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求情 - 天成荣华 - 千秋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成荣华 >

第72章 求情

婧怡半靠在临窗大炕上,手边放着两双鞋。

这是被禁足在屋里的碧玉做的,绿袖方才拿过来时几番欲言又止,终是低声道:“碧玉姐姐如今过得实在是苦,虽说您不短缺她的吃穿用度,但人成日闷在屋里,想得未免就多……吃得少睡得少,只灯油费得多,日以继夜地做鞋子,这样下去,迟早要熬坏了眼睛。”

婧怡很意外,第一个为碧玉求情的会是绿袖。毕竟碧玉才是她最信任的心腹,绿袖如今总管着她屋里的事,也不过是暂代碧玉行事罢了。

一旦解了禁令……

仿佛看穿主子的心思,绿袖垂下头:“碧玉姐姐翻过年就十八了。”

言下之意,碧玉年纪越来越大,婚事再不能耽搁。至于屋里的差事,既然都要嫁人了,自是要放出去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差事?

婧怡闻言,不由去看那两双鞋,针脚细密、配色明丽、花样繁复,显然花了大心思。

这才几日,就得了这样两双做工精致的鞋。

眼前不由浮现出碧玉清秀绝伦的脸,往年在陈府,王氏虽然真心疼她,面对陈庭峰时却总是糊涂;而她虽是正经的嫡出小姐,却处处被婧绮压着一头。回想起来,那一段时光里的处心积虑,比现在更甚……不仅要顾着自己,还要防备柳氏对王氏下手。

说到底,她彼时不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能力、精力皆有限,更会累、会伤心、会怨天尤人。

那时候陪在她身边的只有碧玉和碧瑶,碧瑶活泼,直性儿,总能说笑话逗她开心。碧玉不爱说话,却是真正的得力帮手。

为了替她打听消息,利用自己的温柔与美貌,与府中不入流的小厮们交好往来,不知被碎嘴的丫鬟婆子们戳过多少次脊梁骨。

这次禁足,也是为她打抱不平,才一时失了分寸。

虽说自己是为她免受管妈妈的责罚,才抢了头里给了惩治,但不论如何,总不能耽误她的婚事。

绿袖跟在婧怡身边日久,也渐渐摸到了主子的脾气,见她神色变幻,知她已软下心肠,碧玉想必快要出来了。

心下不由长长出了一口气。

她没有告诉婧怡,其实是碧瑶特地央了她来求情……碧瑶跟主子的时间比她久,但这丫头心眼宽脑筋直,根本不懂主子的心思,也看不会主子的眼色,说话又不懂得拐弯,说求情就只晓得直愣愣地跪。

碧瑶也知道自己的短处,才舍下脸面,上门求恳绿袖。

都是一个屋里的姐妹,往日便有些不快,也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再怎么讲,碧玉姐姐都是个好人,对绿袖一向和颜悦色,自己虽有心往上爬,却也不必踩着碧玉。

没有对婧怡讲出实情,则是她的一点小心思。

若说情分,自己无论如何也越不过碧玉和碧瑶去,且她在主子心中早有个急功近利的印象。

既如此,何必要故意洗白自己?

她所求不过一个好归宿,为此,她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婧怡手里的一把刀,一把忠心耿耿的刀,主子来不及做的事、不能做的事,她都替她去做。

她相信主子都看得见,也必定不会辜负了她。

正出神间,就听婧怡开口吩咐:“找个匣子把这两双鞋收起来,我们去松鹤堂。”

“是。”她忙答应一声,自去准备。

等二人收拾妥当,正要起身出门,却见碧瑶从外屋跑进来。

“夫人,”她气喘吁吁地,“芝兰跪到了书房外头,哭闹着求见四爷!”

早上刚发落了宋管事,芝兰这会子就不顾禁足令跑了出来。

不用说,是求情来了。

绿袖神色担忧:“夫人,发落宋管事的令是您下的,若四爷耐不住求,一时心软……朝令夕改,往后如何御下?”

碧瑶也点头:“对,不能让她见四爷!”

婧怡却摆手:“四爷见谁、不见谁,都是他的事,咱们不要管。”

处置宋管事本来就是沈青云的意思,让她来传话,不过是借机立威罢了。沈青云若当真顾念芝兰,一开始便不会如此无情。

依她对他的了解,芝兰怕是要失望了。

因吩咐绿袖:“你留在屋里,不论外头闹成什么样,只不要出去。”又对碧瑶道,“你随我去松鹤堂。”

……

婧怡到松鹤堂之时,蒋氏刚歇午觉起来,正由管妈妈服侍着用银耳莲子羹。

“母亲。”她盈盈行礼,却并不上前接管妈妈手里的活,只一脸懵懂无知立在地下。

蒋氏曾说过不用她伺候茶饭的话,见她如此,倒也不好说什么,只笑吟吟地道:“来得正好,今儿这莲子羹十分不错,你也用上一碗。”

婧怡屈膝:“谢母亲。”

管妈妈亲自动手,盛了满满一大碗银耳莲子羹,端到了她手里:“四夫人,请。”

婧怡是用过点心出来的,此刻哪里吃得下这这许多?且这碗十分烫手,她只觉得手指发疼,几乎有些拿不住。

管妈妈笑模笑样地望着她:“四夫人,端稳了,可不要再洒了才好。”

分明是故意作弄她!

婧怡眼珠一转,已想到好几个法子推脱,但斜眼瞥见碧瑶手中匣子,想起此番前来的目的,到底都忍下了。

慢慢地、艰难地将那莲子羹吃得一滴不剩,直撑得肚饱胃胀,左手青葱似的几根手指,则已经红了好几处。

蒋氏往日与这四儿媳交锋,只觉她滑不留手,机灵得泥鳅一样,难得见她吃了这个闷亏,不由心情大好,呵呵笑道:“怎么样,味道如何?”

“真是好吃,还是你这里的厨子好,不像媳妇院里的小厨房,做个莲子羹,不是煮成了清汤,就是做成了浆糊。”

方氏成日里舌灿莲花的奉承讨好固然舒坦,但听得多了,倒也习以为常。这个陈氏一向帮着老四与自己作对,今日小心翼翼曲意奉迎,蒋氏竟是格外受用,说不出地暗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