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镇守中官 - 美貌社恐从豪门逃婚后 - 种地七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镇守中官

隔了一晚便收到孙世仪带来的药,陆旋难免惊喜,这样的办事效率也叫孙世仪感慨万千。

“你几句话,他就真上心,难怪这么点小事你都要去找他。但凡府衙那些个人都有这样雷厉风行的速度,也不至于一件事拖他个十天半月,拖到叶都黄了。”

军营里的武官与府衙那群文官处在不同体系之下,文武两官历来有间隙,办起事来都瞧不上对方的作态,难免颇有微词。

陆旋笑笑,手里捏着药包,道了声谢就要回去,孙世仪又说道:“放下你就出来,骆将军要见你,我在这儿等着,你快点。”

想也知道,问起来只会得到一句“一去便知”,孙校尉尤其爱卖关子。陆旋回到住处,将那包药放在桌上,看向何承慕:“这些药给你。”说完,他一刻不停地转身匆匆离开。

他没有说一句多余话,不知从哪儿不声不响弄来了药,何承慕来不及道声谢,就看不见他的身影了。

何承慕从那只大灰耗子身旁走开,拿起桌上的纸包,袁志凑上来,看着他解开纸包,挠了挠头:“这药怎么喂?”

何承慕摇摇头:“不知道。或许和人一样,煮了喂给窑神喝。”

外敷药膏,内服汤剂治疗外伤,都是吃五谷杂粮会喘气儿的,应该出不了大错。

方大眼煞有介事:“村里老猎户说过,那些山里的野狐子、野貉可机灵了,受伤、中毒都会自己去找草药吃,这些药给窑神应该不成问题。”

实在不放心,那就一次少喂点,观察几天,有不对劲就马上停药,死马当活马医呗。

那仨人扎在一起,研究怎么给一只耗子喂药,一口一个伍长,郑必武抱着胳膊:“瞧你们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这么点见识。一点小恩小惠就能笼络人心,把你们给收买了。”

再好的性子,几次三番冷言冷语相对,也是有脾气的,何承慕本不想与人交恶,还是忍不住反驳:“伍长救了窑神,这不是小恩小惠,是大恩大德!”

袁志站出来,反唇相讥:“说得这么起劲,可你连一点小恩小惠都没有给我们过。”

有了同伴,何承慕越发有底气:“就是。你要能给我们好处,我们也听你的。”

方大眼不算能言善辩,虽不说话,但坚定站在何承慕他们一方。

前几天还被耗子吓得蹦上桌,这就同仇敌忾起来,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好糊弄还是淳朴。施与恩惠不一定能收拢人心,但有一致对外的目标肯定能。

郑必武这就成了集火的靶子,反倒助力那几个团结起来,他不免好笑,满不在乎地挥着手:“去去去。谁要你们听我的,我可不和你们一路。”

现在看来,这无聊的营房好像还能凑合再待一段时间。

陆旋跟着孙世仪来到总兵府,孙世仪在大门口停步,让他自行进去,自己转身回了营地。陆旋轻车熟路,在后院见到了多日未见的骆忠和。

骆忠和在家中未着甲,身穿一件窄袖常服,简练方便,手里翻看着一份帖单。见陆旋到来,忙招呼他坐下,问起营中近况,是否习惯。

陆旋言简意赅,只道并无不习惯之处。骆忠和笑道:“那就好。你觉得,和你同伍那几人怎么样?”

“将军是想问方大眼?”陆旋问。

骆忠和伸出两指点了点:“聪明。”

陆旋直言不讳:“此人有难得的虎力,勇猛异常,空手对刃毫不胆怯,对练时越战越勇,可为先锋。”

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不数出。能被骆将军问起,显而易见,得到提拔只是找个机会的事。但军中不比其他,在叙州营地想要得到晋升,只能凭借战功,否则难以服众。

陆旋思索片刻,问道:“小侄听孙校尉说起过越泽与蜑邦之争,事情平息了吗?”

“那些南蛮相争已是常事,不值一提,我军抵达不出三日,便已平事。”骆忠和轻描淡写。

“这只是暂时的,出兵镇压并不能完全解决事情,他们迟早还会再闹。这样反复,争斗不平,对此地百姓不是好事。”连吴大夫采药都不能随意出城,在陆旋看来,镇压治标不治本。

骆忠和沉声道:“你以为,他们为何要争斗不休?”

陆旋斟酌一番:“小侄对此了解不深。听闻,越泽、蜑邦当年还是同一个首领。因头人亡故,两个儿子相争,才最终分化为两族。”

骆忠和:“不错。在我们眼中,他们一概是南蛮子,不分孰优孰劣。可在他们自己看来,本族与他族有天壤之别,即便越泽与蜑邦同根同源,现如今也划清界限,成了水火不容的两股势力。只要形成团体,他族便是异类。”

“这道理在哪里都是相通的,与异类相争、抵抗是生存本能。小到这两个部族纷争,大到朝廷对治下南蛮各族的制约,再往大了说,我朝北疆数十年如一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与北戎部落对峙,亦是这个原因。”

陆旋只是一介草民,他能明白对立相争的道理,却不曾了解到上位者如何看待这些事。此时骆将军的话让他意识到,不同位置看到的事情截然不同。

“大争不行,不争也不行。”骆忠和意味深长,“若是他们相处平和,抱作一团,该忧虑的,就该是大兖了。那时候,才是真正让百姓陷入灾难里。”

两族相争事小,站在朝廷的立场,甚至可以称之为南蛮各部的家务事。若他们联合壮大,有了对抗朝廷的野心与能力,被针对的异类就成了朝廷,遭难的就是大兖百姓。

镇守边关要做的不全是镇压,最重要的是制衡。不能引起大乱,且保证朝廷地位凌驾于各部族之上,小争端不可避免,必要时,朝廷的人还要充当暗中拱火的角色。

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陆旋消化着这番话:“小侄明白了。”

“这世上从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就算我将他们打服了,各个土司对朝廷俯首称臣、年年上贡,他们的后代子孙,谁能保证没有异心?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骆忠和笑笑,面对这个他寄予厚望的小辈不吝赐教。

陆旋想起今日是骆忠和叫他来的,问道:“骆将军,今日找我有何事?”

“哦,对了。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骆忠和面容难得严肃,“一会儿见到人了,机灵点儿。你的事能不能成,他的作用举足轻重。”

陆旋有所领悟,在这叙州城内,能让骆将军如此谨慎的,只有一人。

要去的地方离总兵府不远,但陆旋之前从未注意过这座宅邸,若不是骆忠和亲自带他上门,他很难主动联想到这座宅子的主人。

镇守一方的“三堂”中,总兵为武将,巡抚都御史为文官,而镇守中官则是代表着皇权。

位高权重深受皇帝信任的太监,才有资格成为替皇帝监守各地官吏、兵权的镇守中官。这座没有匾额,大门清冷紧闭的宅邸正是属于那位大人。

骆忠和只带了陆旋一人,陆旋上前叩响兽首铜环,稍候片刻,便有仆役前来开门,见到骆忠和,立刻将人迎了进去。

仆役前去通报,没有等多久,仆从返回引路:“总兵大人请随我来。”

进入院内,陆旋第一次见到那位令骆忠和怨念颇深的施大人,只在站定前看了眼便垂下头,以免失礼。

施定宪身着裘服,四十来岁的年纪,面容白净无须,带着一股斯文的书生气,坐在池边看书,不时拿起桌上饵食慢条斯理喂鱼。不像个掌权的太监,反倒像个不沾世事的读书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