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雪后送礼
二皇子夫妇忙着造人,四皇子夫妇忙着养胎,五皇子静养医病,大皇子身边的姬妾又怀上了身孕……不过没半个月就见了红,终究是一场空。
皇后气得发昏,要不是她禁足期未满,能杀过去打死那个没福气的姬妾,但饶是这样,也派人去传了话,把那个姬妾送进了偏远的皇庄,又添了两个长相有福好生养的去伺候大皇子。
如此两个多月总算平平安安地过去了。
到了大雪这天,北原城还当真下了一场鹅毛大雪。
长公主顶风冒雪,乘坐着车辇,带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两辆马车,回到北原城。
王世绩刚刚看完了奏章,此时天下初定,大事没有,小事一堆,不是哪里受灾,就是哪处有盗匪横行。
王世绩本来的学识水平就不高,也就是粗通文墨而已。
平时他就爱和一干子武将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骂几句乡下俚语……后头地位渐升,稍稍斯文了些,但也就是装个样子,跟那些纯文人在一起呆久了,浑身都不得劲儿。
偏偏打从他登基做了皇帝,下头送上来的奏章那是满篇的之乎者也,酸文假醋,看完一篇就觉得眼睛不适,心头烦闷……他都申斥过两三回了,这毛病还是没怎么改。
王世绩接过内侍杨公公捧上的香茶,抿了一口,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不容易啊!
早年奋斗的时候,只觉得坐到这个位置定然是天下至美,如今梦想成真了,发现虽说有时享受了,可也是怪累人的。
听到内侍报讯过来,说是长公主求见。
王世绩略一思忖,“传。”
自打上次父女一席话后,王瑛就去了青峰山,一住就是三个多月。
这次来,又是有什么事儿?
难道是于真人那里出了什么事儿?
王世绩这会儿,已经把先前王瑛说过的要替父皇试种那地薯的事儿,给忘到了爪哇国去了。
而王瑛走进来的时候,手上还拎着一个篮子。
能走进这里,自然是已经查验过身无危险物品的。
所以王瑛手上的篮子,大概是要送来给他看的……吃食?
王世绩就想起,当初这个大女儿十五岁初回王府,就常常下厨给他做可口的家乡饭菜。
大女儿跟他的元配于氏学的一手饭菜,虽说不上多高明,却是他喜欢那个味儿。
“瑛娘,你倒是知道回来了!”
自从登基之后,成年已经搬出皇宫的皇子们,好歹每天都能见到,宫里未出嫁的公主们,每旬也会来请安一次。
只有这个长女,自从拿了那道圣旨之后,就再也没见影儿!
哦,传来的消息说长女住在于真人处,母女俩每日种菜浇地,倒是过得清静安宁。
王瑛微笑行礼,“儿臣见过父皇,今日特意来给父皇报喜的。”
前朝后宫都有些小麻烦,王世绩这两个月过得其实不算多愉快,听了这话就挑了挑眉毛。
“哪来的喜?”
王瑛把篮子举了举,“上次儿臣自请为父皇分忧,种那稀奇的地薯,这一百多日不敢松懈,倒真有了些收获,所以特意送来给父皇看看。”
长女这么一说,王世绩倒是想起来了。
是西南那位女将军送来的古怪玩意儿,看着跟土坷垃一般,丑不啦叽,就算能吃,估计味道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不过是饥民裹腹的东西罢了。
长女自告奋勇要种这个,他也就无所谓地同意了。
虽说不是特别期待,但那东西居然真能种出来,王世绩也起了几分好奇。
“哦?拿来朕瞧瞧?”
杨公公恭敬地从长公主手里接过篮子,这是个用荆条编的普通篮子,朴实无华得很。
杨公公都好些年没在宫里见过这个了。
篮子约有水桶大小,里头放着几颗圆溜溜的东西,像泥巴一样的颜色,但据长公主说的,这个叫地薯。
除了地薯,还有个不大的食盒。
“父皇,这个小东西看着不起眼,产量的确是高,亩产能有上千斤。”
王世绩原本还懒散地靠在龙椅上,这会儿就坐直了身子,眼睛瞪圆。
“亩产千斤?瑛娘没说假话吧?”
王瑛笑着说,“当着父皇说假话,岂不是欺君?儿臣种了有半亩,只收了一半,别外一半还没动过,父皇若是不信,派人过去查验下就知道了。”
又看向那食盒,“杨公公,这盒内是我用地薯做的几样吃食,劳你查验过,给父皇尝尝看。”
虽说这个亩产是惊人了些,但王世绩想了想,长女跟于氏一样,是个性子比较直的,从未见打过诳语,而且敢放话让他派人过去查验,估计这事十有九分准!
如果真是这样,就算这东西味道不好,但只要能让老百姓饿不着肚子,那对他来说,也是名垂千古的功绩!
此时杨公公已经打开食盒。
里头有两个煮熟的地薯,一碟子油炸长条,一碟子油炸小圆饼,另外还配着两小罐子酱料。
杨公公先用银针试过,再招了小内侍将各样吃食都尝了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