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七零年代小戏精 - 恰一口柠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章

赵家。

赵家只有赵权和儿子赵明相依为命,不过人少也有好处,清清静静的。

赵明天生眼盲,但有一双巧手,是一名木匠,不光有村里的生意,有时还会去县城做家具。

因此,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在村里头,算是中等的。

“爸,你回来了?”赵明大喊了一声。

他人坐在院子里,却已经听到门口的脚步声,不止听到爸回来,还有两位客人来了。

赵权带着俩客人进门,请她们坐会儿。

都是一个村的,李铃是眼熟赵明的,还在他这儿买过木凳。

她一直都很好奇这个盲人是怎么做木工活儿的,今天一来,她发现这人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似的。

他一双眼珠虽然不能动,但一点也不显得难看,整个人有一种温润的气质,这在农村,真是很难见到的。

“小明,今天我干活时晕倒了……”他对赵明解释了一下上午发生的事。

赵明起身走到灶台那边,从锅里取出一只玉米,递到赵权面前,“吃中饭前先把你的早饭补上。”

赵权拿到手里,问赵明:“中饭有没有多烧?我想请恩人们一顿饭呐!”

“连晚上一起烧了,应该够,就是菜可能有点少。”赵明回道。

“那行。”

赵权微笑着看了眼李铃和李瑜,用目光询问她们的意见。

李瑜觉得不用回李家吃饭,挺好的,所以没什么意见。李铃则听她的。

等饭熟的时间里,李瑜找机会跟李铃说悄悄话。

“姐,你觉得赵明哥哥长得帅吗?”

“你问的什么啊?”李铃用怪异的眼神看向她,“你才多大就想这些?”

李瑜唇角轻抽:“……不是啊!我是问你呢!”

小说里有对赵明此人的描写,是个很好的人,还暗恋上了李铃,哪怕在李家败落后,也依然愿意提亲……

好吧,小说里的情节也许不一定会发生,但在人设方面,应该没什么变化吧?

如果李铃和赵明能够早一点在一起,那不是更好吗?

“问我有什么好问?”李铃瞥了眼李瑜,双手抓着衣角,略显局促。

李瑜没继续说下去,毕竟这是别人的感情线,以后如何发展也不是她能够主宰的。

“在聊什么呢!吃饭了!”赵权端着菜走来,声音嘹亮。

俩姐妹十分乖巧懂礼貌:“谢谢叔叔。”

赵家人口少,吃菜这方面没李家那么精打细算,至少他家有一盘芹菜炒肉丝,这是李瑜穿书后第一次吃上肉!

果然做好事有好报。

李瑜把自己的一碗饭吃得干干净净,余光一瞥,姐姐也一样。

“今天下午你们还去干吗?不去的话,我送你们回家吧!”

朱晓今天在布任务的时候就说过,犁田耙地这活儿很累,再加上6月份比较热,干半天算挣平常一天的工分,干一天则算三天的。

但女同志和未成年的工分本来就少,再多干也并不合算。

而且李铃考虑到李瑜实在不会干,所以她道:“我们下午不去了,上午就够累,下午再干可吃不消。”

“那正好,我送你们回去。小明,去把装鸡蛋的篮子拿来。”

不一会儿,篮子拿来了,里面装了约有二十来个鸡蛋。

李铃立刻就明白了赵权的意思,忙推辞道:“叔叔,不用送礼,这么多鸡蛋还是你们自己留着吃吧!”

“诶,那怎么行?今天要不是你们,我的命都不知道还在不在呢?”赵权笑了笑,跟在她们身后。

两个姑娘长得这么瘦,赵权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肯定是李老太的原因。

李老太从前就是村里知名的泼妇,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人尽皆知。

李家,李老太在做针线活,那大小,一看就是给婴儿做的。

丁兰抱着孩子坐在旁边,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让老太太比比孩子衣服的大小。

一副子孙三代和和睦睦的画面,却因俩孙女的归来而改变了。

“俩死丫头,这都几点才回来!饭没了!”

李老太可能是眼神不好,没看到跟在李铃和李瑜身后的赵权,直接就对她们破口大骂起来。

老太太声音一大,吵醒了丁兰怀里的婴儿,婴儿顿时哇哇大哭。

没想到丁兰反而怪李铃和李瑜,她皱着眉头:“回家就回家,走路不能轻点儿?”

“大伯母这嗓子,可不比我们的脚步声响?”李瑜故意压低声音反问。

丁兰瞪眼:“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