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民心 - 每天都怕被发现是女扮男装 - 梅子留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9章 民心

前厅之中,捆成粽子的崔放被李县的小将按到在地。

“禀郡公、县丞大人,此人乃是清风寨敌首崔放,本为隔壁祈郡之人,年四十,早年曾当过几天兵。”

李县小将尹航感觉手下的人还要挣扎,便死死摁住了他的脖子,冷嗤道:“动什么动,老实点!”

林知非朝厅下看去:“崔放,你抬起头来!”

崔放眉须具断,发丝全无,形容狼狈且滑稽,他心中自是倍感屈辱,越发把头压得低低的。

林璇蹙了蹙眉。

林知非看他拒不抬头,也不勉强,只冷声质问:“你老实交代,你背后到底是谁替你谋划,让你聚兵□□的?”

崔放声音被毒.烟熏得嘶哑,他头也不抬道:“老子身后并无第二人,一切都是老子让人做的!”

“竖子还满嘴谎话!”周汝凯冷笑,“你性情粗犷,胆子虽大,但也没大到敢公然暴起的模样,要说用言辞蛊惑饥民之计,更是你想不到的。这其中若无人谋划指点,凭你一人之力,只怕还做不到。”

“成王败寇,老子认了。要杀要剐,不过郡公、县公一的句话罢了!你们又何必攀扯他人!”崔放低吼。

林知非道:“你身后必定有人,你之前敛财抢劫,抢的均为富户,那手段谨慎又仔细,挑的时间或是富户家主外出、或是富户颇有家财,实力又稍逊尔等一筹的,再加那鼓动民心的熟练手段,也与你的行事风格迥异非常。”

他看崔放还想狡辩,不由冷声道:“崔将军许是不知,你家中美妾云娘刚有身孕,若是你再不把背后之人招出,你策民暴动之罪,本郡守便连坐你家中之人。”

云娘是谁?崔放思索片刻,才记起她是李县乡野中一长得标致的农女,抢了她后,随着他财力势力扩大,身遭颜色更好的美人多了起来,云娘被他抛之脑后。

崔放早年妻子难产,一尸两命,自那后再无人怀上他的子嗣,这不过同他有过几次首尾的农女,竟然怀孕了,而他却一无所知!

崔放猛然抬头,露出扭曲又不可置信的脸来:“这贱.妇,定是背着老子有人了!”他的子嗣难有,那云娘正巧有了孩子,定是她自己淫.乱所致。

林璇看过好多因被砒.霜的烟雾熏到而毛发具掉的敌方兵卒,但无一人像崔放让她这般厌恶。

林知非冷笑道:“那确是你之子!云娘有孕四月,时间刚好合得上,她身边的老嬷嬷刘氏不是你的人吗?只要叫来一问便知!”

崔放心里又悲又喜,他既怕此子是自己的血脉,又怕此子不是自己的血脉。在他纠结中,下人已经带了一老妪厅前拜见。

“老奴见过郡公大人、见过县丞大人。”刘氏一转眼就见清风寨中威风凛凛的崔将军成了这幅模样,于是连看他一眼都不敢看,生怕和他扯上一点半点关系。

以往刘氏每见他,必句句奉承,见她如今这般避之不及,崔放怒道:“你个老货!你个背主的东西!瞎了你的狗眼,看不到你家老爷我在此吗?”

从前再是老爷,如今不也成阶下囚了吗?听说还要问斩呢!

刘氏连忙撇清关系:“郡公大老爷,之前的事都是崔放这逆贼威胁老奴做的!老奴现在已经不听他的话,还请郡公饶恕。”

林知非被她咋呼得生厌,只问道:“你跟随在云娘身边,她怀了身子一事,为何不上报?”

刘氏想起这事,不由打了个冷颤,她眼珠转转,却听到上首郡公老爷冷冷地斥责声:“再不从实招来,你便随你家主子到地下侍奉吧!”

刘氏被吓得一哆嗦:“禀、禀郡公,实在是老婆子人老痴呆,心不细,起先未曾发现姨娘身子有异。姨娘又是年少就被崔老爷纳了的,她本不太知晓这些妇人之事。待到老奴发现姨娘有了身孕,姨娘腹中孩儿已有三月了。那时崔老爷聚兵反叛,奴更加不敢打扰于他。”

林知非不怒自威:“那云娘肚中孩儿,可是崔放亲子?”

崔放虎目圆睁,紧紧盯着刘氏。

刘氏忙磕头:“是啊!老奴是崔老爷派了跟在姨娘身边的,自不会让姨娘做下错事。”

崔放闻言,心里一震。他竟真的有血脉延续了,只是他再也无法见到了。但无论如何,这是他崔家唯一香火了,崔放就是再浑,也不希望他崔家绝户。

想到林知非的话,崔放咬咬牙,抬头直视他。

“若是我说出背后谋划的那人,郡守真不会要我孩儿之命?”

林知非点头:“今日你我二人可立下约定,若你老实交代,我绝不会向你家妇孺动手。”

“好!我信郡公!”崔放勾起一抹冷笑,“其实教我勾结饥民的那人,你们都应该听说过,他便是刑渠刺史家的佳婿,严溯严郎君。”

“严郎君?!”林知非惊愕,“便是那个温和儒雅,痴情专一,生财有道的严郎?”

这怎么可能呢?严溯在尧城郡颇有美名,就连百姓都对其赞不绝口。

林璇突然想起这严溯她是见过的,那日他手下小厮替他清路,胁迫一个丈夫受重伤农户让路。那小厮极其无礼,严溯代小厮道歉赔偿后,转头就把小厮溺死在了河里。

这样的人,才不是温文尔雅佳公子,而是披着温文尔雅的皮,实则心狠手辣的野兽。只是,他做的这事还是把林璇惊住了。

崔放看到林知非变脸,不由嗤笑:“林郡公,他可是连你也骗了过去?你可知那严郎为何能在短短时间之内日进斗金,因他早已我们勾结到了一起,做的是烧杀抢掠,一本万利的暴富买卖!”

似是觉得此事不够令人惊愕,崔放着道:“郡公一文官来平乱,武官刺史却死活不出兵,这是何道理?大人何不细细想想?”

林知非倒抽一口凉气,除非是刺史也叛变了。刺史乃陛下亲封,但刑渠却和盗匪串通好,杀人谋财,制造□□,简直闻所未闻!

事情清楚后,林知非写了信件,就让人立即送去卫都。

他不过休息一日,便打算启程回尧城郡。毕竟真正的贼首刑渠,还在尧城郡呢。

林知非上路没两天,当尧城郡陷入胜利的喜悦中时,刑渠却隐隐有收东西跑路的形迹。不过这不难理解,若是刺史联合盗匪攻城□□之事,传至卫王那处,只怕依照吕谅的性格,必会劝卫王收回兵权,并把刑渠收押判刑。

与其等死,不若带着自己的兵马另投他主。

卫恒刚收到来信,知道刑渠此去便为叛变,他可能再不会回来。

他心里一紧,这如何能行?若是刑渠擅自带兵反叛,那尧城郡便无兵驻守。

不过,幸好他之前做了准备,虽不是完全之策,但也应该有些用处。

*

刑渠正收拾好家中财宝、细软,带着号令军队的刺史印章去了练武大营。沉浸在胜仗喜悦中的兵将们还未曾反应过来,便碍于命令,稀里糊涂的跟着刑渠离城。

尧城郡外,万余兵马开道,到了尧城郡城门口,却被守城的兵卒挡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