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14、完结章・二嫁 - 我和夫君飙演技 - 孟冬十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4章 114、完结章・二嫁

一切发生得太快。

宠了二十多年的妃子是个冒牌货,当成储君培养的儿子经不得一点考验,官家心里憋着气,夜里突然吐了一大口血,之后出气就比进气多了。

御医紧急抢救,还是没救过来。

阖眼之前,他颤颤巍巍地将立太子的诏书交到了梁桢手里。

皇帝驾崩,汴京戒严。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皆入宫哭丧。

贤妃和二皇子早在几个时辰之前就被官家亲口贬为了庶人,连到灵前哭一哭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二皇子的家眷,以及参与谋反的永安伯府、海州曾家,包括受到顾茵牵连的顾家,要么抄没家产,要么流放沙门岛,要么打入死牢,总之没一个落着好。

至于魏欣和顾茵,作为二皇子的妻妾只能陪着二皇子老死在幽禁之地了。

出京之前,顾茵曾千方百计联系上秦耀,想求他说情,让自己带着孩子留在汴京。

她的母亲是秦耀的亲姨母,两个人曾有过婚约。自从顾茵攀上二皇子就和秦家彻底断了联系,从前叫一句表哥都嫌多,这时候却厚着脸皮写了整页纸。

秦耀没露面,倒是宋丹青念着亲戚一场给她送了些银钱,又把家里的小衣裳小被子装了一大箱送给她,也算仁至义尽。

顾茵离京那日,秦莞和宋丹青去送了一程。

当年猎场上那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如今身形臃肿,面色腊黄,再也没有从前的好颜色。

反观宋丹青,在侯府主持中馈,得下人敬重,得姑嫂喜爱,膝下又得了长子,倒是越来越滋润了。

两相对比,不知顾茵是否悔不当初?

一切安定之后,京中寺庙敲起悠长的丧钟。

一时间,举国哀悼。

官家在位二十余年,虽不是开拓进取的有智帝王,却也是位仁爱百姓的守成之君。他从不横征暴敛,更不曾大兴土木。就连天灾都少有,百姓也算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百姓们真真切切地哭了一场。

梁桢手捧诏书,跪请新帝登基。

大皇子再三推辞,群臣再三恳求,终于,大昭国的新帝坐上了龙椅。

官家许是气糊涂了,驾崩前对秦莞说了一句话:“贤妃害了你母亲,她便交由你处置。”

秦莞得了帝命,原本是想亲手给贤妃灌下一杯毒酒,然而看着她那张和丹大娘子一模一样的脸,终究没下得去手。

梁桢就没这么客气了。

他扔给贤妃两条白绫,以二皇子的命要挟,叫她自己吊死。贤妃照做了。

之所以是两条白绫,一条是为他的生母,一条是为他的岳母。

后来秦莞问梁桢:“你为何要答应她保下二皇子?”

梁桢笑笑,说:“用不着我保他。新帝初登大保,不想背上残害手足的骂名,我只是顺水推了把船而已。”

秦莞忍俊不禁,“贤妃若知道,八成要气死。”

而这时,贤妃早就死透了。

梁桢为秦莞准备了一个惊喜。

他用西北兵权向新帝换了一个恩典。

又是一年二月二。

这是新帝登基以来第一次正正经经的大朝会,百官相贺,山呼万岁,唯独少了“梁大将军”。

谏官刚要参奏,就见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郎君身穿三品官袍,大步走入殿中。

文武百官瞧见他的模样皆吓得面无人色――

这这这、这不是死在庆州战场上的梁桢吗?

他他他、他又活了?

新帝瞧着那些平日里仗着从龙之功倚老卖老的大臣们,此时皆失了体面,不仅不生气反而偷偷笑了一会儿,然后才清了清嗓子,开始演戏。

“诸位爱卿还不知道吧,庆州一役为国捐躯的并非梁桢,而是梁大将军。夏贼为了离间西北军恶意散播梁大将军投敌的谣言,梁桢这才略施小计……”

然后,他就把梁桢如何代替梁大将军,如何揪出真正的叛国者,又是如何灭了夏人的阴谋说了一通。

至于梁桢打完胜仗后为什么不恢复身份……当然是为了铲除二皇子这个逆贼。

新帝借机给前竞争对手抹了把黑,然后话音一转,“哦,此事不止朕,定远侯和苏爱卿也是知道的。”

先前的御史中丞、如今的尚书令苏大人正抄着手听故事,没承想突然被点了名,一时间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

他的独子苏泽拿笏板戳戳他的腰,小声道:“说‘是’。”

苏大人下意识点点头,“哦,对,母亲,哦不,陛下所言极是。”

新帝差点笑出声。

他一直听说这个大表哥最怕他的姑母安国长公主,每次都要看儿子的眼色行事,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定远侯则是心情复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