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看不见的洞
“具体用处我说不清,推测起来有几种,一是戏台子,用来演戏的,这种高台有两三米就可以了;二是用来召集的,当年这一带经常受到外来的侵略,乡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平时耕种织布,一旦发现敌人打来,就有头领登上高台吹响号角,召集乡民迅速聚拢,进行战争动员和战争布置,而且高台要作为一个瞭望台,让指挥者能站得高高,了解战况,也是指挥作战的平台,这种台就要筑得高一点,最起码要几十米,像一座小山包了;三是这里曾有古人平整过田地,开挖过河渠,将多余的土堆积在一处形成了一个土丘。”
仲一帆疑惑地问:“只有三种可能性吗,难道就不会是古冢吗,很多古墓又高又大呢。”
“我看出来不是墓,只是个土丘,但问题是,这个土丘有一面,曾经出现过一个洞口。”
白近聱抢着问:“是朝哪一面的?”
我指了指:“朝北开的。”
“那是个地洞吗?”
“对,类似于地洞。”
仲一帆问:“什么叫类似于地洞,到底是不是地洞呢?”
“那就说地洞吧,这个洞就开在朝北的土丘壁上。”
白近聱问:“那是个什么洞,是有人故意挖出来的吗?”
“不是,这个洞的来历,没有人搞得清,而且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地洞也很难界定。”
仲一帆又有点烦了,问道:“王墨,你能不能说话痛快点,一会说是地洞,一会儿又说是不是地洞都不好界定,这有什么不同呢,土丘上有个洞就不叫地洞,那叫丘洞?”
我叹了一口气说:“仲老板,我不怪你这么烦,连我都很烦,你以为我高兴跟你这么打弯子?如果我很清楚是什么,一是一,二是二,早就痛痛快快说清了,但我真的无法讲清楚那是什么,首先因为我没有亲眼见过那个洞,我连土丘都没见到过,其次就算你亲见过这个洞口,让你说清它,估计你也很难说清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只是看上去像个地洞,其实有可能是一道裂缝,泥土原本是堆积起来的,时间一长,难免会发生松动,朝北一面就裂开一道口子,裂得比较大,又比较巧,看起来形成了一个洞口,但实际上走近了看,它的深度可能只有半米,然后越往里越窄,只剩下一条缝缝,那你能说这是一个地洞吗?”
仲一帆不服地说:“既然不是洞,那你就干脆说不是地洞,不就行了?”
“如果这么简单,我还说个屁呀,问题就在于,有时候,它又会出现一个洞,明白吧?”
“什么,出现一个洞?你是说,里面的裂隙会增大,一个洞就敞开来?”白近聱先想到了。
我点点头,“对,就是这种状况,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薄膜塑料袋,你一捏扁,再将袋口拨开一点,里面的两面还是粘着,好像还不是个袋子,但它里面是可以撑大的,等你往里吹吹气它就胀开,显示是个空袋子,这个洞也如此,它可以形成一个死洞,也可以形成一个活洞。”
仲一帆这才大惊了,瞪大眼睛问:“难道你是想说,这个洞口里面有时看上去只是一点点裂缝,但有时会敞开了很深,然后我老婆走到这里刚好这个洞撑大了,她就直直走进这个洞里去了?”
“是的。”
“怎么可能,现在土丘呢?土丘在哪里?土丘都没了,洞还存在吗?”
“所以怪吧,当时她走到这里时,土丘在,土丘壁上还张开一个洞口,她进去了,然后,当你要寻找她时,土丘不见了,洞口当然也不见了,你老婆也不见了。”
仲一帆睁着一双茫然的眼睛愣了愣,还是摇摇头:“我不相信,你这样说,不是在讲一百零一夜的故事了,或者讲聊斋。”
白近聱立刻更正:“不是一百零一夜,是一千零一夜。”
仲一帆怒道:“还要你来指出,我连一千零一夜也不知道,小学读书课文上就有了,我只是故意这么讲的,王墨讲的东西,连一千零一夜里也没有,所以我才说是一百零一夜,你懂不懂?”
白近聱不服地说:“一千零一夜就是一千零一夜,你弄出个一百零一夜来,是犯常识性错误,我怎么能让你犯这种低级错误,别被指出了还嘴硬,不肯承认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