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笑话
终于,院门处有了动静,接着是铁器掉在地上的声音。
江走出家门,见正是董志兆回来了,正在摆放工具。“这么晚?”
董志兆见着站在门边的小身影,娇娇柔柔的,声音那么好听。“你还没好,别下炕。还有,不是说不用等我,饿了自己先吃。”
不是他回来的晚了么?怎么尽说自己了?江站着,手抓着门边,好像已经习惯了,等着他回来,和他一起吃饭,然后听他说今天发生了什么,干了多少活儿。
“发什么愣啊?”董志兆走去门边,屋里的灯光照不到江的脸,他手抚上她的肩头,“回屋,我给你好东西。”
总是这样,他到底有多少好东西?江被董志兆拉回屋。
董志兆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微微泛出些油渍,他嘴角带笑,灯光中英俊的面容温柔多情,“昨晚说过,给你的。”
“什么?”江狐疑的接过纸包,解开上面的麻绳。里面的东西松松软软的,还有一股好闻的香味儿,表面焦焦的。“面包?”她恍惚记得昨晚他哄她吃药时,说过这个。
“对,我早上去过政方家,那时候你还睡着。他不是要去厂里送菜吗?我就托他回来捎着的。”董志兆端着盆想舀水出去洗一洗。
江看着手里的面包,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好的有点儿让她不知所措。手里的面包做成了花的形状,看起来很好吃。
正在这时,门外走进来一个人,是姜政方,他手里端着两个盘子,腋窝里夹着一瓶酒。“你不叫我来,我自己来。”
“我说改天,你怎么就不听?”董志兆放下水盆,接过姜政方手里的盘,分别是一盘猪头肉,一盘熏鲅鱼。
“弟妹不是不舒服吗?我正好过来看看,你嫂子说让你以后小心,下了秋风很容易着凉。”姜政方把酒放在小饭桌上,搓了搓手,“快过十五了,过来谢谢你。”
“谢我?”董志兆对着姜政方没有好脸色,专捡今晚过来,江身体还没好呢。“你什么时候真么客气了?”
“瞧把你哥我说的。”姜政方自来熟的找了凳子坐下,“送菜的事,正儿八经的要谢。”
“我看你就是找地方喝酒。”董志兆端着水盆去了院子清洗。
姜政方毫不在乎,他和董志兆打小的兄弟,什么玩笑都开得起。他看着江,“弟妹,你到底给志兆灌了什么**汤?”
“什么?”江放下手里的面包,拿了筷子放到桌上。
“以前我这兄弟可是话少的很,对什么事也不是特别在乎。现在吧,变了,整天让我捎东西。”姜政方抱怨着,“你说,我一个大男人,整天往零食的柜台去。那里称糖的售货员都认识我了,有时候我都觉得害臊。”
被姜政方的表情逗乐,江噗嗤笑了一声。
“你别笑,我知道他那些东西都是给你买的。”姜政方双手提了提裤腿儿,“你是不是把他的魂儿吃了?”
“你再胡说,信不信我把你的魂儿打没了?”董志兆进屋,看了眼姜政方。
“别别,你这不能见色忘友啊?”姜政方连忙摆手,“来来,坐下喝一杯。”
知道江感冒,闻着酒味会恶心,董志兆每样菜夹了一些放进一个盘子里,端去了里间炕上,让江去炕上吃。
正间的两个男人说笑着,谈着刚分的地该种些什么,以及冬天里没有农活的时候,可以做点什么买卖。期间,姜政方总会抱怨,董志兆娶了媳妇儿忘了兄弟,明明买了面包,都不让他尝尝。
江第一次吃了面包,味道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软软的,甜甜的,里面真的是红豆沙馅儿的。
姜政方没有久留,想必也是知道江不舒服,喝了几盅就回去了。
董志兆收拾好正间,到了碗水进到东间,“吃药了。”看着坐在炕边看书的江,他接着道:“明天再看吧,晚上别坏了眼睛。反正离着考试还有大半年。”
江想董志兆哪里知道她根本不是学习,而是看书上的故事?看着他手上的白色药片,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一定要吃,快过来。”董志兆把水放下,手往江伸去。
接过掰成几瓣的药,江感动于董志兆的细心,似乎也不觉得这药苦了,前世那些汤药比这苦多了。喝水把药送了下去,她看向董志兆,“面包很好吃。”
董志兆笑了,表情中带着满足,“喜欢的话,以后还给你买。”
还买?那不是姜政方又要来笑话她?
“想什么呢?”董志兆坐上炕沿,侧脸看着江,她的小脸儿恢复了些红润,但是精神还是差些。他伸手抚上那细细的颈项,拇指指肚轻轻滑过尖尖的下颌。
江脸一歪,躲了过去,一双眼睛溜溜的瞅着董志兆,腿边的小手早就因为紧张,抓紧了裤边。
董志兆收回手,拿过空了的水碗。心道是否是吓到她了?可是自己真的喜欢她,想要靠近她。他有些懊恼,平日里觉得自己的脑子还挺好使的,怎么现在就不知道怎么办?
“我去喂喂山鸡。”董志兆站起来,准备掀帘离开。
江的手又紧了紧,这是董志兆生气了?“我……”
“什么?”董志兆回头。
“我……已经喂了。”江呐呐道。
“知道了。”董志兆掀帘出去了。
没一会儿,是关屋门的声音,接着正间的灯也关了,老屋里静了下来。
两天后,江彻底好了,轻快的身子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老屋院子里,董淑莲摘的松果晒了一些在这边。天气好,很多松果也爆开了。中间支着两根木头,各撑了件旧衣裳,用来吓唬偷松子的鸟儿。
董淑莲蹲在地上捡松果,那种全开了的,里面的每个果瓣上都带着一颗松子,她用手拿着松果,尖朝下磕了磕,松子就全掉出来了。然后把松果仍在篓子里,如此反复。
江帮着董淑莲一起,松果下面的地上是一层松子。小小的种子比米粒稍小一点儿,嵌在一块膜上。
捡过一遍之后,还没有开的松果,先扔去旁边;好的那些装进麻袋。董淑莲干活儿熟练,大大的麻袋掂了掂,最后用长长的粗针把袋口封好。如此整整两□□袋。
地面上剩下的都是松子,用笤帚扫在一起。因为这块地方专门用来晒粮食,倒是没有什么砂石。把松子收到簸箕里,接下来就是清理松子。
松子的外壳还是很硬的,但是董淑莲似乎并不怕,就这样用手在簸箕里揉搓着,将带在松子上的薄膜搓掉。最后就是扇簸箕。
每次一抬一扇,那些细碎的就被扇出去了。如此几遍,簸箕里就只整下松子了,然后装进布袋里就可以。
“这些松子你要拿出去卖?”江问,她想董淑莲也这么大了,可以自己攥点钱,以后出嫁也好添置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