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造谣
“建国娘怎么过来了?”离得老远,就有人看到了扬声问。
“我过来看看。”刘桂兰走进几步,“都来的怪早。”
“可不嘛,吃完饭赶紧过来了,对了建国娘,怎么不见你儿媳妇?这是去哪了?”刚刚跟刘桂兰说话的赵婆子好奇地问了句。
‘‘昨天都把他们分出去了,我上哪知道她去哪了?’’刘桂兰一脸莫名地问她。
“分出去了?”赵婆子语气有点惊讶,“把几个儿子都分出去了?”心里不相信,肯定是几个儿子不愿意养两个老的,刘桂兰图好听才这样说。
“都分出去了。”刘桂兰叹了口气,“家里也没多少东西,一大家人住的闹腾,干脆分了省事,我们两个老不死的跟着老四一家,还是住家里,给老二盖新房子,老大老五两家住东西厢。”
“给老二盖的新房子?”赵婆子惊讶的说了句,声音有点大,引得刚刚偷偷听这边动静的人走过来。
“二婶子,你真的给二堂弟他家盖了新房子?”
“建国娘这是真事?只给老二家盖了,其他三家没有?”
“真的假的?没听说你家盖房子呀,别是骗我们的吧?”过来的几个人开始问。
刘桂兰叹了口气:“这不是家里没钱吗,房子也没盖。给了老二媳妇一百五十快钱,让他们两个自己盖去,就他们家有,我哪有那么多钱一个儿子给这么多钱,一辈子的钱都没剩下,昨天分家就给老大他们十块钱。”
几个人听完话惊叹不已,听到前半句她们心里还有点果然如此的想法,听了后半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一百五十块钱呢,再加点都够买一辆自行车了,村里的土房子哪用的到这么多钱,一半就够了,她们分家的时候要是婆婆能给这么多钱,半夜都能笑醒。
“老大他们愿意?”赵婆子问,其他几个人也看着刘桂兰,对呀,都忘了其他几家了,给老二家这么多钱,剩下的几个也不傻,怎么可能愿意。
“他们敢不愿意?”刘桂兰冷哼了一声,“谁不愿意家里剩的那点钱也不用分了。”
“建国娘你怎么想的?怎么把钱都给了老二一家?”赵婆子不明白,老四给两个人养老,老大是长子,老五是最小的,给谁都能想出来由头,怎么就偏偏给了老二呢?
“还不是老二媳妇能作。”刘桂兰提起这个就生气,“要不是她这么多事,我也没这么生气提分家,我这么大年纪了,看她们天天吵来吵去心烦,干脆都撵出去。”
“那是被老二媳妇气得?”赵婆子觉得自己知道真相了,“我就说嘛,上午听你大嫂说被几个儿媳妇逼的就觉得不可能。”
“大嫂?”刘桂兰脸色变了变,“我家大嫂?”
“可不是你家的吗?”赵婆子说,“队长媳妇,还有哪个嫂子?”
“那大嫂可能不知道乱说了。”刘桂兰丢下这句话,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看和你们唠了这么大会,都忘了该上工了,我先过去了,你们接着唠。”说完瞧了瞧旁边的人,果然自家的侄媳妇躲着她的视线。
“光顾着说话了,都忘了,我去喝两口水,要干活了,建国娘你快去吧,晚了要扣公分了。”她一提醒,赵婆子也想起来了。
刘桂兰答应一声往回走,路上越想越气,本来以为是老二媳妇拉几个妯娌下水造的谣,没想到是大嫂。想起一大早苗万英一脸好奇地打听刘桂兰就来气,她自己家里一团乱,幸亏大哥做个队长在家里说得上话,一家吵架还能压下去,大嫂什么正事都不干下了工就东家扯一嘴西家聊一句,可真是闲的。
“娘。”王月珍看到婆婆过来了喊了声,旁边刘招娣也是面带担心,这造谣不止刘桂兰听了生气,她们听到了也是一肚子委屈,家里除了陆小红谁不孝顺?
“没事,我打听清楚了,你大娘说的,不知怎么回事越传越变味了,我说清楚了,等过两天闲话就少了。”刘桂兰安慰两个儿媳妇,“小池娘咱去干活,招娣在这好好看着甜甜。”
甜甜抬头看身边几个大人,奶奶娘和小婶都是一脸不高兴,犹豫了好久还是没吱声,转头看到哥哥宁晓池又高兴了,特别是看到他手里的东西更开心了。
“叫哥哥,不然不给你果果。”宁晓池把手里的野果子藏在身后。
甜甜听到果果兴奋地蹬着脚伸手要:“锅――锅锅――”
王月珍吓得一下抓住椅子,这么大的椅子可经不住她乱动,万一仰后面去就坏了:“甜甜乖,咱不乱动。”说完又交代儿子,“小池别乱逗妹妹,摔到妹妹怎么办。”
“哦。”宁晓池听话的答应一声,把果子拿出来给王月珍,“娘洗。”
“好,娘给你们洗。”王月珍看甜甜不乱动了,让宁晓池在旁边看好,拿起水壶去旁边冲。
“小池娘就是仔细,吃个野果子还得洗干净。”
王月珍抬头一看,脸色不好看,语气有点冲的问:“大娘怎么过来了?”
“还没开始上工,我过来看看,你娘呢?”苗万英一脸笑的回。
“找我干嘛?”刘桂兰听见动静看过来。
“那啥,建国娘,我听说你分完家手里还留了不少钱,这不是快到八月十五了吗,建国娘你借我点钱,我过两天还你。”苗万英挤出个笑,只是皮笑肉不笑,让人看了也不舒服。
“借钱?”刘桂兰瞥了她一眼,“我们家这才刚分家,哪来的钱?剩下的几块钱买锅买碗还不够花的,大嫂手里不是有钱吗?我还想问大嫂你借点添置家里东西呢。”
“我上哪有钱去?”苗万英推脱,“我手里一分钱没有。”
“那我等会问问大哥还有没有余钱。”刘桂兰叹了口气,“亏得大嫂你提醒我了,等会我跟大哥说一声,大嫂手里没点钱就行了,好歹留一点平时买个油烟。”
“不用!”听见刘桂兰要告诉宁望福,苗万英拉下脸,“我就问问你,有没真要钱,家里没钱就别乱折腾,又是分家又是添置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多少钱呢。”
“不是大嫂说借钱的吗?不然我干嘛提这个,我又不是闲的没事干多话。”刘桂兰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土,“整天忙里忙外的可没闲工夫,又不像大嫂,闲着没事到处逛逛,过年过节还能回个娘家。”当谁不知道呢,借钱还不是想去补贴她娘家。
宁望福为什么不给苗万英钱就是因为她手里有点钱就往娘家送,家里有点好东西也是,都给她娘家弟弟送过去,渐渐的宁望福就把钱抓自己手里。后来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家里的钱也不经苗万英的手,直接两个儿媳妇轮流买东西。
只是家里的不合十有八.九也来源于这个,轮流去镇上的供销社买东西,一针一线的价格都清清楚楚,偏偏两人都想偷偷藏着点,谁藏的多谁藏的少又是□□,时不时妯娌两个就互相揭短,谁也不让谁。两个儿子都是怕媳妇的,宁望福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等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才出声。
即使吵得再厉害,宁望福也没有把钱再给过苗万英,让儿媳妇出去买,补贴的是儿子,就算少了也没去外人那里,给了苗万英最后都得补贴到苗家去。
苗万英手里没钱抹不开脸去娘家,家里东西又拿不到,刚刚听到别人谈论刘桂兰一家分家的事,想着十多块钱总能借点过来,这才过来问,谁知道刘桂兰不吃她那一套让她碰了壁。
“谁也没闲着来,我忙着呢。”苗万英莫名感觉刘桂兰再说自己,心想是不是上午说闲话被她知道了,顿时待不住了,扔下一句话就走。
看她走了,刘桂兰呸了一声:“嘴碎的跟什么似的,也不知道顾顾家里,整天就知道补贴娘家,看老了哪个儿子孝顺。”
这边苗万英走了,地头已经有人催促上工了,刘桂兰也没多停,拍拍手上的土就走。
一下午没听到身边有人说几个儿子媳妇不孝顺,刘桂兰觉得解释一顿还是有用的,有人不确定的过来问也都回话,听到问话的人感叹他们对老二两口实在太好了,面上笑着不说话,她提前把陆小红造谣偏心的路给堵死,看她晚上搬不搬家。
“再清闲两天,我听说下午队长就去起地瓜了,要是个头够了这两天就要开始忙活起地瓜。”一锄头挖掉一块苞米的根,钱梅花说道。
“这么快?”刘桂兰抬头看着她,“不等八月十五过去就要起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