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苏延卿要去深市,烧烤店自然是忙不过来了的了。
梁淑琴要奶孩子,苏大友因为肺病的原因也不能长时间烤烧烤。
虽然人手紧张,但是苏延卿想要去外面见识见识,梁淑琴也不能拦着他,只能给父亲梁安秉打了个电话。
梁安秉听女儿这么一说,当即答应让大儿子梁成弘进城帮着照看一段时间。
梁淑琴有些不好意思:“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大哥了。”
梁安秉连忙否认道:“麻烦啥呀,他也刚好进城帮着你大嫂她们一段时间。”
实际上赵湘湘她们的早餐店生意不错,已经结了半年店租给梁淑琴之后,收益还是可观。
哪怕赵赵湘湘和许玲一人分掉一些,每个月交到公中的钱也还有不少。
反正比种地要划算得多了。
原本梁家也不想两个儿媳妇在省城开店的陈翠香现在都不再提让赵湘湘她们回家的话了。
毕竟家里有了早餐店的这个收入之后,条件可见的好上了不少。
每次赵湘湘她们回村里,都会在省城买一些村里买不到的东西带回来,加上梁淑琴经常要拿一些肉让赵湘湘她们带回去,现在梁家吃的、用的在村里那算是头一份的好。
知道梁成弘要来省城之后,最高兴的人就是赵湘湘了。
许玲一脸羡慕的说道:“这下大嫂可是不用和大哥分开过了。”
许玲年轻,和梁明杰结婚也没多少年,感情也正是好的时候。
如今她在省城,一个多月才回村一会,心里也十分舍不得丈夫和孩子。
不过在店里帮忙每个月都能分到不少的钱,这点又让许玲舍不得丢下店里的事情回村里。
如今看着大哥大嫂能够一起在省城,许玲心里不由得有些怨念,要是这次来省城帮忙的是她男人就好了。
赵湘湘虽然高兴,但好歹还顾虑这许玲的心情,没有表现的太过开心激动。
“嗨,这有什么好羡慕的,爸这样安排也只是暂时的,等妹婿回来了之后,你大哥还不是要回还不是要回去村里。”
毕竟家里有那么多地,没有壮劳力在家肯定是不行的。
这两年梁安秉的身体虽然没有什么大毛病,但做事明显没有前两年利落了。
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人,现在梁家的地都是靠着三个儿子在做。
好在梁家还有一头牛,不然梁成弘他们三兄弟要二十几亩地种好的话,也是有得忙活的了。
梁淑琴想着大嫂和三嫂长期和丈夫分居,确实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不过现在早餐店规模还小,也用不着那么多人,就算想让梁成弘他们都进城,也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
梁淑琴心里模糊有点想法,但是又说不上来,只能暂时憋着没提出口,她心里想着等之后想明白了再说吧。
梁成弘来的很快,第二天下午就到了省城。
等他稍作休息之后,苏延卿就开始教他烤烧烤。
苏延卿一边烤着客人点的烤串一边解释:“其实也没什么诀窍,看好火候和把握好撒佐料的时机最重要,只要这两点做到了,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火候这个东西实在太不好把控了,梁成弘活了几十年,进厨房的次数屈指可数,原本就是厨房白痴的他,上起手来格外的慢。
用餐高峰期梁成弘是没机会练手,只有下午准备开店前和晚上关店之后有时间让他上手烤。
作为一个新手,有烤焦、烤糊的状况在所难免。
看着自己烤糊烤焦了的一堆肉串,梁成弘心疼的不行。
虽然梁家条件一直还算尚可,但是这几天也是梁成弘头一次糟蹋这么多肉。
原本梁成弘是想自己把烤焦的肉串吃掉,不过梁淑琴坚持不让。
这烤焦的肉串有多少致癌物质,这要是吃三五串也就罢了,这么老大一堆让梁成弘吃了,还是每天吃,梁淑琴还担心把她大哥身体吃出个什么好歹呢。
这吃也不能吃,可是愁坏了梁成弘,他找到梁淑琴提议:“要不我还是用素菜练吧。”
这素菜无非是一些辣椒、豆角、青菜之类,压根不值几个钱。
这这菜梁家的菜地就有许多,所以就算烤焦了,梁成弘也不怎么心疼。
梁淑琴摇了摇头,没有同意他的建议:“不行,这蔬菜和肉串烤制的时间本来就不一样,用素菜烤没有半点用。”
梁淑琴都这样说了,梁成弘只能每天在煎熬和折磨中不断的的用肉串练手。
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浪费掉的肉串激励了他,学烧烤七八天之后,梁成弘总算是能烤好肉串了。
虽然技术还赶不上苏延卿,但是顶几天班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烧烤店有人顶着之后,苏延卿也就能放心了,瘦猴他们把货一买完,苏延卿就跟着他们踏上了去深市的火车。
这次苏延卿出门,梁淑琴本着穷家富路的原则,让他拿走了家里所有的钱之外,还开口问赵湘湘她们借了一些。
赵湘湘这段时间攒了一些钱,他自己又没想好到底是在省城买房子还是回村里修房子,想着她的钱放着也是放着,梁淑琴索性就开口问她借了。
毕竟这段时间梁淑琴又是还瘦猴房子的尾款,又是买电冰箱,在其他人眼里看来,她应该是掏空了家底的。
所以这次梁淑琴问赵湘湘借钱借得格外的顺利。
梁淑琴都没有多说什么,只开口跟赵湘湘提了借钱两个字,赵湘湘就直接拿了五百块钱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