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婆母登门 -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 湘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8章 婆母登门

“小石头你再贫嘴,咱们也该赶紧出发了。”

于是三人找来几名苦力一起赶着驴车往永安寺去了。

到了傍晚上了永安寺,那杨氏的丫鬟已经等在了那儿,看到那一箱箱的金丝炭,丫鬟眼睛都亮了,烧这种炭没有半点刺人的烟,正好她家主子咳嗽,闻不得烟。

苦力将银炭搬入青山院里,丫鬟给了四百两银票。

杨氏便又留着于书燕住下,其他苦力都在外院靠近僧人院里住下了。

夜里与杨氏聊了好久的天,看得出来,杨氏极为孤苦,于书燕见对方不愿意讲出身世,她便也不好多问。

第二日要离开时,杨氏拉着她,说道:“以后我大概是看不到你了吧?”

于书燕竟也生出不舍。

“能的,以后我来上香,再来看你。”

“好。”

杨氏松开她的手,接着说道:“下次来,你能给我带些外头的糕点来么?”

于书燕一听,一脸的惭愧,是她一路上没有想周到,她这一次就该带些来的,于书燕应下,“会的,我给你带庾县百姓最爱吃的点心来,我还会做几道点心,到时一并带来。”

杨氏这一下开心了,目送着于书燕离去。

于书燕坐上牛车,还想起杨氏依依不舍的眼神,她在永安寺一住便是几年,这是为什么呢?也真是可怜。

待于书燕回到了西城小院的时候,又在门口看到了秦楚,他就坐在石阶上等着,那模样没有了那一日的狼狈,但面上还是有担忧之色。

看到于书燕,见她带着幕离,秦楚松了口气。

夫妻两人回去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秦楚却是紧紧地抱着她。

这一趟生意就赚下了一百两银子,还余下二十箱银炭,于书燕却是有用处的,倒是不急着销出去,甚至还叫石家兄妹在院里好好守着,隔着地面放好,别潮掉了。

平素没事,石家兄妹便做烧饼去码头上卖,生意不需要有多好,主要还是打听小道消息,这些生意都是这么来的,日子久了,认识了一些人后,他们的生意就不会有一桩没一桩的。

其实真正赚钱的还是走商的生意,可是现在于书燕手中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许多生意展不开手脚,自然急不来的。

这几日于书燕贪睡了一点,许氏也不希望女儿太过劳累。

这一日于书燕正在睡回笼觉,就听到院中一片喧哗之声,于书燕不得不起床披衣,从屋里出来,看到院中的大伯娘蔡氏与奶奶齐氏,没想到这一次又是来打秋风的,原来余家湾今年收成不好。

往年没有牛,也借不到牛的庄户,便没有耕田,这么种下去,水田变成旱田,收成不好了,再加上今年的天气,普遍收成都不好,所以余家湾不少人家明年恐怕都得挨饿了。

而于家大伯一家三个儿子,大儿已经娶亲,随时都有可能要生下大孙子,而底下两个儿子却还没有娶亲,先前寄养的一个表侄此次征丁时被带走,却仍然没有减轻于江福一家的困境,反正越来越不够吃,就眼下这条件,恐怕两个表哥要娶不上媳妇了。

这一次两人一来,竟然又拿走了不少细面粉和小米,还有梁上的腊干肉也被全部取走,此时蔡氏抱着箩子,生怕被许三娘夺了回去。

抢了吃的就算了,还在院子里骂许氏不孝顺,有吃的不给公婆送去,还说于家二房的牛车,来日大房也能随意拿去用的,并说来年开春还得用上牛耕田。

这一番话下来,极不好听,明明无理取闹,嗓门却是最大的。

以前于家大房的人来闹,周围的邻居都会过来帮着说上几句,可是自于书燕买了牛车后,这些人便不再帮着她说话了,反而过来看热闹。

倒是助涨了蔡氏和齐氏的嚣张。

于书燕从西屋出来,站在廊下看向院外围着的人,接着又看向蔡氏。

“大伯娘拿得太少了对么?”

于书燕面容淡淡,眼神却很凌厉,或许于书燕没有感觉到,这里但凡嘲笑的人,其实也是害怕她的,她现在可是秀才公的娘子,这秦大善人有名气,这小三元的秀才公还能见知县呢。

仅于书燕一句话,院外笑的也不笑了,院内骂的也不骂了,齐氏和蔡氏齐刷刷的看向于书燕。

不过几个月不见,怎么感觉这个孙女与以前不同了,这眼神瞪得像刀锋似的,吓唬谁?

然而两人吓住了。

蔡氏想起上次没能在侄女手中讨到好,这会儿想着怀中的吃食,不敢再停留,转身出了院门,齐氏一边骂一边往外走,于书燕倒也没有了去追。

许氏见人走了,松了口气,便劝着院外看热闹的村里人,也该下地干活去了。

人散了,院里母女两人说起这一次秋收的事,原来不只余家湾的不好,而是整个庾县的收成都不好。

母女两才说上两句,院门又被敲响,于书燕面色一冷,莫不是大伯娘又回来了?

于书燕见许氏要开门便抢先了一步,门一开,她正要说上两句难听点的,就看到门站着的居然是婆母俞氏。

到嘴的话只好忍住,于书燕倒是没有想到俞氏会亲自来。

俞氏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自是不会院外说什么话让左邻右舍的人听到的。

她顺势入了院门,朝院里四下里打量一眼,说道:“于家院如此之小,倒是将我四儿给留住了,果然我这个母亲不及新妇一句话。”

这话还真是难听,许氏听了有些不高兴,“亲家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女婿想在岳家住上几日,也情有可原,女婿说已经跟亲家说好了的,可有此事?”

俞氏气得闭了嘴,她能不答应么?如果她不答应,四儿就要将老四媳妇带去县城里了,从此以后都不回来了,那如何是好,自是不成的。

于书燕看到俞氏便想起她先前的承诺,可是事急临头,俞氏不还是帮着大嫂一家了么?所以先前两人约定的都已经不算了,于是她转身回西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