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解忧更忧愁(六)
叶和根供药用为强壮剂、利尿剂,有镇静解热等作用;又可作土农药防治蚜虫,并对马铃薯病菌孢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祛风除活血解毒。主风痹;历节痛风;头风头痛;腰膝无力;外感咳嗽;阳痿遗精;疮痈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
曾在欧州,用年代久远的石楠木制作的烟斗风靡全球。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
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观效果美丽。
红叶石楠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见的有红罗宾和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佳。
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给人清新凉爽之感觉。红叶石楠因其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其栽培变种很多。
蜿蜒起伏连绵的大別山,其中自然生长着一种石楠的树木,不论是肥沃的黑土,还是沙子散石之地,不论是悬崖峭壁,还是沟壑涧溪,四季皆青秀翠拔,郁郁葱葱。
少时侯打柴时,特喜欢砍伐,发现一丛就能砍得够搬背或挑行的重量,而且这种柴含油脂,又很起火,木质致密,比一般柴木更耐烧许多。叶片油腻性质、点火即燃,稍干枯后是引燃柴木的好燃料。
在山涧边或路边的大树,枝叶繁茂,也是乘凉与歇脚的好地方。在我们家乡,这种树木別称“斗笠”,时逢春夏气候多变,在山间寻不到崖洞遮挡突如其来的阵雨情况之下,石楠树脚下也是挡雨的好地方。石楠树叶致密,而且叶面有油脂一般,树叶如同雨伞布,把雨水顺着树冠外围分流滑落,形成一只天然的“斗笠”。任凭风吹雨淋,而树木脚下干燥清爽,竟无雨滴渗入。
石楠树春季在桃花开时,红红的嫩芽便从碧翠的绿叶间露出笑脸,其为杏、李花鼓掌,为白玉兰花点赞,为杜鹃花舞蹈……为争艳的春芳花香赋诗颂词,为清幽的涧溪谱写乐章,为勃勃生机的山林增添着异彩纷呈的祥和之景。
清明过后,绿红点缀的石楠树,在桐树花的摇曳旁,在海棠花的催促下,在石板榴花的嘲笑中,逐渐盛开出粉白如团的娇美簌花,远远望去,如飘荡在山间的白云。引来蜂飞蝶舞,壮美中含蕴着诗情,秀丽中透含着清逸,静谧中饱含着温馨。在巍巍群山中独占鳌头,碧翠中独清高,蓝天下独恬适。置身于树下有感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花开花落,转瞬盛夏如期而至,碧翠温玉的石楠叶在繁姿的季节中尽显沉静,默契地随山鸟欢跃,随流水吟唱,随呢虫驰骋,随云雾缭绕。
秋去冬来,石楠树在季节的更迭之中傲立于群山,满目碧翠的密叶丛中,闪烁着著目鲜红的种果。其在霜风中呼啸,在白雪皑皑中矗立,在清幽的群山之中与青黛交辉相映,素绘着一幅自然界的水墨丹青,期盼着来年的春天。
我喜石楠树,其四季感知着土地的芬芳,大地的生机。其花儿粉白而无瑕,如莲喻莲之纯洁。
石楠树在悠悠群山之中任风吹雨打,凭霜摧雪压依碧翠繁姿,不屈不侥地傲然耸立于天地之间。在悠远的心灵深处,童年朴素而纯真的心境,与梦绕魂牵的乡愁,传唱着那曲古老而骨感的歌……
更喜其含蕴松、竹、梅、菊之高风亮节而过之,亦不摘选土地而倔生,繁姿而碧翠,温馨而清幽,飘逸而静美。没有任何苛求,默默无闻地造福于世!
处群山峻岭之间,宠辱不惊亦安然自得而立之,世人皆赞美其名曰石楠。微风拂来,陶冶站立于涧溪旁的树下,吾亦赞之其名——
君子树!
回到县城之后,傍晚时分,见吃饭时间还早了一些,便又驱车去了香山湖。
在香山湖大坝,夕阳西下,群山染霞。采茶女正成群结伴地下山出售新鲜的茶叶,正值暮春时节,我的寂寥、落寞的心情由然而生。此情此景,便拿出手机打开,写了三首绝句——
春游香山湖景区
<一>、昨夜梦乡飞上头,彩霞却在眼前浮。挥竿湖上撑船去,一路璨星山倒流。
﹤二>、昨夜枝头雷震醒,今晨樱果捧岚衾。沿湖垂柳与君醉,馋嘴娇莺又乱心。
<三>、又至清明同踏青,花菲叶绿作帷屏。采茶村妇放歌唱,引得遊人过涧陉。
176
由于儿子上学,从东明路至新县高中太远,我便寻思着在学校附近租房方便一些,但同时需挣到足够的钱,维持生计的保障,我又想起了开店,做服装与修理服装这个行业。家里还剩下原材料,可以直接开业挣生活费,开店最少也需要交房租、做装修,但手中的钱还欠款差所剩无几了。
我去寻求三林佬的帮助,在其处又挪借了2万元。在朝阳门租了一间两层的门店,装上招牌,把房子又剧新了一下,装上货架。二楼两个房间,一间做厨房,一间做卧室。在厨房又添置了一个千元小冰箱。接着把原料、机器从自家的商品房拉到门店。算是开业了。
儿子搬到门店二楼休息,由于距离学校近的缘故,七分钟的步行路程可以赶到,也不用过早一个小时起床上学了,而且夜晚从学校下自习后,步行至店里,也省下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我又去了武汉汉口的布匹批发市场进货。那时我由于经济拮据,不敢坐方便的大巴车,而是坐夜晚两点的火车去,当天夜晚六点钟的火车回新县。可以省去一大半的车费。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在期盼孩子成长的岁月中,点点滴滴地煎熬着。
开业后半个月,大头哥带来一个人,叫胖哥,说我给大头哥做的西装挺好看,也想做两套。我便量了尺寸之后,三个人一起坐下来喝茶。方知胖哥是做药品销售的业务员。
大头哥这次过来,才知道他的越南妻,已经回归故土,永远离其而去。大头哥又换了一家饭店上班,而且工资也涨了。他正在从药品业务员的范畴内,跑终端销售,治脚气的中药型抑菌剂。并送了我一盒产品。
当时对大头哥这种“跑龙套”卖药品的收入,并不屑一顾。谁知这种药品效果还很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大头哥在那以后的几年时间,加上他工资收入,还真从低收入人群,迈入了县城的中产阶级收入行列。
从认识胖哥以后的日子,他经常路过朝阳门时,便来我店里坐一坐喝茶聊天,有时请客去大头哥的饭店炒几个菜,喝点小酒。
相处久了便都熟了。胖哥有时也带着她的妻子小婷过来,买一些菜做做饭。有时早上相约,一起去登山赏景。但小婷偶尔陪伴胖哥过来时,喜欢我做的红烧肉。
提起红烧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的春风,伴着漂泊的脚步,务工走遍了南北西东,二十年后,背着空空的行囊,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在饮食中唯一不能忘却的,是那淳香味美的一道菜---红烧肉。
起初是在广东务工时,工厂里加餐时吃,味甜而香,滑而酥软。结婚后去了浙江海宁,那里也盛行吃红烧肉。
吃得多了,记忆也深刻了,自己便尝试着做了,大头哥是厨师,也教我了不少厨艺。做的多了,技艺愈发成熟,而且根据口味技艺也越来越精湛了。
做红烧肉,首先是选材,在老家新县,首选的猪肉是淮南黑猪。位于猪前脚衬腿支骨前夹处,前胸腔的肋条带皮也是上品。其中用五花肉,也可选择背脊肉,还可用猪后腿代替作主料,红烧肉最好选用肥瘦相间的三层肉。
把猪肉用温水清洗干净,连瘦带肥与皮切成一厘米稍厚,三厘米宽,加水加生姜、适量的盐、大料煮透直到七分熟,滤水。用茶油加热后同辣椒烹炒,用酱油染上色,加汤油与适量的糖。
根据不同的性别,加入不同的料材,如女性凉重,应加红糖;而男孩阳盛,而加白糖。
锅具最后换砂锅口味最纯正,做出来的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香甜松软,营养丰富,入口即化。
红烧肉在中国各地流传甚广,做法多达二三十种,营养且极负盛名。其中东坡肉、梅菜扣肉、烧刀子肉等也属红烧肉系列。
百味盐为首,是菜肴改善肉类食物的肌理与入鲜的第一关。红烧肉酥烂绵软的口感,浓郁甘香的味道,与东莞的陈皮鸡有些相近,只是加些适量陈皮,放置蒸笼中熨火两个小时,这样鲜软滑爽的感觉,从嘴中经过舌尖的搅动与品味淳香直透肺腑,还随伴着苦尽甘来的味觉,有如当地绿茶信阳毛尖的余韵,让人回味悠长。
红烧肉飘香的岁月,在历史的年轮中飞逝。如人在旅途逆境中度日,自强不息地奋斗,在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面前,品鉴着那么一份无法言喻的满足感的幸福时刻。
就如这一道菜,从精心选材、加料,控制火候,烹炒过程,熨火蒸焗,都是一份细致的操控。菜端上餐桌之时,那一种自豪的心情,如人生的五味杂陈,尽数溢于心头。
生活如做菜至品鉴的历程,只要努力奋斗,一定会苦尽甘来。
通过做菜,我与小婷也逐渐熟悉了起来。有时小婷也单独来我店里,带着她自己的一对儿女,做一些穿着更合体、舒适的裤子。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