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 抱走男二谈恋爱 - 允清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

“祝卿卿?”

任迟老远便看到了个小小的粉色身影,旁边还跟着个碍眼的秦云敛。

他和秦云敛的接触不算多,自从小时候秦云敛看到自己用暗器之后,两人之间便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两人都在不动声色地避开彼此。

那天的对话被两人心照不宣压在心里,成为了秘密。

“木青?你怎么来这里了?”虽然自觉和他不太熟,但既然叫了她的名字,祝卿卿还是跟他打了招呼。

“周兄。”秦云敛也对他微微一笑。

知道木青不记得自己的姓氏之后,周历便和他商量着想让他姓周,认他为义子,任迟不假思索便答应了,有这层身份在,他更好办事。

但他却不想做周历的义子,仍是叫他“叔”,周历也没有介意。

从此任迟便有了一个新名字――周木青。

任迟对秦云敛轻轻点了一下头,又把目光挪回到祝卿卿脸上:“我是来替周婶婶还愿的。”

他没有细说,祝卿卿便也没有再问,又同他寒暄几句便要走。

“两位可是要回城?”

“不是,我们……”秦云敛正要回答,看到祝卿卿给他一个眼神,立马便改了说辞,“我们要去山下去看看茶伯。”

茶伯的病虽然已经好了,但年事已高,许昌许盛两兄弟在被秦云守带出来之后便进了良芳堂――那时候秦云敛才知道良芳堂是干什么的。

两人从良芳堂毕业之后便由秦云守推荐进了涣州的三清处――一个类似于朝廷暗卫的地方。

许昌和许盛常常有任务在身,不能时时陪着茶伯,祝卿卿他们便偶尔替他们去看看,一次偶遇陪着周历夫妇来雷起寺的周若昼和任迟,便将此事告诉了他们。

“哦?这样啊……那那我也不耽搁两位了。”任迟嘴角带笑,“两位也替我给茶伯问个安吧。”

祝卿卿应着,拉着秦云敛快步朝山下走去。

看着祝卿卿扯着秦云敛衣角的手,任迟嘴角的笑容一点点冷了下来。

扪心自问,任迟觉得秦云敛是个很值得交往的朋友,文质彬彬,博学多识,待人温和但不软弱,表面随和但内心坚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出身书香门第,前途一片光明。

他未必是最耀眼的,但他的身边一定围着最多的人。

太阳的光芒虽然耀眼,却是会灼伤人的;相比之下,月光皎洁柔和,如闪光流动的清水,更易接近。

尤其这一世的秦云敛放弃仕途学了医,将“医者仁心”一词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更加挪不开眼。

周若昼的那群姐妹朋友最常说的,便是“嫁人当嫁秦云敛”。

但也只是说说罢了,秦云敛和祝卿卿之间的感情,她们都看在眼里,只怕秦云敛眼中除了祝卿卿再也容不下第二人。

那些女孩一边叹息扼腕捶胸顿足懊恼为什么自己没有早一点遇到秦云敛,一边羡慕着两人青梅竹马的感情。

她们虽然羡慕,但却没有嫉妒之意,“秦云敛就应该和祝卿卿在一起”好像成了她们的共识,连上一世那么喜欢秦云敛的周若昼都是这样想的。

但他们越是这样,任迟越不喜欢秦云敛――他欣赏他,却没办法喜欢他。

祝卿卿眼中那毫不掩藏的爱意,原本不是该属于他的吗?

许昌和许盛也是,他们虽然不太聪明,但是贵在忠诚,他们也应该是他的人才对,到底是那一步走错了……

任迟就那样站在那里,看着两人亲昵的背影,寒意从足心蔓延至头顶,林间寂静的可怕,偶有飞鸟经过,也不敢在此停留。

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又霎时松开,祝卿卿两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林间。

罢了,还是先去找师父吧,任迟转过头,朝着山顶走去。

路上,秦云敛和祝卿卿聊起任迟,问道:“为何不告诉周兄我们的去处?”

“你想啊,若是告诉他我们要去炎丘村,他肯定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去,那我们就得把瘟疫的事情告诉他,这件事现在还没确定,多一个人知道,就会多一份恐慌。”

祝卿卿说得头头是道,秦云敛也赞许的点点头。

其实也不全因为这个,祝卿卿有些心虚。

她就是单纯的不想告诉周木青罢了,随着周木青和他们一起长大,祝卿卿觉得周木青的存在越来越让人疑惑。

周若昼没有喜欢上秦云敛不说,反而喜欢上了周木青。

虽然这点让祝卿卿有些庆幸,但是细想之下她却有些担心――这个周木青的戏份,有些多了。

原本应该在两年前就被账房先生给搞破产的北怀居,不仅先生被辞退,还做得越来越好,分店都要开到京城去了;周历也没有因为被自己的心腹背后捅刀而一病不起,活得悠闲自在不说,还是时不时拉着祝九化去布施行善。

周木青的出现和她一样,改变了部分剧情,让她怀疑周木青是不是也是穿过来的,手里有剧本。

但周木青却没有丝毫的现代思想,也不知道现代的词汇,祝卿卿故意在他面前提起“高数”“支付宝”这些,也只得到了和祝景信一样懵比的表情。

不是穿过来的,难道是个“bug”?

从雷起寺牵回了霜降和小寒,两人下山时路过茶伯家,便停下进去探望。

茶伯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这个岁数在古代也是很少见了,他的身子也硬朗,不仅拒绝了许昌雇人照顾他的提议,甚至还能自己打理院里的一小块菜地。

见到祝卿卿他们,茶伯的脸笑成了一朵秋日里的菊花:“卿卿,云敛来了,快,来坐!”

茶伯朝两人身后看了看,发现只有他们两个人之后,眼底闪过一丝失落,但他还是开心的要去给两人倒茶:

“都叫我茶伯,但是我是个粗人,哪里懂什么茶啊,要不是有你们,昌儿和盛儿带回来的那些茶叶可真的要糟蹋了。”

每次祝卿卿他们来这里,茶伯都要说一遍,他们也从未嫌过茶伯唠叨,总是笑嘻嘻的接过瓷碗,告诉茶伯许昌兄弟过两天就能回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