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辽东铁骑 - 古代闺秀养成记 - 君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章 辽东铁骑

外公终于走了,明夜不清楚那天外婆到底和他说了什么,但,明夜心里就是觉着,外公应该是被忽悠了,因为她瞧着外婆,自出了京城之后,虽说路越发难走起来,可整个人的精神却是比之前好了。

不过,这些都是她心里的小九九,只和她哥偷偷咬过几次耳朵,待发现她哥这块榆木疙瘩理解不了这种女人的心情后,明夜便不再同这个棒槌说了,真是的,白白浪费她的感情。

明夜从抽出一小沓信件,开始捧着读。

这些都是朱翊钺临走之前给她的,说来有些惆怅,离开京城,明夜心里还怪舍不得啊,朱翊钺这是个难得能谈心的人,很多时候,她突如其来的天马行空,家里人都理解不了,但朱翊钺却往往能够明白自己,再者,两人算的上从小一起长大,这份感情里,友情掺杂着亲情,更有一份知己间的相知相惜,总之,这种感情既复杂又难得。

明夜瞧着这信,心里开始啧啧称奇,这可真是,许是一旦将话诉诸于文字,便少了很多顾忌,朱翊钺也越发直来直去了,还说什么,她家里发生的那点事,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不过,叫她把心放到肚子里,有他兜底,这件事定然传不到外人耳朵里,即使言官嗅到那么点风声,他也有办法把这事压下去。

另外还说,辽东民风粗狂,叫她好生保护着那小脸蛋,不要等到下次两人相见时,她就由一个京城贵女,便成一个乡间野丫头。

我呸――明夜看着信就被气的够呛,还乡下野丫头,就算她是乡下野丫头,那也是西施级别的!

明夜气的把信扔到一边,把头一蒙,开始眯起眼睛睡觉,周瑶见状就是一乐,不过她也不说别的,只是把闺女的头放到自己腿上,叫她躺的舒服些。

就这看信速度,也难怪直到出了京城,这些信还没看完一半。

索性,路途遥远,明夜也不那么着急看完。

像明爹这种请假回乡守孝的官员,非但朝廷有补贴,而且附有公文,可以走官道,在官方驿站歇脚休息,比那些出远门跑生意的商人平民,生活档次高了那可不止一点。

可就这,明夜还是显没被颠出个好歹来,在马车上铺上厚厚棉花垫子,塞满了各式抱枕,按理说人躺在里面,即使有些颠簸,也是能当做情趣的,明夜还可以自我催眠这像小时候躺在摇篮里。

当然,这些都是明夜出发前的想法,等到走了几十里真正的土道时,明夜才明白,理论大概永远都只能是理论,她的头都快被颠晕了,整个人也浑身没劲儿,恶心想吐,骨头缝里都发酸。

明轩这货,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脸皮薄,有些顾忌面子,在马车里老老实实窝了几天,可等他和李如松混熟之后,就开始不经意的表示自己非常羡慕那等起马驰骋疆场的风姿,才有鬼!这货分明就是太土包子,从没骑过马,这会儿见人家骑着威风凛凛的,他心里馋的慌了。

不过,哼哼,别看她哥嘴上说着,可实际却是个弱鸡,这才在马上呆了不到三天,就再不肯出来骑马了。

明夜为此,还专门跑到他的车上去笑话了一阵,呵――,她可瞧见明轩那走路都要岔开腿的螃蟹姿势,这指定是大腿内侧被磨坏了。

明轩没理她,只躺在车上直哼哼,后来实在说不过她,又嫌弃她聒噪,这才把她轰回了原来的马车。

有这明轩这个鲜明的对比,明夜对这些一路都坐在马背上的各位大哥哥小哥哥们,心里那是由衷的佩服,明夜骨子里受现代影响颇多,与时下的重文轻武风气不同,她心里有一定的军人情结,虽说军户在此时地位很低,但在她心里,却是更为看重和敬重的。

尽管这一路上,明夜都在苦中作乐的给自己找乐子,不叫这旅途太过无聊和难熬,可她整个人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

周瑶和孙氏瞧见之后,心疼的不行,每行到一处,都想方设法哄她多吃些东西,可现实在这摆着,越往北走,城镇便越是荒凉少人,连风的劲道都更足了些,就明夜这从小金尊玉贵娇养的小脸蛋,显没给她吹皴咯。

明睿丰瞧着也心疼坏了,这一心疼,言谈举止间便带了些许征兆出来,李如松心眼儿多鬼,这会儿未来岳父还不知道自己是岳父,不趁着这机会多县献殷勤,更待何时呢。

这日,恰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车队停下之后,李如松叫留下一小队人在这守着,然后便领着其他亲卫一头扎进了林子里,这次来京城报丧的这些人,包括李如松再内,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上过战场,也没少见过血的,户外生存技巧可以说是满级的,这次的护送任务,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和出来旅行散心没区别,这憋了这么长时间,心里都有些躁动,一听说要去猎些野物加餐,眼珠子蹭的就亮了起来。

明轩一听,心里发痒也跃跃欲试,明睿丰到是不拘着儿子,辽东民风彪悍,儿子又自小长在京城,他是有意叫儿子多和这些辽东儿郎接触,也好洗一洗身上的书生气,许是出身辽东的缘故,明睿丰和一般文人不同,对于武功军事方面,那是相当感兴趣。

可周瑶哪里经的住这个,瞧见儿子歪歪拧柠的坐在马背上,她的心就开始发慌:“轩哥儿这又没学过骑马,被甩下来可怎么是好。”

一个特别想去,一个非要拦着,最后还是李如松开了口,说婶娘不必担心,我和轩哥儿共乘一骑,定然不会出事的。

到此,周瑶这才放下心来,最后放行。

周瑶对明轩的破技术信不过,可对于李如松却是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明夜还跟她爹打听过这事,结果明爹一副含笑不语的表情看着她,直把她看的发蒙,最后,才给她科普了一下辽东李家是何等人物。

辽宋李家,以军功发家,到了李总兵这,更是牛到没边,镇守大明王朝最为紧要的四个关口之一,愣是训练出一支比蒙古骑兵还要厉害的骑兵――辽东铁骑。

有这位定海神针般的人物驻守辽东,蒙古人那是秋毫不敢犯,只听见李家军的名字都能望风而逃,起彪悍程度,可想而知。

在这方面,明夜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蒙古骑兵,自大明王朝建国以来,一直是朝廷最为头疼的边患,当初成祖更是因为这位老邻居而迁都北京,其难搞程度可见一斑。

而能叫蒙古邻居只听名字就逃跑的辽东铁骑,可不是牛逼大发了。

而李如松作为李总兵的长子,又自小在军营里长大,周瑶对他,那自然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而被科普一脸的明夜,她简直都要星星眼了,原来小哥哥来头这么厉害!

李如松手上功夫了得,这一队人进了林子,而后不到半个时辰,便个个满载而归,当然,这种野外打猎,和去猎场打猎不同,都是些野鸡兔子之类,其中个头最大的还属黄羊,不过,这打猎是为了吃,呕不是专门为了显摆的,野鸡兔子味道还更好些呢。

李如松带来的这些人,非但打猎的功夫不一般,收拾猎物也利落的很,野鸡兔子直接扒皮然后开膛破肚,然后用刀剑叉着在火上烤,而且,为了照顾明家人口味,李如松还特比细心的兜了一口袋蘑菇另附几窝鸟蛋。

明家这边有做饭的仆妇,接过李如松递来的东西,便一脸喜色的给明夜熬汤,都知道明夜这段时间胃口不好,这下有了这些食材,可要好好给小娘子补一补。

明轩跟着这些人打了一次猎,交情急速攀升,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是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了。

说来,明夜对于他哥交际这一点,那是真心竖起大拇指的,无论何种脾性的人,她哥都显少和你红脸,即便是不交好之人,说起明轩来,也得是一句佩服的。

而这些亲卫们,心里头对明轩的那是十分钦佩的,他们心里是知道,读书人向来是瞧不上他们这种大老粗的,虽说平日里也骂这些眼高于顶的书呆子,可内心深处却是隐隐有些自卑的,可明轩却和一般人不同,他待人以诚,非但学问好,而且身上还没有那些书呆子们的清高自傲,这样一个坦荡君子,实在不能不叫人心向往之。

说白了,别管嘴上再怎么说,对于读书人,他们心底那都是用仰望态度的。

这样的场景,叫明夜想起野餐来,觉得分外有趣,再加上她也忙前忙后的跑了半天,最后吃到自己劳动成果时,那心情可是大大的不同,于是乎,自离开京城后第一次,她吃撑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