的强盛,这个少年功不可没。他虽年少,却是比其他养尊处优的王侯皇子要有才能得多。

可以说,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势。

“顷君啊,你长年在边关,这突然没了战事,会不会有些不习惯?”太元帝打了个哈哈,定目问道。

昭顷君想了想,答道:“定邦太平,家国安定,乃是臣之所责。若天下安定,永无战事,自是极好,无为习惯之说。”

太元帝沉思后点头,表示赞同。

下首百官默然。

天下安定,永无战事,这八个字应是多好的景象。只是众百官心里都有数,如今九国战事停歇,不过是暂时的表象而已。

谁又知道哪天又会打起来呢?

太元帝将目光放逐于百官的神情上,看见他们有所忧色的面容,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领土扩张,抵御外夷,虽使国家已至九国之首,但其间已经损将折员不知多少了。是该,好好歇歇了。

“父皇,儿臣以为,既然昭大将军已经还朝,现下又没什么事做,不如现下给他安排个差事,在长安这段时日也好解解闲。”太子梁容音道,说完便退于一侧,捋了捋冠服上的皱褶,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昭顷君。

相间十年,身为太子的他,逐渐深熟朝政,但他向来只听政,少言。而他发言的时候,下面百官通常都会猜测一番。

太子亲自出言为人请差,换是谁都喜悦的,毕竟能得太子青睐,日后官路便是平步青云,有几个人能有这般待运?想来昭大将军应是高兴才是,只是那一脸不悦却是极其明显,令百官不得其解。

昭顷君自小和梁容音不对盘,梁容音自是知道昭顷君这些年随昭老将军出征,难得有空闲时间歇歇,不过他这样不就有时间缠着笙儿了不是吗?那怎么可以呢。所以还有找点事情给他做,让他没得空闲。

昭顷君狠狠瞪了梁容音一眼,这个家伙这么多年还真是一点未变。

“顷君以为如何?”太元帝自是想问问昭顷君是怎么想的。

见其眉间稍有惫倦,又一身未收拾干净的衣甲,赶着时辰来觐见,恐有误了时辰失了礼数,还真的是和十几年前一样。

那个时候他胆小怕事,却是该尽的礼数尽得一无错处,他便知道这孩子日后便是大造之材。果不其然,他年纪轻轻,已经是守卫大梁的大将军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