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风起云涌(八) - 万人景仰 - 半江红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万人景仰 >

第76章 风起云涌(八)

到底是偷溜出来的,莫厌迟不敢太张狂,踩着夜色回了宫。

太子所居之处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此刻已过四更,路上遇不到人,莫厌迟不免放慢了脚步,静静赏着月色。

深夜的风微凉,吹得衣袖款款飘动,沁人心脾,走过御花园时还能嗅到花香,莫厌迟躁动几日的心稍稍缓和了些许。

他独自回到毓乾宫,正要往书房去,忽然看到一人,让他脚步顿住,仅有的轻松一扫而空。

那人正是宏治帝身边的李公公。

李公公朝自己走来,眉目间满是忧愁,低声道:“殿下,陛下等您多时。”

莫厌迟不敢问这个“多时”是多久,他点点头,跟在李公公的身后,往正殿走去。

正殿门一直大开着,莫厌迟远远便能看到脸色阴沉的宏治帝,他如鹰的目光一直锁在自己身上,不必近看,那双眼中必是蕴含着滔天怒意。

莫厌迟抿着嘴一言不发,走到宏治帝跟前跪下,双膝还没着地,便被宏治帝一把拎起,狠狠扇了一巴掌,几乎将他的牙打掉。

他感觉有暖流从嘴角淌下,但他没有理会,兀自稳住身形,直直跪着,以屈服的姿态去抗议。

宏治帝忍着没有再下手,他指着莫厌迟的鼻子道:“这就是你说的‘知错’?”

“儿臣只知惹父皇生气有错,无法尽孝有错,但不知道喜欢一人有错。”莫厌迟说着话,嘴角的血流得更加厉害,疼得几乎没了知觉。

宏治帝冷笑道:“好,你非要逼朕是吧,来人,去掉他的太子冠……”

“陛下,陛下,不可啊。”李公公急忙出言劝道,太子刚立不久便要废黜,岂不是在昭告天下皇室动荡,权威不稳么。

宏治帝气急,哪管李公公的话,瞪了他一眼后要继续说,跪着的莫厌迟却起了身,往寝殿走去。

在场的人一头雾水,宏治帝盯他,没让人拦着,就在正殿等着他。

不一会儿,莫厌迟拿着一个小木箱回来,跪在地上,朝着宏治帝打开。

放在最上面的是太子的金册金宝,宏治帝看了一眼,忽然觉得不安起来。

不过莫厌迟似乎并不是打算一怒之下舍弃太子之位,打算跟萧知尽远走高飞,他将金册金宝拿到一边,翻出几件东西来,其中还有一个破旧的小本子。

莫厌迟翻开那个小本子,垂眸道:“父皇,你知道吗?我并不喜欢呆在皇宫中,这里充满尔虞我诈,阴谋算计,三年前您找回我,承诺让我一世无忧,平安喜乐,您还记得吗?

但其实这三年里,儿臣无一日是喜乐的,大皇兄时不时的陷害,朝中大臣嘲讽的视线,如同刀子一般扎在胸口,令我喘不过气来,无数个夜里,儿臣甚至准备好了包袱和毒药,想着一走了之,若是走不成,便喝下毒药,一了百了……”

宏治帝双手止不住颤抖,他接过莫厌迟手中的本子,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墨迹含糊,却也不难看出其中内容。

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记录着三年来他受到的委屈。

其中有一篇字迹并不是墨黑,而是深褐色,像极了血液干涸后的颜色。

莫厌迟继续道:“这本子,是儿臣的噩梦,之所以放着,是想警醒自己,一路走来不容易,要感谢一个人,如果不是他,殿试前儿臣就已经没了,要么遭他人陷害,要么便是撑不住了。”

“这些,为何你从不跟朕说?”宏治帝攥着手道。

莫厌迟气笑,“拉儿臣入深渊的,可不就是父皇您么?”

宏治帝被他问得哑口无言,他确确实实忽略了莫厌迟的想法。他以为莫厌迟会喜欢京中的繁华世界,不想竟是大错特错。

“如今儿臣好不容易爬了出来,父皇难道要将儿臣的念想全部断了吗?”

李公公别过脸去拭泪,说起来莫厌迟入宫时不过十五岁,没有母家撑腰,单凭一点帝心苦苦支撑着走到现在,确实是难以想象。

皇宫是多么残酷,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

宏治帝满腔怒意顿时没了个宣泄之地,他握着手上的册子,看着里面的字,心如刀割。

他一页一页翻着,发现最后竟然还空着几张白纸,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查看最后一条记录,时间正是殿试前的几日,自那之后,萧知尽入朝,莫厌迟再也没被陷害过。

宏治帝愣了许久,艰难开口:“你便这么喜欢他?他可是个男人。”

“是。”莫厌迟点点头,眸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现在的莫厌迟身上没有半点先皇后的痕迹,与其说肖母,还不如说更像宏治帝,当年求亲,他不也是如此决绝,不容人反对么。

宏治帝叹了口,那手上的本子还给莫厌迟,“回去吧。”

李公公立刻喊道:“摆驾养心殿。”

莫厌迟还目送宏治帝离开,看着手上的本子,没由来松了口气。

其实没有包袱、也没有毒药,更没有所谓的撑不下去,萧知尽没有入京前,他尚且还是能忍受住的,而且离宫的计划也在慢慢进行,不出两年,他便能毫发无伤离开。

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在利用宏治帝对自己的那点愧疚罢了。

他拿手捂住自己的脸,抵在膝上,心中复杂得很,说不清是什么,大概是悔恨,大概是对这破命运的无可奈何。

无论何种,他都回不了头了。

翌日,宏治帝稍稍恢复了身体,便赶着上了朝。他没有禁足莫厌迟,故而百官之中有他的身影。

这段时间太子监国,国事并未被耽搁,甚至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被莫厌迟一并处理了,宏治帝上朝不过是露了个脸,没有事情可以让他操心。

对于宏治帝的病因,大臣们早有耳闻,碍于朝中有受重用的萧卿以及基本快要代替宏治帝的太子殿下,他们也只在私下说说,不敢将此事抬上明面来。

左右莫厌迟即将成婚,等来日诞下小皇孙,这些事情也就烟消云散,于家于国,都翻不起什么波浪来。

没有人想要多事,这些时间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

宏治帝下了圣旨,自然没有撤回的道理,十日之期仅剩两日,东宫仍是一片冷清,丝毫不像是要迎娶太子妃。

下朝回养心殿的路上,李公公大着胆子提醒了一句,宏治帝并没有回答,这让拟章程的礼部心里没了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