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 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 - creative皎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

捱了一日又一日,总算是到了殿选。

郗齐光身边站着建昭帝,扶着她的手臂沉稳而有力,便听到建昭帝略带无奈的声音传来,“你这都是要七个多月的身子了,有母后便足够了,这里乌乌泱泱的,气息驳杂,冲撞了你和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可恨的是母后也偏着你!”

皇太后走在前头,听到了这话,数落他道:“这是选秀的大日子,齐光身为你的原配嫡妻,怎能不出席?若不出席,以后如何能压得下这些心思各异的嫔妃?”

“若是她们觉得齐光不受宠,心思打到了她们母子身上该如何?你能给本宫保证?”

“怎么会呢?任谁都知道梓潼有孕,月份忒大,行动不便,何况朕日日前去看她,怎么会有人这样认为?”建昭帝仍觉得自己有理。

皇太后冷冷地瞥他一眼,冷哼一声,“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女人,如何能猜到她们所想?这世上,从不缺自欺欺人的人!”

建昭帝知道此时沉默是他最好的选择,便微微一笑,细心地嘱咐郗齐光各项事宜,无视了皇太后的气急败坏。

三人落座,郗齐光便冲着魏九道:“叫人上殿吧。”

五人为一批,按照家世高低分拨上殿,第一批,是所有秀女中家世最为出挑的。

徐国公家的嫡孙女早已上折子准备另行嫁娶,是必会被撂牌子的,善国公府的老国公年迈体衰,可能不久就要撒手人寰,但善国公府这是最后一代,急需女儿入宫,维持爵位,但郗齐光知道,建昭帝必定也是会将她的牌子撂了的。

再有就是忠义侯府嫡女,诚毅侯府庶女,锦祥侯府嫡女,这些勋贵之家实则都是没落了,虽家世最高,却一个也没留下。

郗齐光忍不住问道:“皇上当真一个也不留?臣妾看着,倒是也有好的……”

“不合眼缘,还是算了,二百多人,也不差这五个。”

第二批便有韩家姑娘,及其他公侯府上的贵女。

待到韩家姑娘报上名号,大殿内显得更静谧了,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的静。

别看这些秀女年纪不大,可对于宫中的忌讳,也是一清二楚,何况这样人尽皆知的龃龉?

底下的五个女孩子都有些忐忑,心中叫苦不迭。

太后斟酌再三,最终还是将韩家姑娘留了下来。

直到最后一批离开,算上韩家姑娘,建昭帝统共留下了八位嫔妃,数量相当少了。

“不若皇上再叫回来看一看?这是不是有些少?”

“不必了,后宫人一多,就乌烟瘴气的,一点不叫人省心,不是这疼就是体弱再不就是做噩梦,朕可支应不起!”

此话一出,皇太后不由轻咳了几声。

开口道:“既是选好了,皆是凭着他的心意选出的,人多人少的,无所谓了,”又看向下面的众秀女,“选秀结束,留了牌子的,在家静心等候便是,撂了的,回家另行嫁娶,都退下吧。”

众人闻言,微微垂首,倒退着走出了蓬莱殿。

“母后,儿臣这身子,再有两个多月便要临盆了,此时掌管宫务,已是觉得力不从心,精神渐短,还望母后能够襄助儿臣一段时日,待到儿臣出了月子,再重新接手可好?”

郗齐光扶着后腰,挺着大大的肚子,强忍着难受,征询着皇太后的意见,面有期待。

皇太后看看她的肚子,自是无有不应的,“本宫还当什么事儿,只要你平平安安生下孩子,别说三四个月了,便是三四年,本宫也答应!”说罢,才觉得自己说大了,又补充道:“本宫说笑的,三四年本宫还不被累坏了?”

“母后大可放心,儿臣说到做到,待到儿臣养好了身子,定然会从您手中接回来的。”

“共八位秀女,那依母后之见,该给个什么位分呢?”

皇太后却是将眼神放在了建昭帝身上,“皇帝你说,这是你选妃,位分也该由你来定。”

建昭帝最是不愿理会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闻言淡淡道:“不是有旧例?当初父皇如何,朕就如何,左不过是按照家世给位分,又有何难?”

皇太后一噎,瞪了他一眼,“当初你父皇,封秀女位分,最高的位分不过五品,那你就比照着他来吧。”

“皇上选出的这些秀女,承恩伯嫡女一个,礼部尚书嫡女一个,是众人中家世最高者……”

“那便都封为婉容,父居三品之下,皆封正六品。”

郗齐光和皇太后忍不住看他,这也太轻易了吧?

“既是皇上有了决断,到时候便可将圣旨下发了,稍候臣妾会将凤印送到,以便加盖。”

这封妃毕竟是后宫中的事情,总归是要过皇后的一道手的。

建昭帝颔首,“有劳梓潼了,”又关切地看看她的肚子,忍住将手放上去的欲、、望,“今日皇儿有没有闹你?”

郗齐光听了,喜气盈腮,眉目瞬间柔和下来,“来的路上坐着轿撵的时候被踢了两下,倒也不妨事。”

现在她对时不时地被踢被打,已经习惯了,纵然每当来临的时候还是有些猝不及防。

其实想一想,被胎儿踢打一下倒也没多疼,多是被自己夸大了的。

且不提那些未被选中的秀女有人哭有人笑有人高兴的心情,那些被留牌子的,家里自然也是喜不自胜,又以韩家为最。

承恩伯府上。

韩太太看着这金灿灿的圣旨,喜得见牙不见眼,冲着夫女炫耀道:“看吧,我说什么来着,纵是皇上再厌恶,也敌不过皇太后的一句话,皇太后到底还是挂念着韩家。”

听着韩太太这般说,承恩伯还是觉得有哪儿不对劲儿,可女儿顺利入宫的消息已经将他的头脑砸昏了,因此笑着附和道:“是,夫人说的极是,就算是厌恶我们夫妻,可皇太后到底还是记着韩家的。”

近些年来,皇太后大肆提拔韩氏旁支有能为之辈,不过十年,韩氏小辈声名鹊起,可却无一人是出自承恩伯府。

旁支势大,渐渐越过嫡脉,再加上他本就得罪了当朝太后,且是以庶子之身袭爵,其位不正,没少被族老为难。

能做到族老位置的,当初也是嫡子出身,只不过非长子而已。

他当年因着未得到韩家全部家业,没少为难当时的皇太后,那些族老出来训斥他,想要将皇太后接出府,免得丢了性命,因着立场不同,没少忤逆他们,将人气得晕厥过去。

这不?皇太后承情,没少提拔他们家中子弟,反倒是嫡亲的侄子侄女,成了野孩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