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阮柠想起了刚开始喜欢沈夏衔的时候,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班级,只是源于升学后校园内的几次偶遇。
阮柠在体育馆外面,撞见过他和几个高二高三的男生走在一起,他身量发育得要比同龄男生好,和高年级男生并肩也不违和,于是直到那一届社团招新前,她都以为自己喜欢上的是某一位学长。
学长。这个词对于少女来说存在着许多美好滤镜。
他刚刚好的比他们大一届,年龄差距没多少,但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行为方式都更为成熟,连身段长相都莫名其妙地能碾压一下学弟们——
低年级男生还在走廊上幼稚如猴对着暗恋的女生奇怪鬼叫的时候,学长们已经开始波澜不惊地学会怎么不那么伤人心地拒绝学妹们的告白。
而当在社团招新活动上,看到他以社长名义坐在活动桌后的时候,阮柠不知道为什么,她看着那抹身影隐隐升起了一丝兴奋。
这意味着他们是同届,可以共同度过这三年;也意味着他即便处在这个年龄段,也依旧和身边那些男生有着泾渭分明的水平。
他没有过幼稚如猴的时期。
他完美得叫人不可思议。
阳春白雪一样。
她忍不住心想着,他如果是她男朋友就好了。
于是秋蝉嘶鸣的高温午后,阮柠拿着报名表在树荫下站了好久,一瞬不瞬地盯着男生翻看文件的侧影。
再到少女顶着满脑门的汗,装作抱着宣传册和报名表不经意间从那张桌前经过,她身形单薄地忙低下头,偷偷扫视着名片:
社长:高一(3)班,沈夏衔。
-
便利店,三年后的窗外已经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路面上的积水开始模糊映出城市倒影。
阮柠有些烫手地端着拉面碗过来,直到放到靠窗的长桌面,才松了口气地用指腹摸了摸微凉的耳垂。
“沈夏衔待会真来找你啊?”梁子怡端着关东煮紧随其后。
阮柠点头,拉开板凳坐下:“他刚好在附近的健身房,也要来便利店吃点东西。”
阴雨的天气,不仅街上游客行人寥寥无几,店内更是除了店员就只剩下她们冷冷清清的两个人。
两个女生坐在糊着朦胧水汽的落地窗前,阮柠并着膝盖,像是乖乖坐在教室听讲的习惯还没松散,连手压着拉面盒等泡好的几分钟,都有种三好学生的即视感。
梁子怡边用勺子捣碎白萝卜,浸透汤汁,边忍不住斜视旁边,翘着嘴角笑她:“坐得这么正,是会泡出来更好吃哦?”
阮柠这才对自己的坐姿后知后觉起来,连忙腰板松懈些,笑:“没。”
女生穿着那身最喜欢的小熊标志的polo衫、百褶裙,发型没怎么变,绑着马尾,发丝垂在一侧肩头,后脑勺很饱满,耳朵上挂着白色的有线耳机。<
梁子怡望她眼,叹声气,感觉好看的人真是就算梳着马尾都好看,就这个模样往公交车窗边一坐,就能原地出道演偶像剧去了。
“那我是不是应该吃快点?”梁子怡用胳膊肘轻轻撞她,挤眉弄眼:“这样待会他来的时候,我就直接溜,给你们留下单独相处的时间。”
拉面盒盖子被打开,汩汩热气与香味飘出来。
阮柠手扶着拉面盒,另一手用塑料叉轻轻搅动,也不知脸颊是被热气熏红的还是被梁子怡这种暗指重色轻友的话说的,小声辩释道:“我们相处得很正常,只是家住在一起才走得近了些。”
窗外斜对面的商圈外围已经亮起了明黄色的灯,在雨天里格外有氛围感。
梁子怡的目光隔着车水马龙打量着,忍不住思考起来:“嗯......你不觉得沈夏衔也喜欢你吗?”
“嗯?”突然的一句话,让阮柠心跳都险些漏了半拍。
她下意识地微侧过头,看向梁子怡。
梁子怡那会正拿着竹签,准备往纸盒里的鹌鹑蛋上戳,她觉得自己的逻辑链已经近乎完美:“沈夏衔怎么可能会因为你是邻居就和你走得很近啊?谷熙还是他亲表姐呢,也没见他在学校里热络过。”
梁子怡细想:“而且,他没搬到钟鸣小区前,和家人好像住在西边的似水年华府园,他们班的李闪闪不是也住在那吗?同班也没见他俩走在一起过啊。”
说着说着,梁子怡就手一停:“哇!莫非我是福尔摩斯?”
“......”
便利店内安静,只有细弱微小的噪音,阮柠慢吞吞一声不吭地吃着眼前的拉面,垂眼问:“那要是猜错了呢?”
就像比起亲戚家的小孩,她也更喜欢学校里的同学一些;初中时很讨厌喝的咖啡,到了高中她却又莫名奇怪地喜欢上。都难以说明什么。
一旁的感应门忽地被拉开,有男生拎着伞进来。
梁子怡正想着还能不能再给自己好友出谋划策点什么,就和刚从门外进来的眼熟身影对上了视线,顿了秒:“耶?”
“嗯?”
两边几乎同时出声。
外面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不见停,男生抖了下伞,走进来的地板上不免带了点水渍,他将伞放到收纳篮里才整理了下,一切收拾好,才站在那试探地朝两个女生问起来:“你们,是不是也是附中高三刚毕业的?”
阮柠慢半拍地抬眼,望向传来声音的方向,梁子怡此时已经先一步回答:“是啊,你不就在隔壁班吗?”
她看着男生,偶尔会惊人地展现出过目不忘地本领:“篮球队的,卫佳航?”
男生一身淡蓝色的短袖套装,闻言有些腼腆地点了点头,“嗯,我也记得你们,六班的阮柠和梁子怡。”
学生时代的一些感情总是很奇妙。在学校里擦肩而过都不打招呼的年级校友,一到毕业后,到外面遇到了,就又滋生出一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似的别样情怀。
男生也拿了份关东煮,付完账后,在收银台前犹豫了会,似乎不知道是该直接走还是坐在这聊一聊,随即还是朝两人走过来。
他坐在了阮柠的旁边。
一窗之隔雨渐大,因为有个头高大的男生加入,原本叫人觉得宽敞的走道餐位,忽地也有些逼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