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邬波离话音未落,关于燃灯大师的一切记忆在他脑海中拨云见日,顷刻间全数想了起来。
燃灯大师本是中原人士,生平不详,多年前西行至天竺,受佛法所感,参佛出家,佛法高深,诸多善行,因此声名鹊起,众僧皈依,连他爱听的晨钟暮鼓都成为众僧每日必做的修行。
王子悉多慕名而来,缠着求燃灯大师收徒,燃灯百般婉拒不得,只能收为唯一弟子,耐心教导。
这本该是一段佳话。
然而悉多王子天性聪慧,个性顽固,致力于编撰经文,一统佛学。他渐渐不再收敛自己对燃灯佛法的质疑,更不满燃灯大师兼容并蓄的“妥协”理念,终于下了莲帖,掀起佛法论战。
燃灯一避再避,避无可避,只能应战。
到底是燃灯大师略胜一筹,悉多王子怒极,拂袖而去。
燃灯大师心灰意冷,封住了众僧关于燃灯的记忆,意欲离开西域。
悉多王子执念过重,竟无法被封记忆,他惊觉燃灯要走,痛哭挽留,却不认错,依然强求燃灯认同他的佛法。
燃灯不理不看不听不留。
悉多王子只得步步跪别,送燃灯至天竺国境。
燃灯大师化名步青云,孤身东归,云游中原,从此再无消息。直到邬波离找上门来,才同意与邬波离一同返回天竺。
邬波离本以为他们师徒相见,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按照大人的说法,他这一趟回天竺,是赴一场必死之局。
邬波离愣愣地问:“师父为何要如此做?”
步青云只是看着他,答案就在那里,只是邬波离无法相信罢了。
“我不信。”
师父不会为了成佛暗害大人,邬波离茫然的眼神终于凝聚回来,定定地看着步青云,重复道:“我不信。”
步青云却并不恼怒,平和地接口:“我知道你现下不信。”
现下不信。
言下之意是邬波离以后会信。而且,大人似乎知晓以后发生地种种事情,也就是说,以后的那个自己,已经信了,甚至可能有了行动。也就是说,自己其实已经背叛了师父。
这!个念头比师父设计暗害大人还叫邬波离害怕。
他急于寻找缘由,忽而抓住了一丝念头,匆匆质问道:“您说您已经落入无间地狱,又似乎经历过此间种种,这怎么可能呢?”
偈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三千世界一佛国,一尊佛教化三千世界,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多如河沙,于是渡化世界不计其数。前尘后世,循环因果,身在此间还是身在彼处,有何不可能?
步青云看着他,不说话,却早已回答了一切。
邬波离大感羞愧,只觉心神震荡,不得不收敛思绪打坐静心,强咽下涌上喉头的半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