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 快穿之全行业导师 - 南林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

叶宝儿这个皇后做得很奇特。一方面,连京城爱说八卦的老百姓都知道她是个不得宠迟早要被废掉的可怜女人,没见皇上每年都暗搓搓地搞事吗?还给自己爱妃用皇后车辇,几乎摆明了告诉别人自己不待见皇后。

另一方面呢,她自己又坐得极稳。皇后该有的权力,她一个也不放,宫务处理得也让人挑不出毛病。她从太子妃做到皇后,虽然各个妃子处她懒得插手,也从不暗中搞事安排卧底,但各处办事的女官和宦官却被她抓得牢牢的。

外朝的老臣目前又支持她,皇帝一旦废后,这些屁用都不顶。但是一日不废,她在宫里就是说一不二的皇后。

所以,林晨原来以为很难的事情,其实办起来一点也不难。叶宝儿都不用跟谁交代,直接让人把东西运进来了。

她老公,那个景仁帝,棉花运进来两天了他都不晓得,直到他的某个爱妃仿若天真地问他:“皇后买了许多棉花入宫,会不会引来朝中诸公议论?”

那意思,皇后太奢侈了吧,大臣们不喷她吗?

这下提醒了景仁帝,气势汹汹地就来找皇后,心里暗喜:查实了就去废后,奢侈无度,这下外朝也没有理由阻止他废后了!

叶宝儿正与林晨在偏殿,拿了一包棉花,带着阿布和元宝一起研究中。

景仁帝闯进来的时候,就看见雪白的棉花铺了一地,皇后带着她从家里带来的那个叫什么什么的侍女正抓了一把在看。

“皇后真是好兴致!”他冷了脸,为发火做铺垫。

“别踩!”

皇后的一声惊叫把他准备说的话都吓回去了,一只抬起的脚将落未落时吃了这么一吓,整个人往下一趴,跟在后面的太监又没拉住,就摔到了棉花堆里。

“咳咳,啊……嚏!”景仁帝生生被棉花呛出个喷嚏,大怒。

没等他发火,皇后先火了。

景仁帝在身边太监手忙脚乱的扶持下站起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皇后面沉似水的神情,不等他说话,皇后先跪下,大礼参拜,正色道:“陛下,民生多艰,种植不易。陛下当爱惜民力,不可如此糟蹋。”

说着,她还以万分沉痛可惜的眼神扫视被景仁帝踩了一脚又扑得散出去的棉花,看向景阳帝时又转为了谴责与坚定――坚定地劝谏,完全符合史书上所有规劝帝王的贤后的标准。

景仁帝是个好享乐的庸君,万幸此时还没堕落成昏君。所以他看到这种眼神就知道,他只有一个选择,也是本能地选择。

“朕知过矣。”

话一出口他就想扇自己,明明是皇后奢侈,他是来问责的不是吗?怎么变成这样了。

再度沉下脸,景仁帝这回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侥幸没被他踩到的棉花,绕到正中坐下,问罪于皇后:“先帝时宫内采购棉花填充衣物,为孝惠皇后所止,先帝称贤。如今皇后重开此例,意欲何为?”

叶宝儿劝谏之后一叩首,在景仁帝落座时就自己起身了,落坐于一侧――郑国礼制,帝后夫妻一体,二人之间规矩并不森严。叶宝儿从悟到丈夫只是好色开始,就把这些全读熟了,各种规矩用起来游刃有余,绝不落人把柄,硬是经常叫皇帝憋了一肚子气不好发作,越发不爱到她宫中来。

一边起身她还一边用意识快速与林晨把这得意手笔说了一遍。

林晨:“目标达成,给你点赞。”

此时听皇帝责问,她也不起身,只垂首道:“吾忝为皇后,不能于朝政事为陛下分忧,后宫妇人之事,总还是做得。此物在吾看来,将有大利于天下,故令吾父购入宫中,稍作研究。此妇人纺织女红之事,陛下日理万机,何劳烦忧。”

景仁帝又给憋回去了。

林晨在意识里给她概括:“你说了半天就是两句话嘛,我爹买的,没花你钱;各有分工,关你屁事。”

叶宝儿使劲掐自己大腿,差点没笑出来。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概括得太到位了。

她老公一脸吃到屎的表情,憋半天,站起来丢了句场面话:“朕便看皇后如何让此物利天下。”

“他跟你说走着瞧。”林晨说。

“那就走着瞧。”叶宝儿说。

这包棉花没有去籽。叶母告诉女儿,收得晚,大部分棉花已经去籽,他们不知道女儿要什么样的,所以收到的没去籽的棉花也没处理,一起给她送来了。

叶宝儿今天就专门拿了这包过来看。

叶父送进来的说明上写了,现在民间去籽还停留在用手剥的阶段。作为商人,他还专门说明,棉花虽然保暖极好,但不利推广,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籽难去。

费的人工太多了,价格下不去,穷人实在买不起。

“居然这么落后啊。”林晨嘀咕,她以为至少会有用铁棍擀挤的方法。这个方法根本不用造什么工具,就拿根光滑的铁棍在合适的平面上滚就行。

不过她不知道,任何看似简单的方法,在技术不被重视的时代,只能通过劳动人民的积累和灵光一现才会出现。有时候就算有人想到这种办法,也可能湮没在时光中,没有传播开来,只有身边少数人学去。

就华夏原来的历史中,据说这种去籽的方法,还是黄道婆回到家乡后想出来的呢,那可已经是明朝了。

这个时代棉花种得还没元朝多,棉布都没有开始织造,籽棉去籽的方法简陋一点,好像也很正常。林晨转念一想,高兴起来。

“这样好,我们先推广用铁棍去籽的方法好了。”

叶宝儿之前已经学过了,这时让人取来铁棍和平滑的捶石,分给阿布和元宝,一人一份,试着去籽。

果然,只用铁棍这么一挤,一次就能去掉至少五六个棉籽,比用手剥可快多了。

元宝已经欢喜地叫出来:“哎呀,这么简单的法子,我们怎么没想到啊!”

又不停嘴地说起来:“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家人就种了一点棉花,收了之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剥籽。我还去帮过忙,人家给了我一把棉花,我娘给我做了双鞋,塞在鞋里。那年脚可暖和了。”

就是剥得太累人了,好在种得少。也是因为村里人都知道难处理,没人跟着种。

当时要是有这个法子,说不定她自己家也会种一点吧。

“来,你们试试把这些剥出来,看要多久,累不累人。”叶宝儿吩咐着,自己停了手,带林晨到一边默默交流。

“为什么不直接把轧棉机做出来?”

“我们要掌握节奏。”林晨说。

叶宝儿不是很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