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安置 - 小族长 - 从南而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小族长 >

第115章 安置

陵南府去岁严格按着减税政策执行,秋收没收上来多少粮食,长生依旧按照去年价格折价粮食,因而也没有收到多少银钱。但其他省份却大多阴奉阳违,财帛动人心,天灾人祸之下,外加冬季格外寒冷,开春两个月流民便开始朝着最近的省份迁移。

按理说流民不该流窜如此迅速,就好像幕后有推手在推动着这一切一样。

能够如此迅速的集结这么多流民,长生不知道有心人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也不知道有心人到底要做什么。

周边数省,多年来与瑕省是难兄难弟的姿态,但近几年瑕省异军突起,因而流民在考虑迁移之时,便首选瑕省。

长生站在城楼上,与众官员一起,跟在金峰身后,望着城外成群结队衣衫褴褛的灾民。

金峰面上满是愁苦,就像是真心实意在为难民担忧一般。

众官员大早上被金峰叫过来像遛狗一样站在城楼上,明面上倒不敢有什么怨言,只是心里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因着去岁蝗虫过境之灾,今年整个西北地区百姓受灾严重,值此危难之时,吾等官员,当行仁义之举……”

金峰的长篇大论说得所有人昏昏欲睡,但大意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人要开粮仓赈济灾民。

“大人不妥。”左按察使柳晖,这个金峰昔日的下属,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流民大多是他省百姓,而粮仓内粮食却是本地百姓上缴堆积而成,大人此举,未免有慷他人之慨的嫌疑,若是百姓得知,岂不是怨声载道?”

“柳大人此言差矣。”金峰痛心疾首的望向柳晖,开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皆是天子门生,往来者皆为陛下子民,岂可因地域之别而怠慢呢,陛下自来爱民如子,岂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流民饿死!”

金峰观察着在场诸人的神色,见大多数人都是倾向于柳晖的看法,毕竟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了,哪有力气去管别地的百姓。

金峰只想快速将事情定下来,道:“巡抚衙门准备开仓放粮,诸位可愿配合?”

柳晖眉头一皱,按察使司不是地方政府衙门,并没有自己的粮仓,因而此事实际与他无关,但还是劝道:“大人还是先管好自己的子民,再发善心吧。”

金峰义正言辞的道:“柳大人,危难之际,方应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吾辈岂可退缩?”

金峰的视线落在周围的各府府城知府身上,长生回望着他,并未开口说话。

金峰见此,朝着其中一个府城的知府问道:“张大人,你那边愿意拿出多少来?”

这位张大人脸上露出一抹强笑来,道:“金大人,下官衙门里粮仓本就没有多少存粮,怕是心有余力不足,大人不妨问问罗大人?陵南是首府,又是最为富足之地,此次怕是只能依赖罗大人了。”

张大人径自将话头往长生身上引,金峰看了长生一眼,知晓这是个更难啃的骨头,便接着朝着张大人说道:“张大人,你要出粮食,在座所有人都要出,并非只是你一人之事,有困难努力克服一下,张大人若再这般,日后请功折子上独独少了你一人,那可就不好看了。”

张大人脸上浮现犹豫的神色,只是这人还是看向长生,道:“陵南是首府,总要罗大人先开口……”

长生倒不反对赈济灾民,只是他不觉得金峰粮仓里还有粮食,只是不知金峰的想法,是不是以“赈济灾民”为由头,掩盖粮仓里缺少的粮食。

长生进京一趟,从二皇子处得知金峰是大皇子的人,金峰的使命本就是为大皇子敛财,长生不信他会是个清清白白的好官,先前粮价闹得那一出,也侧面应证了长生的猜测。

“罗大人,要不,您先开个口子,陵南府粮仓能出多少粮食?”金峰试探着问道。

长生笑了笑,说道:“大人意欲以整个瑕省之里赈济灾民,本是善举,只是如今光景不好,自家的百姓都嗷嗷待哺,若是贸然开仓赈济灾民,恐怕生出民怨,且这么大片的流民入城,在何处安置也是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饭都吃不饱了,许多东西难免缺了顾忌,若是因着流民入城,为城中带来灾病怎么办?”

这回换柳晖痛心疾首了,道:“罗大人说的对极,金大人,五年前蓝岳府瘟疫,便是因流民入城带进去的,不能为了数千流民,而至城中百姓于不顾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